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线上线下教学的抗震课程改革探索

2018-02-21郑晓芬陈云春刘沈如

科技视界 2018年33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线上教学

郑晓芬 陈云春 刘沈如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但线上教学也拥有一些明显的缺陷。针对《建筑结构抗震》的课程特点和教学需求,在教学中尝试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改革模式,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对线下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教育改革;线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TU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3-008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3.038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online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education reform, however online teaching has some shortcoming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mand of the course"Architectural structure earthquake",this paper came up with an education-reform system which combines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using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to add to off-line teaching.Students can take use of online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regarding to their own condition.

【Key words】Seismic Training course of building structure;Education reform;Online teaching

0 前言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并有着较高的发生频率,容易对地面上的建筑物造成损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我国位于世界最活跃的两大地震带交汇处,是一个多地震国家,自古便有对地震灾害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严重的地震灾害屡次发生,给社会敲响了警钟,特别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分别造成约24.2万人和7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分别超过54亿元和8500亿元人民币。

目前的科学技术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并控制地震灾害的发生,但是工程实践表明,地震造成的损害主要是对建筑物的损害,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也主要来自建筑物的倾斜和倒塌,我们完全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破坏,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是减轻地震灾害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1]。我国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明确做出规定,在抗震设防烈度大于6级地区的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设防。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的抗震设防区已达到国土面积的100%。鉴于抗震设计在我国结构设计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目前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都开设了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一系列特点,目前的抗震设计课程仍存在不小的问题,其教学方式亟待改进。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教学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抗震课程教学中的困难,二者的结合具有巨大的探究价值。

1 目前抗震课程的特点与难点

1.1 学科综合性强,难度大,课时少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2],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其结合了地球地理学,结构动力学,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设计以及桥梁工程等结构设计的内容,学生首先必须对上述学科有一定的认识后,才能较好地掌握抗震设计中应该注意的要点,因此抗震课程必须设置在这些课程之后。在实际的学校教学过程中,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都不是连续的,力学知识往往会安排在大一大二,但是抗震课程却往往安排在大四,这使得不少学生在进修抗震课程时,对以前的课程内容或多或少会有遗忘,对课程部分内容难以理解,也难以把握抗震设计中的某些要点。目前同济大学对建筑结构抗震课程的安排是1.5学分26个课时,教师如果在上课过程中带领学生一一回顾前置学科的内容,就会面临教学时间不足的困难,此外,抗震课程中的公式推导涉及反应谱和微分方程的推导,理解难度本来就比较大,因此抗震课程对学生来说难度偏大。

1.2 缺乏实践环节

工程学科需要结合工程实践才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学生本来就缺乏实践经历,对结构设计中部分与抗震设计有关的原则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在抗震课程中更无法与实际结合。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在抗震设计中更多强调的是抗震概念设计,而所谓的概念设计要求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需要大量的经验作为支撑[3]。由于进行模拟振动实验,需要制作相关的试件模型,并具备振动试验台装置,但试件制作时间一般较长,试验成本也较高,因此很难在学时数很少的建筑结构抗震教学中予以推广。

1.3 未能找到适合的考核方式

目前抗震课程的考核大多仍采用书面考试的方式,着重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计算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重心放在死记硬背和做计算题上,而忽视对综合分析问题和抗震概念设计能力的提升,造成在今后做毕业设计时无所适从的局面。

2 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抗震课程改革

以慕课(MOOC)为代表的线上教学课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慕课(MOOC)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式的线上课程,其本身参与者并不仅仅是高校学生,也具有自身的优勢和矛盾[4]。笔者认为在抗震课程的教学中,线上教学的形式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但依然可以为抗震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广阔的空间。

2.1 以面授为主,线上教学方式作为辅助

在线上线下结合的抗震课程教学模式中,课程的教授仍以面授为主,线上教学手段仅作为辅助使用。线上的教学过程具有封闭性,老师无法准确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也无法及时得到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加之抗震课程开设的学期正值学生考研、实习、课程设计的关键期,完全采用线上教学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抗震课程上的懈怠,因此仅采用线上教学作为辅助较为合适。

2.2 建立线上交流群组

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中,每个班级应当建立能在线上实时交流的群组,为教学提供方便。目前不少教师都在尝试为课程建立微信群、QQ群等,但并未取得好的效果,究其根本,是因为大部分教师只把线上群组当作是方便学生联系老师的手段,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线上交流和收集信息的便利性。

线上群组不仅可用于课后的交流与通知,也可用于辅助课堂进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课程进行到学生不易理解的部分时,在群组中发布事先准备好的题目,并在课堂上督促学生在一两分钟内通过手机回答题目,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调整讲课的方向,这样的课堂提问方式能提高课堂提问时学生的参与度,以最少的课堂时间帮助老师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目前微信群和qq群都有相應的投票功能可以用于实现这一过程,应用也比较方便。

2.3 利用线上课堂补充教学

线上课堂拥有一些线下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便利性和课堂再现成本低的特性很适合用于学生的复习和补遗,教师可以利用慕课(MOOC)或者学校自身的线上教学平台上传教学视频,供学生在课后自查补遗使用。针对抗震课程的特点,老师可以在线上课堂开设与抗震课程相关,但是不适合占用课堂时间进行讲解的相关知识,比如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等的相关构造要求,内容繁多,可以让学生通过线上自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课堂发布一些多媒体资源,比如震害现场实录视频或者是录好的振动台实验视频,并对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震的特性,培养学生概念设计的能力。

2.4 建立在线习题库

传统的大学抗震课程教学一般是大班制教学,一名教师往往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即使有助教的协助,为学生一一解答疑问也是基本不可能的,而不少网络上的习题解答又存在相当多的错误。对此,建立线上习题库可以有效为学生解答疑惑。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可以通过线上习题库完成,从习题库中的各种题型中随机抽选作为学生的作业,可以有效杜绝作业抄袭的现象,学生完成作业后,通过电脑评判自动打分,并给出相应的习题解答,有效地节约老师的时间,也提高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效率。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尝试实现统计每道习题正确率的功能来找出易错题和难题,并在线下的习题课中对这些习题进行统一的讲解,最大限度地节约线下教学的课堂时间。

3 结语

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无止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学方式的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信息化的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弊病,在结合线上线下的抗震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住抗震课程本身的特点,针对传统教学方式薄弱的部分利用信息技术加以改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形势的卓越土木人才。

【参考文献】

[1]万俊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6,42(24):254-255.

[2]吕西林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示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3]李英民等.项目教学法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94-96.

[4]刘小萌,许长新.翻转的变革——从翻转课堂到翻转学习[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11):114-116.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线上教学
高职英语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