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积极性的激励

2018-02-2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积极性管理者目标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科院第二附属小学 广东深圳 518000)

一、积极性的实质

人的积极性是人们对追求预期目标所产生的一种内在力量。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主要指人在心理能动状态下的行为表现,表现为认知的活跃、情感的强烈、意志的坚定及行为的高效率。

二、积极性的激励

激励,顾名思义就是激发和鼓励,积极性的激励就是我们常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亦根据个体的心理特点,运用适当的管理手段,以激发组织成员动机和行为的过程。

1.积极性的激励模式

(1)社会需要激励模式

只有对全体教职工进行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形成崇高的人生观和理想,才能自觉地认识时代、历史、社会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运用这种模式应以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为榜样,使全体教师争取成为先进分子,努力向先进分子学习,重视社会实践在教育人和改造人的作用,鼓励教师投身到教学实践中去。

(2)人的需要激励模式

人的行为往往是由情感、理智、欲望、需要支配的,当一个人对所追求的目标越明确,动机越强烈,干劲也就越足。这种模式强调关心人、尊重人和理解人,使管理工作带有人情味。因此,在运用这种模式时,学校管理者要经常了解教师都有哪些需要,其中哪些是合理的,应该得到满足。如果合理需要长期得不到解决或没人关心,就可能引起情绪上的波动,甚至不安心本职工作。

由于每个教师都是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希望在群体中心情舒畅,工作愉快。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搞好教师之间、上下级之间、校内外人员之间的关系。如果彼此之间相互尊重、关心、信任、支持、谅解,工作的积极性就能发挥出来。若人心涣散或人情淡化,甚至勾心斗角,相互拆台,就会压抑人的积极性和产生离心离德倾向。

2.积极性激励的有效方法

教师积极性的激励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只有遵循积极性产生的规律,根据教师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实效。

(1)理想激励增强自豪感

思想政治工作是激励教师积极性的主攻方向,只有教师对社会应尽责任、义务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形成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心和事业心,这种稳定的个性积极性一旦形成,就会长期发挥作用。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形成一种追求高层次的氛围。通过宣传、奖励等手段,激发教师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欲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并用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尽善尽美地做好教育工作。

(2)目标激励增强责任感

目标具有始发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目标一旦实现,就能使教师心理得到满足。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善于把集体目标与教师的个人目标结合起来。当教师明确了目标实现与个人效益一致时,就会感到事业有奔头,目标有盼头,工作有干头,从而增强责任感,使自己的行为朝着目标的方向奋进。

(3)信息激励增强紧迫感

信息的激励就是通过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师明确自己本职工作的效果。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利用信息资源,及时通报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动态及本校教师的工作进展情况,从而引发教师的危机感,增强其紧迫感,使其更加努力工作,跟上时代步伐。

(4)荣誉激励增强成就感

对荣誉的关切和成就欲望的强烈是教师需要的特点,是由教师工作性质和地位决定的。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能否为国家造就和培养高质量人才既是教师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教师个人价值能否被社会所承认的标志,而荣誉高低则表明了教师成就的大小。可见,渴望荣誉、追求成就是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动力,所以学校管理者要以很高的热情来爱护、激发和培养教师的成就感,并通过授予荣誉、提供机遇来鼓励和激发教师的这种积极性。

(5)情感激励增强温暖感

尊重、信任和依靠教师,是学校管理者情感投资的主要体现,没有或缺少对教师的热爱和尊重,管理工作就失去活力和生机。因此,学校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摒弃官僚主义和随意发号施令,应多商量、勤协调、懂得情感的感召力,增加人情味。如果每项工作都能三分含情,七分含理,就会使教师产生温暖感。这样工作效果就会更好。

(6)物质激励增强实惠感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物质激励是必不可少的动力。学校管理者要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工资、奖金,特别是住房、医疗等方面福利待遇,使教师感到实惠。正如一位学校管理者所说的,“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负责,校长就要为教师奔小康负责”。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满足教师的物质需要,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力保证。

学校管理者在运用上述激励方法时,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得法。在运用激励方法、调动教师积极性时,要因人、因事、因地灵活运用,不能墨守成规。如:在学校管理中,老教师一般工作熟练,认真负责,但在住房、子女就业、医疗保健上要求迫切,学校管理者就应在这方面多给予关照,为其办实事,同时应更加尊重老教师,以消除其因临近退休而产生的失落感,使其更好地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而中年教师一般年富力强,工作扎实有效,成就动机强烈,求知欲旺盛,有较高的创造热情和改革精神,为此,应更多地提供条件,积极任用,同时要看到他们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负担较重,要给予提职奖薪;青年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他们社会知觉敏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乐于进取,但情绪易波动,缺乏毅力,为此,一方面要做好思想工作,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和照顾青年教师,形成认同感,满足其归属的需要,使其安心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在工作上多支持,业务上严格要求,成绩上多给予肯定,恋爱婚姻多加关心,以激发其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

第二、适时。激励要讲究时机,恰到好处,不能雨后送伞。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善于掌握教师心理活动,在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激励。

第三、适量。即正确掌握“激励量”。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都要适“度”,过高或过低的“激发”都不能发挥激励效能。过高了,使人感到高不可攀,过低了,使人感到垂手可得。所以,激励要适量。

总之,激励教师积极性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学校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的不同,采用恰当的激励手段,才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积极性管理者目标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