APP下载

基于MOOC平台的职业院校语文校本混合学习探索与实践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职业院校混合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60)

一、引言

随着InternetPlus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也随之不断变化与创新,大量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在教育领域应用,特别是在职教领域里渗透,推进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进步。使得传统教学模式逐渐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给职业教育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因此,出现了大量与互联网相融合的一系列学习模式,如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又称“慕课”)、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也被称为“私播课”)等等,这些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极大的创新和发展了在线学习模式,为一些职业院校解决公开课程面临的困惑和瓶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破解思路,因此,笔者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以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校本教学为载体,通过MOOC平台的建设过程,探索和实践混合学习模式有效途径。

二、混合学习模式的定义和发展现状

混合学习(BlendedLearning)最早是20世纪末期为解决在线学习效果不佳而被提出,但其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混乱”有很多学者甚至将“各种学习理论的混合”、“各种教学媒体的混合”等等都纳入混合学习的范畴。因此,导致混合学习包罗万象,而不能被称之为“学习模式”。也背离了之初的“传统教育与E-learning在线学习的优势结合”理念。实质上失去了成为一个独立概念存在的意义。直到2006年《混合学习手册》一书的出版才真正特指是通过面对面学习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来达成学习的目的。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任何教育和学习模式都是着眼于问题视角、教育假设和教育理念而提出的。因此,不能机械地把任何一种样式定义为更优。也不存在最佳的学习模式,只能是最适合某类应用情境的学习样式。

近年来,慕课成为了教育领域里的一种新兴教育模式。他以低成本、高效率、易普及、开放包容、优质资源共享、易于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学习等特点,迅速风靡全球。从本质上讲,这种模式属于网络课程范畴,具有网络课程的一般特性。其与现实职业院校的教学还存在很大差异,如其显著的开放性、自组织性等特点与院校的有组织性群体学习存在巨大的反差。特别是对于职业院校的公共类基础课来说,学生很难达来MOOC要求的学习主动性与自制力。这些也是造成MOOC降温的重要原因。

但毕竟慕课(MOOC)的出现极大地推动在线学习模式的发展,也吸引了众多教育实践者的关注。一些课堂也有效的利用慕课的优质资源,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了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播者,而是知识内化的协助者,创新知识的引导者,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指导者。

高职院校利用MOOC平台教学的初衷是想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并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从而丰富的课程内涵,最终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服务社会与地方经济的能力。然而,MOOC其开放与自组织的特性并没有完成这一使命,因此,基于MOOC平台的SPOC教学模式成为了当下一个重要的选择。从实践来看,校本SPOC课程的建设有利于整合校内优质课程资源、有利于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有利于体现职业院校自身的专业特色、有利于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与途径。通过SPOC教学模式改革,倒逼校本课程改进与提高。

大多数人对SPOC仍知之甚少。它是哈佛大学继MOOC之后提出的一个新概念,SPOC是指使用MOOC的技术平台和教学手段,进行授课的校内课程。SPOC通常只允许本校的学生参加,教师会组织线下教学活动,从而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发挥各自优势的效果。

当前的SPOC教学案例,主要是针对围墙内的大学生和在校学生两类学习者进行设置,前者是一种结合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是在大学校园课堂,采用MOOC的讲座视频(或同时采用其在线评价等功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而SPOC的重要性在于在线学习已经跳出了复制课堂课程的阶段,正在努力创造一些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方式。以SPOC为平台进行课程资源建设,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既发挥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和碎片化学习的特点,又沿袭传统面对面授课的有效互动模式,实现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

正因为基于上述分析,笔者经过几年来对MOOC的学习,并结合多年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提出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SPOC的混合学习模式探索。

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学SPOC混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大学语文课程是职业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加娴熟地运用自己的母语进行学习、思考、表达和交流。职业院校一般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手段。程教学内容为大学人文基础类,课程内容庞博,知识点多而覆盖面广。而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教师为完成计划“满堂灌”,造成学生接受困难“消化不良”

其原因较为复杂,然多数院校是基础课师生比低;课堂缺乏师生互动,学生缺乏表达、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等;教学领域呈现泛“平淡化”。

大学语文课程属人文类型课程,对其解并不以知识传递为主;因此,笔者拟通过思考,在借鉴相关课程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实践MOOC、SPOC与传统课堂教学行深度混合的教学模式。

2.语文教学SPOC混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基于SPOC混合学习的设计思路

由于职业院校语文课目标多样,学生层次不一。所以,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应该结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提升实用能力和应用水平。为此,笔者团队以 MOOC平台为基础,基于SPOC理念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前期准备(资源的整合,改进和自建课程资源)、混合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的实践与评价,反馈,优化。

2 混合学习模式的内容构建与课程实施

为了有效地将MOOC网络课堂教学及“有温度”的传统教学紧密结合,团队拟利用SPOC模式进行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将大学语文课程主要内容分为两大模块:

第一模块是作品赏析。本部分主要依赖于团队的MOOC平台,总体比重约占45%左右。这部分内容除国内流行的高校大学语文MOOC课程外,团队通过自建校园内部学习资源,选取数篇,教学视频时长约700分钟。通过这一模块主要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学和文化素,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领悟力与批判力。

第二模块是能力训练模块。该模块在线下课堂完成,约占总课时的40%左右。试图尝试翻转课堂和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深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其余15%左右用深化训练进行,如期末论文或中期调研报告等。

以上两个模块相互配合,完成混合学习模式的实践。通过MOOC线上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增加知识点的储备,提升文学品鉴力,强化文学修养;通过线下课程进行能力训练,以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等来对学生进行人文培养,形成深度学习和思考习惯,构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深化与拓展。

3 SPOC混合学习模式课程教学评价

混合学习包含线上和线下两部分,涉及面较多,因此评价方式也应多元化。笔者探索的职业院校语文校本教学,具有人文课程复杂、知识涵盖面广、评价体系多元等特点。所以,在评价方面,笔者及团队利用网站管理功能结合校园教务主教系统对教学效果实现多元化、多方面的考核。同时,线上部分在SPOC课程里提供了明确的学生考核办法与标准,包括测试题、课后作业等,通过以上综合评价,生成本门课的综合评价体系。

四、结束语

目前学术界已经有许多类似成功的案例,有学者称为混合式或融合式的学习方案,SPOC教学融合了实体课堂与在线课程的优势,营造了一种全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对此,既要吸收其优势,又要剔除不足,探索具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混合教学模式。

以上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在借鉴相关同行经验基础上,还在尝试阶段,虽然实现了网络课堂与线下传统课堂的混合,并且传统课堂也利用了翻转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可能。拟通过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为职业院校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尝试。

[1] 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

[2] 南旭光.“互联网+”职业教育:逻辑内涵、形成机制及发展路径[J].职教论坛,2016(1):5-11

[3] 蒋梦娇,邹霞.基于MOOCs环境的深度学习研究[J].软件导刊,2014(7).

[4] 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程建纲.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61-68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职业院校混合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混合宅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混合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