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浅淡重庆日报内容建设的创新思路

2018-02-22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日报重庆建设

董 延

(重庆日报,重庆 400010)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重庆日报提出“内容为王”,把内容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集中精力抓好内容建设,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其总体思路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增强“四力”、打造精品、深耕本地;聚焦重点、突出优势、彰显特色,突出党报不可替代的内容生产核心竞争力。确保每天报纸有一个重点版面,每个版面有一条重点稿件,确保全媒体传播平台每天有话题、有亮点。

一、“快、准、好”做好时政报道

时政报道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是党报内容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重庆日报要求时政报道必须围绕中央、市委中心工作,按照“时度效”的要求,“快、准、好”地做好主题报道,打好主动仗。

第一,重点突出。对中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市委中心工作要吃透吃准,进行专门的梳理。在报道中要强化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

第二,行动要快,反应及时。及时做好中央媒体稿件的转载落地;做好第二落点和第三落点的报道,不断持续跟进,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要及时跟进,落实到部门人头,一一对应,要有点有面,有动态消息,深度解读,重点调研,也要有阶段性的总结综述,确保始终保持新闻热度。

第三,报道要准确。准确把握中央、市委精神和决策部署,严守纪律和规矩,解读报道要准确。把握好度,不出现偏差,不产生误读,不以偏概全,既不排浪式、夸大式报道,又要保证报道力度。

第四,注重宣传效果,做到上下两满意。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强调移动优先,全媒体传播;改进会议报道、成就报道、经验报道,强调新闻价值和新闻规律。积极践行“走转改”,尤其要重视改文风,到基层抓鲜活素材,反对形式主义,善于讲好故事。

第五,全面推行“新闻日历制”“重点报道预案制”“项目负责制”,重大报道一律有书面策划预案。编委专人专项负责,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根据新闻日历提前策划方案,安排报道。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经济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了“两点”、“两地”、西部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重庆日报在做强做精经济报道方面,既要推出有思想、有见解的深度报道,又要抢抓鲜活的本地有创新意义的经济信息、个案;同时,要重点关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旅游发展、重点交通工程、军民融合、科技创新、重庆自贸区、成渝经济区等重大题材。

按照“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重庆日报将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国;围绕创新驱动、内陆开放等方面,以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八大战略行动计划、三大攻坚任务为重点,做好重点报道。

2018年,重庆日报还将积极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巴渝工匠”评选、“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年度”评选、“重庆旅游经济大数据年度发布”、“新能源汽车论坛”、“重庆环保产业博览会”等活动,提高经济报道品牌的影响力。

三、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报道

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热门话题。重庆日报乡村振兴报道将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采取蹲点调研的方式,开设“基层笔记”栏目,深度调研基层乡村产业发展脉络、乡村治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规民约约束等方面的情况;采用故事化写作,遴选基层涌现出的致富带头人,塑造出“爱农村 懂农业 爱农民”的三农队伍群像;以重报调查、内参等方式,详细记录“三变”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农村改革发展方面的内容。每周刊发一个“乡村振兴”专版,同时开设“来自田坎的报道”专栏。

扶贫报道也是一个重点。重庆日报将持续关注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攻坚进展,抓好脱贫攻坚典型人物报道,做好扶贫机制体制创新报道。今年继续深化“跟着党报去扶贫”的全媒体活动。

此外,重庆日报要做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留住乡愁的报道;积极与有关部门开展好“乡村振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

围绕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深入推进环保“五大行动”,做好环保领域报道。

四、强化民生报道的服务性、实用性

民生无小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着眼于市委市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系列举措,重庆日报将围绕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出行、消费等方面做好民生报道,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注重民生报道的服务性、有用性,做好解读。要发挥好读者来信版的舆论监督作用,适度、适量地搞好有关民生的监督报道。

积极联络有关部门开展“健康直通车”公益活动,做好“重庆健康大数据年度发布”。

五、围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做好人文报道

2018年,重庆日报要突出日报人文特色,打造日报文化品牌。具体思路是创办“人文巴渝”周刊,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挖掘弘扬巴渝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热点现象、文化人物做深度报道;同时,开设“聚焦巴渝大文化”“寻找巴渝文脉”等日常栏目。

两江潮副刊改版后,要更加注重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结合,聚焦当下,结合身边事,用随笔或散文的形式讲述与当前社会生活尤其是重庆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捕捉城市变化。

“重走”报道已经是重庆日报文化报道的一个响亮品牌,今年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完成“重走重庆红色地标”大型主题报道。

六、打造观点纸,强化思想、价值引领

重庆日报历来重视理论评论,今年将更加突出党报在思想、观点方面的价值引领优势,对评论版栏目和内容进行优化升级。

巴渝论坛将丰富选题范围,扩大稿源渠道,培育发现并联络一批稳定的专业作者队伍。理论版要精耕,对每周刊发的两个理论版进行合理安排,增加策划性选题,力争一月一访谈、一季一专题。要突出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结合。要梳理出几套理论新媒体产品的模板,并在重要时间节点运用。“两江短评”每周不少于三期,提倡广大采编人员参与写作;同时提倡记者手记、编后语等形式的评论。

七、突出视觉表达,强化传播效果

2018年,重庆日报版面设计将突出简洁舒朗大气的风格,规范版面语言,不过度包装。注重一版主图和其他版面图片运用,按照“文走两极、图片放大”的思路设计版面。

建设重庆日报图片库。建设资料完整、用户体验佳的新闻图片数据库,开发网页版和移动版,并逐步开发运营功能。图片库将在2018年上半年建成投用。

办好重庆摄影节。将每年6月18日确定为重庆摄影节,打造成为西部有代表性的、以反映工业文明、城市与人为特色的摄影节品牌。

举办各类摄影大赛。继续举办“山水重庆·美丽之都”第三届生态文明建设等摄影大赛,并出版相应摄影集。积极与各部门联系,举办各类主题摄影大赛。

做好视界版。每周固定一个版,突出主体性、新闻性、特色化。

猜你喜欢

日报重庆建设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重庆客APP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视觉重庆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