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 增强党员理论学习实效研究

2018-02-22翟清华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党员理论信息

翟清华

(嘉应学院 学生工作处,广东 梅州 514011)

一、新媒体的界定

“新媒体”一词由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研究所长P.Goldmark于1976首次提出,在关于电子录像的计划书中,他将“电子录像”称作“新媒体”。“新”与“旧”是一个相对概念,“新媒体”通常与“旧媒体”进行比较,得出其相关概念。旧媒体,我们通常也把它称作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体,国内外的学者均进行了相关定义。徐正项将其定义为一种相对于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等为依托,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型媒体。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将新媒体界定为依托数字技术,通过卫星、网络、无线通信等渠道,以手机、电视、电脑为终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传播介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新媒体即网络媒体,是一种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的传播介质。美国《连线》杂志更是直接指出了它的本质:所有人面对所有人的传播。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并没有一个定论,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综上所述,对于新媒体的本质,通常有两个层次,一个从时间角度来说,“新”具有时间上的意义,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一个从技术上来说,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种类增多。

二、新时期党员的现状及新媒体平台的运用

(一)新时期党员的现状

2017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党内报”)显示,从党员队伍结构来看,2017年发展大专及大专学历以上的党员77万名,占39.6%;大专及大专学历以上的党员一共3932.4万名,占44.3%;从队伍年龄来看,30岁以下的党员数量最多,共有1375.2万名。以上数据显示出国家越来越注重党员队伍的结构优化以及生机活力,即较高文化程度的青年党员的发展。青年党员对新生事物接受较快,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不会囿于传统模式,擅于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微信、微博、博客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学习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能看到新媒体的影子,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离了手机,就会感觉没有安全感。”借助新媒体向党员传播党员理论知识,对增强其理论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党员学习理论的传统方式通常是在某个时间进行集体式的学习,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形式单一,且通常都是被动接受,不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对于信息接收者来说,通过新媒体终端(以手机为例),党员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无论在哪,上班的公交上或者是睡觉前躺在舒服的被窝里,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学习,节省了时间和空间成本。学习知识的形式也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汲取,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对于信息传播者来说,传播渠道多种多样,传播的内容丰富,传播效率更加高效。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理论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即时性。传统媒体(以报纸为例),从信息的产生到大众接收信息,中间需要经历印刷、运输、发行等多个环节,延缓了信息接收时间。而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省略了中间环节,信息的发布与接收几乎可以同步。通过新媒体平台向党员传播理论知识,传播的即时性不仅能够使党员们学习到先进的理论知识,热点事件的即时传播还能促进党员之间的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感悟。

第二,亲和性。传统的理论学习都是教师在台上讲,党员学生在台下听。迫于教师的权威及课堂教学的严肃性,课堂上的教学常常是一种单向模式,很少有学生与教师互动。而新媒体传播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互联网双方具有虚拟性与匿名性,弱化了教师的地位、权威,教师不再高高在上,在网络另一端的教师也可以变成我们的朋友,党员学生也可以提出不同的理论见解,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向教师提问,知识在交流与碰撞中迸发出新的火花。这种充斥人情味儿的交流方式也提升了党员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第三,个性化。由于传统的党员理论传播方式都是集中式教学,不具有针对性,忽略了党员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这样对于党员理论知识的传播效果很有限。新媒体可以针对不同党员的特征进行个性化传播,这样就增强了知识的传播效果。例如,针对大学生党员,可以通过在平台上注册学号,获得他们的年级信息。初入学的学生由于刚从高中进入大学,存在很多不适应,这时候就可以向他们传播更多党内青年学生的优秀事迹以及鼓励的话语,让他们能够汲取更多的正能量,以顺利度过这个阶段;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则可以偏重实用技能的传播,如如何成为优秀的党内干部。

第四,重复性。通过线上教学可以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一次性获取,每个党员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可以学习的时间段不同。可以通过下载进行再次学习,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听,也不会因为时间上的中断而错过学习内容。

三、新媒体平台增强党员理论学习的实效性策略

结合新媒体与当代党员的特点传播理论知识,在理论上无疑是一种有效途径。但在实践中,要使这种模式不是流于形式,而是真正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对党员的理论学习起到增强作用,具体策略如下:

(一)丰富传播模式

传统模式下,教师为了保证党员理论学习的质量,通常会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教学内容,但这种付出似乎与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不对等。当代党员学习理论知识有一个普遍特点,即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理论知识时不应局限于文字传播,而应该注重传播模式的多样性,如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模式增强党员学习的直观感受,适当增加趣味性,让党员不再觉得学习理论知识是枯燥与无趣的,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再抗拒,而是能够从内心真正地想参与学习,获取理论知识,真正地实现从“要我学”变成“我想学”。

(二)保证传播信息的有效性

教师在新媒上对党员进行理论教育时,不应该再使用高高在上的语气,而要尽量使用一种亲和、平等的语气;在海量的信息中抓住舆论热点,对其组织议题,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特点。新媒体平台也要切实宣扬党的理论主张,不应该传播一些无关的鸡汤文章、娱乐八卦。理论知识的内容虽然严肃,但方式可以有趣而生动。

(三)增强老党员的新媒体技能

以60岁为节点,2017年党内报显示,60岁以上的党员有1653.7万,占比为18%。由于老党员同志思维及学习方式较难改变,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党员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他们的新媒体技能,让他们也能通过新媒体学习到党的先进理念。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特征,充分发挥老党员同志的带头作用。

(四)改变学习反馈方式

检查学习成果,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布置学习笔记。但是由于新媒体的特性,获取知识变得轻易快捷,因此学习笔记很容易流于形式,学习者只是应付完事,效果较差。对于这种现象,可以采用线上交流的方法,不仅可以增强检测效果,不同党员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结语

新媒体覆盖了人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对于党员理论知识的传播也不应该囿于传统模式,无论对于信息传播者还是接收者都是这样,传播者乐于利用新媒体传播,接收者乐于利用新媒体平台接收。借助新媒体平台,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作用,让党员理论学习机制焕发新的生机。

[1] 李民,彭建国.新媒体平台对增强高校党员理论学习实效影响与对策——以湖南部分高校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5):104-109.

[2] 饶文竹,罗慧婷.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6(29):66-67.

[3] 白庆宁.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 增强党员理论学习实效研究[J].经贸实践,2016(6):206.

[4] 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党员理论信息
我是党员向我看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订阅信息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