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传播时代新闻话语创新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

2018-02-22唐毅昆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图式话语媒介

唐毅昆

(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 贵阳 550002)

一、引言

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主流意识形态既是一个思想体系,又是一个信仰与价值体系,可以对制度进行有效的维护。如果主流意识形态出现了危机,那么社会就会陷入一种人心涣散的局面,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实际上,意识形态在制度维护方面属于一种政治功能,在这种功能的影响下,人们会提升对某种政治秩序的认可度,进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政治秩序的认可实际上也就是将政治知识、政治信仰以及政治情感等扎根在人们的心理结构当中。但是政治自觉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进行长期的教育和熏陶,而媒体话语传播正好具有这一功能。

二、新闻话语创新

新闻话语是媒介组织通过语言等符号对新闻事实产物进行叙述与再现,每种体裁的新闻都拥有新闻话语。新闻话语的产生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在描述各种事实的基础上,对形成两种制度的物质条件进行反映。媒介话语权的争夺实际上是一种意识形态之争,所以我们可以将新闻话语当作意识形态在价值、信仰等方面的展示,也即新闻话语是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不管国家具有哪种政治制度,其媒体新闻话语都承担着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

在移动传播时代,新闻话语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视角创新。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拥有话语权,因此在新闻话语叙事中,也应该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表达,进而适应“差异化”“分众化”的传播态势。第二,叙事风格创新。现阶段,很多人将手机等移动终端作为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话语表达过程中,也需要对网络空间进行充分考虑,在叙事风格上需要和网络叙事风格相匹配,将新闻话语宣传和受众进行完美结合,增强新闻话语的感染力与吸引力,进而和受众产生共鸣。[1]

三、主流意识形态构建

(一)政治知识图式构建

新闻话语具有信息告知功能,这种功能可以构建政治知识图式。社会成员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家庭和学校,但是年龄的增长以及社会的复杂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两个场所的影响力与制约力,而媒体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开放性,因此成了一种比较重要的教育方式。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移动传播,媒介在信息传播方面都具有极强的知识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其中,受众政治知识的构建取决于新闻话语传播,媒介在报道政治人物和政治事件的基础上,会对政治路线、政治主张等进行宣传,以此达到传播政治知识的目的。通常来讲,接触新闻话语多的人,其获取政治知识的程度也就会越高,也就是说,政治知识构建和新闻话语传播存在因果关系。在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或者是提出一些执政理念之后,社会成员就会通过新闻话语及时获取这些信息。符号会将一些抽象的政策、理念以及价值等转化成容易理解的表象世界,增加社会成员对它们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知识图式。例如,“一带一路”“反腐倡廉”等,通常情况下,谁掌握了它们的话语权,谁就会控制意识形态分配。新闻话语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构建政治知识图式。

(二)社会共识塑造

在内嵌叙事框架的基础上,新闻话语会引导大众舆论,进而塑造社会共识。实际上,话语对世界并不是一种镜像般的反映,而是以一种世界角度反映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也就是说,话语并不会被动反映社会,而是对其进行主动构建。在媒介新闻话语中,内嵌框架和视角会对我们进行引导,比如我们看什么、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做等,在引导的同时,新闻话语就会逐渐在社会中形成一种价值认同模式,塑造社会共识,进而构建主流意识形态。

(三)文化结构体系构建

媒介话语的长期熏陶会导致某种意识形态扎根在人们的心理结构当中,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观念法则和文化结构体系,进而让人们的行为受某种意识形态支配。新闻话语不仅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栖身场所,同时也是其抗争的场所,对话语产物、话语形式等的意识形态统治具有重要影响。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历久不衰的原因在于政权集团通过大众传媒向全社会普及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四、结语

要想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就必须通过新闻话语创新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构建。因此媒介工作人员应该在视角、叙事风格等方面对新闻话语进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塑造社会共识,建立政治知识图式、文化结构体系等,通过正确的、积极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大众进行引导,进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1]彭湘蓉,李明德.移动传播时代新闻话语创新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J].中州学刊,2017(2):162-166.

猜你喜欢

图式话语媒介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