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程设置理论透视下的抗战时期中共对外宣传策略
——以《新华日报》为例

2018-02-22崔凯文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华日报社论苏联

崔凯文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一、中共实行对外宣传的历史背景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虽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但国民党政府怀有“救国有党在,不与民相干”的态度,甚至还想趁机消灭共产党,不仅正面战场不配合,还在中共转入陕北之后实行消息封锁,世界对中共的形象甚至停留在“赤匪”“留着长胡子”“皮包里夹带土制炸弹”的江洋大盗上。而在广大沦陷区,日本帝国主义、汪伪政权等一直散布日本与华和谈的“新政策”,许多群众信以为真。因此中共有必要通过宣传加强与外部的沟通,争取外部援助。

二、《新华日报》的对外宣传工作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新闻媒介在告诉我们想什么和怎么想两个层面都是成功的。《新华日报》作为中共在国统区的官方媒体是如何宣传中共形象、获得国际关注的?以下具体分析。

(一)重视对苏联的宣传报道

苏联对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都有很大的帮助,《新华日报》一直将其作为重点宣传对象:1938年8月,《新华日报》第四版刊登了大量与苏联相关的文章,不仅转载了苏联《真理报》的许多文章,还将《真理报》社论原文作为《新华日报》的社论。1939—1940年,开设“苏联讲话”栏目,由戈宝权主笔来全面介绍苏联各方面的情况,成为广大读者了解苏联的主要渠道。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世界战局发生重大转变,《新华日报》在此期间掀起对苏宣传高潮,仅在6月就发表了3篇社论及10多篇时事述评文章,这些文章一方面谴责德国的侵略行径,另一方面阐述苏联对德战争的重大意义。

(二)介绍对日战况,抨击日军侵略行为,分析日本国情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除了对每日战况进行报道外,《新华日报》在1939年3月17日发布的社论《论敌国实行总动员法第十一条》中还详细地记录了日本在国内实行的总动员法,特别是第十一条。这篇社论详细描述了日本国内对此法案的各方观点及日本当时的经济状况,让中国民众了解日本国内的实际情况,比口号更能鼓舞士气。

在战争的中后期,日本为了分裂英美可能的合作关系,采取南进政策。这虽然减轻了中国大陆各战场的压力,但战争并未停止。中共高瞻远瞩,在《新华日报》发布了《日寇放弃南宁及其新的阴谋》《日寇加紧南进中我们应有的警惕》《日本南进策动更紧张了!》等多篇文章,让民众认清了日本的真实意图,稳定了国民情绪。

(三)对于欧美其他国家的报道

《新华日报》对于法西斯国家的报道策略和对日报道类似,即不只关注于战事信息,还会考察国家的经济、政治状况等。如1938年8月22日,张铁生就发文介绍了法西斯统治下德国的经济惨状。

《新华日报》对于捷克、西班牙、法国等同盟国的战事都有报道,这意在拉近国家间的距离,寻求归属感和对法西斯愤恨的认同感。

(四)在香港设立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

1938年1月,以经营茶叶生意为掩盖的“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建立起来,作为中共在香港设立的一个半公开性质的综合性机关,它会每日把《新华日报》的社论等中共的重要言论传播开来,让更多华侨了解大陆的真实战况。

三、历史意义

(一)团结了国内群众

中共对苏联的报道,让处在苦难中的民众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先进力量,唤醒了民众意识,对推动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国共第二次合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获得了国际支援

中共的对外宣传工作团结了大批国际友人,争取了国际民主力量对中国的同情和支持,成为中共争取国际声援的一条重要途径。许多外国记者来到中国,实地调查了解了中国国情以及中共的抗日运动后写成了书籍、报道等。如斯诺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为亚洲而战》、史沫特莱写的《中国战歌》、贝特兰写的《中国危机》等,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维护了中共形象

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宣传工作打破了国民党的封锁,冲击了对中共的歪曲宣传,确立了中共“全面抗战”的形象,并通过国际友人之口向世界各国人民揭露了敌人的恶意诽谤,引起了国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四、结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抗战结束虽已70年有余,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作用、全中国人民共同抗战拼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天仍闪闪发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然媒介环境如今已然发生变化,但官方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没有变。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官方媒体要肩负起自己的职责,主动占领信息的第一落地点,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同时也要多了解国际社会的新动向、新变化,主动树立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

[1]中共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6:354.

[2]牛军.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20.

[3]高宪春.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01):13.

猜你喜欢

新华日报社论苏联
“建党100周年”系列故事 《新华日报》的“红色管家”
关于社论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综述
新中国成立前后《人民日报》社论如何引导舆论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用镜头讲述草根民生——《新华日报》“影像”专版的特色探索与思考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添笔游戏
巧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