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转型探究

2018-02-22申钰文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期刊转型

申钰文 李 方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编辑部,重庆 400030)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且科学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我国已经逐渐进入数字化发展时代,新媒体环境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影响进一步强化,对我国社会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科技期刊出版工作也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呈现出数字化转型发展态势,因此为了凸显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时代发展特征,有必要对数字化出版进行适当的研究和分析,稳步推动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发展。

一、数字化出版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出版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出版业的重要方向,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者也在这方面作出了相应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并且数字出版产业总值不断提升,成为我国新兴产业之一,在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探索数字化出版的企业一般不是传统的出版企业,而是没有获得电子化出版审批的企业,传统出版企业对数字化出版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尚未取得理想的发展成果。就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而言,现阶段在数字化出版方面的实践探索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结合新媒体环境对数字化出版进行研究,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并取得理想的成果。

二、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出版面临的挑战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媒体环境的形成对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科技期刊出版的编辑模式受到影响,传统编辑模式的时效已经难以满足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需求,特别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类型的平台上作者科技期刊的发表速度相对较快,能够高效完成出版和应用,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次,传统的发行方式受到挑战。传统科技期刊出版发行往往以印刷本为主,从定稿排版到印刷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数字化出版仅仅需要几秒钟就能够完成,导致在时效性不足的情况下,传统科技期刊出版发行方式遭遇巨大危机。[1]再次,传统科技期刊出版经济受到挑战,在传统科技期刊出版模式下纸质期刊发行收入明显偏低,特别是在大众能够从网络平台上获取相关期刊内容后,极大压缩了科技期刊的生存空间,导致传统科技期刊出版丧失了经济来源,陷入发展困境。最后,新媒体环境对编辑人员提出挑战。在传统科技期刊出版模式下,编辑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稿件的审核以及与专家和作者的联系等;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如果采用数字化出版模式,就要求编辑人员还要掌握先进的网络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经营发展理念等,致使科技期刊出版工作人员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已经开始对科技期刊出版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转型发展实践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才能够寻求新的发展契机,进而获得良好的发展方向,在新时期背景下实现稳定发展,获得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下面就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转型发展实践探索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科技期刊出版行业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一)自主建设网站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应用,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探索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探索专门网站的构建,如可以尝试设置专项资金构建独立的门户网站,也可以将平台资源网站作为依托发展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确保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平台的作用,积极探索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转型,构建全新的新媒体出版模式,增强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影响力,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科研工作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加强对数字化期刊的出版

在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已经逐渐开始向着新媒体领域发展,并且出版工作也呈现出新媒体化发展态势,主要的科技期刊内容能够实现数字化处理,因此科技期刊相关责任组织应该探索数字化期刊的出版,为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优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2]一方面,科技期刊相关责任组织可以将传统的纸质期刊进行改版,在自建的期刊网站上发布,并且免费为群众提供大部分期刊,将部分科研水平高的期刊设置成为有偿使用模式;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科技期刊的实际发展情况筹划专门数字网络期刊的建设,争取能够将出版和发行完全转移到网络平台上,探索新时期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新路径。

(三)加强与集群化发展平台的合作

在对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的过程中,为了推动数字化出版转型工作的优化发展,科技期刊相关责任组织还应该积极探索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以及中国科技在线的合作,确保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和电子化信息资源形式能够在集群化的平台上为受众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服务,增强科技期刊的实际应用效果,确保科技期刊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能够逐步向着新媒体渠道进行拓展和延伸,全面增强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转型的影响力。[3]

(四)广泛应用新媒体平台

在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中,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者也可以从微博和微信渠道入手,广泛应用新媒体平台,积极探索科技期刊信息的传播,增强科技期刊的活跃度,进而实现与用户的有效互动,为用户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4]同时在应用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上,科技期刊相关责任组织也可以为用户提供免费下载的网址链接,凸显科技期刊的服务优势,切实保障科技期刊在探索数字化出版转型的过程中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发展成果,真正将客户作为中心,提供高质量的客户服务,切实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为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转型奠定群众基础。

(五)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育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的转型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因此在科技期刊积极探索数字化出版转型的过程中,科技期刊相关责任组织还应该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一方面积极组织现有出版人才参与到在职教育和培训中,强化他们的计算机专业素质和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为数字化出版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撑。[5]另一方面,科技期刊相关责任组织也应该积极引入高素质人才,确保能够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当前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转型工作,并逐步将信息技术引入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中,为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转型工作的优化开展提供相应的人才保障,争取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

四、结语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冲击和数字化技术在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广泛应用,科技期刊出版相关组织部门必须正确认识数字化出版转型的重要性,并且结合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具体需求对数字化出版进行系统的分析,争取能够形成数字化出版新模式,支持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优化发展,加快科技期刊出版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进程。

[1] 赵璐.新媒体融合下科技期刊数据库模式探究[J].中国出版,2014(18):53-56.

[2] 刘鑫.新媒体视域下的科技期刊发展策略研究[J].出版广角,2014(11):68-70.

[3] 侯湘.科技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运营思路[J].新闻记者,2013(7):94-96.

[4] 王福军,冷怀明,郭建秀.新媒体环境中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模式的转变[J].编辑学报,2015,27(5):464-467.

[5] 厉亚,郭蔚,程晓峰.新媒体条件下提升科技期刊文化软实力对策研究——以湖南省科技期刊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6(4):89-92.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期刊转型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