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8-02-22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阅读者连续性初中语文

(长春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一、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误区

随着“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概念的提出,语文阅读教学界开始尝试自我革新,呈现出了不一样的面貌,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走入了一些教学的误区,主要有以下两者:

误区一:现阶段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因众多的顾虑仍旧难以放手让学生自由发展。沿袭已有的阅读教学方式虽由传统的教师“填鸭式”教学开始向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转变,但阅读教学模式仍沿用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模式来解读,即文本自是文本、教学自是教学。大部分教师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仍然自己完成图文转换的过程,让学生基于此被动地接受所翻译好的信息去阅读。课堂中虽有初中语文非连续文本却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导致学生自主分析、探究、实践的教学理念成了一纸空话。

误区二: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使用“多多益善”

虽然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早已有之,但在阅读教学中形成独立的体系,部分语文教师在课改中接触了这一新概念后在教学中能够意识地运用了一些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但他们多是生搬硬套地将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安插在了阅读教学之中,运用的时机和频率都有待考究。新课标将非连续性文本这样一个概念强化,必定有其特定是教学目的。这样多形式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是要能契合具体的学情及学堂的,要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字材料的不足,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字运用的综合能力。但在阅读教学中有的图片跟材料仅仅是已有阅读文本信息的重复或增添色彩,并未带来任何的价值和影响。那么,在阅读学习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解读额外的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可以说是多此一举,甚至还有可能因此分散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和累赘。

二、有效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指导策略

(一)了解阅读倾向,注重虚拟情境的创设

阅读倾向是阅读者进行阅读活动时心理、行为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具有可塑性和易变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学生经历了从服从阅读到跟从阅读和尝试自主选择阅读的过程。在这个不断个性化的过程中,学生因性别年龄、所处生活环境及知识结构等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阅读倾向,与此同时,从众心理又使得每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生群体在阅读倾向上仍会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应逐渐摸清学生群体的阅读倾向,然后投其所好地选择和创建合适的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知识,提高阅读学习的兴致。

巧妙地抓住学生群体的兴趣爱好来进行课程设计,是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趣味教学的关键,而一个人的知识图式是影响兴趣爱好的重要因素之一。试想一个对某方面的知识一无所知的阅读者,若无来自新事物本身和外界的吸引力,如何能激发他强烈的阅读欲望和兴趣呢?众所周知,阅读兴趣的发展需要一个学生主动参与配合的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学习本属初次尝试,加之有些文本还会带来枯燥、难懂的阅读感受,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得阅读者的青睐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本身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使得它

(二)部分解读与整体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有着类似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各信息因同一主题集聚而成却在表面上没有明显的关联。因此,部分解读和整体分析双管齐下才是全面、深入把握信息的有效举措。

其一,信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明显的零散性,要求读者进行部分解读。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具有多样性,文本的信息大多不是以文字依次连贯表述的形式出现,而是根据自身的特点零散、无序地呈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中的信息就其本身而言只是对客观事实的再现,它的重要与否具有不确定性,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阅读需要,因而任何看似不起眼的信息都有可能转瞬成为关键。简而言之,在文本中虽少有连续性文本作品那样所谓的中心句段,读者无法简单地通过信息在文本中的位置来猜测其重要程度,但任何一个部分都是学生应当引起注意的阅读对象。结合阅读的需要针对某些部分进行深入地微格解读,是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过程中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甚至还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的解决问题。

其二,信息在主题上具有高度统一性,离不开读者的整体分析。虽说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在信息的遴选上比较自由开放,但无论是图表内繁杂的数据还是文本中毫无连贯性的若干条文字信息,它们和连续性文本一样都是因同一表现主题而存在。这就需要阅读者具备立足全篇阅读的意识,超越不同文本形式深入分析,才能摸清潜藏其中的错综复杂的脉络关系,才能得到更为全面、凝炼、深刻的阅读经验。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 张晓琴.非连续性文本应“里应外合”[J].语文教学通讯,2013(1):56-57.

猜你喜欢

阅读者连续性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解的非线性连续性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例谈
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