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文章

(南宁市中兴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阅读为其中的主要部分。在当前实际教学工作中,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阅读中,学生缺乏一定主体地位。因为在对文本细读教学中,教师会存在一些想法,并利用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学生的个性思想。比如:当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和分析过程中,会面对很大困难,一般教师会帮助学生对其理解。但是,实际上对学生的引导不准确,教师的个人思想不能代替全体学生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同时,由于教师过多的关注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期间存在很大限制,教师和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占有较大时间,所以,利用教学理解形式,无法使学生自由发挥,也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但在该环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实现科学的延伸和扩展,是将学生的实际理解情况作为基础条件,并逐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但是,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无法对其积极引导。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过多,受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将自己作为课堂主体,无法保证学生地位的实现,也达不到自身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同时,过多的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还会增加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无法对其进行思考,也无法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其积极发展。同时,教师对文章内容盲目扩展,教师对难以理解的段落进行伸展性分析,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得以提升,但是,在整体上会浪费更多时间,无法对其积极思考,从而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兴趣的严重缺失,主要是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无法养成良好习惯,不仅无法对知识分析产生兴趣,也不利于自身阅读水平的提升[1]。

(一)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培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详细研究学生的兴趣点,确保能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保证在教学工作中适当引入,达到学生参与性的提升。比如:在导入教学中,可以对该环节进行巧妙设计。在对相关典故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引入一些名著,为了使学生对其详细分析,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或者音乐等,确保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期间,教师也要为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对典故加深理解和分析,保证学生对其产生兴趣的同时,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2]。

(二)把握细读中的关键点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握其存在的关键点。期间,要从机方面进行完善。如: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抓住文章中存在的关键词,并作出详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文章中关键词、句子的研究,也能更快的掌握文章中心内容与思想。因为文章的思想感情都是通过关键词展现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培养,保证学生增强对关键词的敏感,并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教师也要在备课中,对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分析,保证在课堂上实现有效引导。比如:在对某个文章内容进行讲解过程中,针对其存在的句式,重点引导学生对其掌握,使学生对文本细读,明确其发挥的作用。对于文章中一些较为精彩的细节,也要引导学生做出分析。所以,对文章中的精彩部分详细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在对《九寨沟》文章进行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对九寨沟的景色进行分析,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整体的真正感受。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其疑问,使学生在期间对其详细思考,教师在期间也要对其积极引导和解答,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理解对文章进行阅读,这样在整体上不仅能对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出分析,也能掌握文本细读的相关技巧[3]。

(三)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进行分析。在第一次阅读中,要掌握文章的具体内容,并对文本细读。根据文章的总体进行,帮助学生形成文章的主要思想和主要概念。还要基于全局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其中的内容,并在大体上做出研究,再对其存在的细节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的信息。其中,整体思想发挥较大作用,比如:在对小学语文《雪儿》文章进行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按照洗澡——取名——传递信息得思路,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达到情感的获取,加深对文章内容和思想的理解[4]。

(四)加强学生的体会过程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多,为了对其引导,在教学中需要增加学生对认知和理解,对其产生更多兴趣,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新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发展需求等做出分析,鼓励学生对其探究,学会对文章获得体会,在这种学习方式下,不仅能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也能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升。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对阅读进行思考,针对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要针对其实际特征进行分析,并保证其在知识层面上充分掌握,促使自身能力的提升。在文章中,不仅能感受到其深刻含义,也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含义充分掌握,增强其积极思考能力,以确保在日后发展中,达到整体的进步和发展[5]。

总结

基于分析可以了解到,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为其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保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文本细读教学中,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引导学生学会找到其存在的关键词,保证在文本细读中获得良好的建设效果,也能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条件。 被充分挖掘出来,其各个环节的优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总之,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改进教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式整合的教学,对于转变传统的教育和教学观点,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14..3

[2] 潘巧明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教学研究》《网络科技时代教师版》2012.3

[3] 李红印 《信息技术课程与实验教学整合初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3年第1期

[4]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2013年7月,《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第49页。

[5]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钟志贤《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第279页《杨振宁教授的忠告》。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文章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