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模型研究

2018-02-21丁晨

科技视界 2018年33期
关键词:胜任力高职教育

丁晨

【摘 要】高职院校创业导师队伍存在导师水平参差不齐,导师功能不明确等问题。本研究以胜任力理论为基础,建立包含导师团队建设、创业指导技能、创业导师素质3个层面11个要素的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实际的创业导师团队评价中。研究对创业导师成员遴选,创业导师团队构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胜任力;创业导师团队;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33-0084-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3.037

【Abstract】Team of entrepreneurial tut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problems such as uneven levels of tutors and unclear functions of tutors. Based on the competency theory, this research establishes a competency model of entrepreneurial tutor team consisting of 11 elements including 3 levels: instructor team building, entrepreneurship guiding skills, and entrepreneurial tutor quality. Apply the model to the actual entrepreneurial mentor team evaluation. This research have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e selection of entrepreneurial tuto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ntrepreneurial tutors.

【Key words】Competency; Entrepreneurial tutor tea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1 高职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研究的意义

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是双创教育的重要环节。国办发(2015)36号文件《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高校创业导师培育工程的通知》等文件都对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在此背景下各大高职院校均开展了创业导师的选聘和培养工作,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创业导师水平参差不齐,创业导师功能不明确等问题逐渐显现。

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职创业导师团队建立合理的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利于组建具有丰富创业经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校学生创业导师团队,形成专业化、常态化的创业导师辅导机制。另一方面,利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估创业导师团队指导绩效,提升创业教育的质量。

2 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研究现状

创业导师胜任力研究方面孙睿构建了包含人格特征、能力技能、教学管理三个维度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模型。霍雄飞构建了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和精神、创业实践能力、奉献精神和事业心、创业教育能力、创业教育科研能力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师胜任力冰山模型。

团队胜任力是指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条件下,是以成员的胜任力为核心,是成员相互影响下的相互弥补的一系列知识、技能等特征的组合。王轲建立了结构、技能、运营、发展力、社会责任五个角度的创业导师团队绩效考核指标。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对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模型做了较多研究,但研究多集中于个体层面。从结论来看创业导师胜任力要求高,选聘高胜任力的创业导师难度较大。高职院校创业导师应形成团队形式,通过合理的人员构成、完善的能力结构,全面提高创业指导的绩效

3 高职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3.1 胜任力模型指标拟定

通过查阅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的相关文献,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特点,初步确定了包含12个要素的指标体系。通过咨询多位专家测量条目的有效性并加以修改形成最终问卷。问卷以李克特量表的形式拟定,按照“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个等级划分比较的衡量尺度,相应设置5、4、3、2、1 的分值。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将平均分3.5分作为临界分值,低于3.5分的指标将被淘汰。

本研究随机对浙江省20所高职院校的100名创业导师教师发放了问卷,男性占73%,女性为27%; 30岁以下占25%、30至40岁年龄段占48%、40至50岁年龄段占20%,其余为50岁以上;有58%为高校教师,42%来自校外。

通过回收问卷、剔除无效问卷、整理数据,发现创业科研能力(2.754分)这一指标达不到问卷预设的要求。这表明大部分的被调查者不认可此指标能反应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最终形成了导师团队建设、创业指导技能、创业导师素质3个层面11个要素的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指标体系。

对问卷结果进行信度分析,一般来说,问卷的总体信度系数至少应达到0.8以上,分维度的信度系数在应达到0.7。使用SPSS21.0软件,总体的Cronbachα系数为0.870,分维度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55,0.753,0.724。可以看出本次问卷具备了良好的信度。

3.2 高职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要素权重分配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确立高职创业导师胜任力要素的权重。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本次研究中目标层为高职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准则层包含导师队伍建设、创业指导技能、创业导师素质三个维度,方案層包括创业实践经验、导师来源、团队目标、创业资源、创业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领导能力、自信、利他精神、社会责任11个指标。

通过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咨询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数字9、7、5、3、1分别代表前一元素比后一元素极端重要、强烈重要、比较重要、稍微重要、同样重要,最终形成判断矩阵。对这些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例(C.R.)不高于0.1说明两两对比的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使用Excel软件计算出三个维度的权重、指标在维度内的权重以及指标整体权重。结果如下表1所示。

4 高职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模型的应用

在确立了高职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对该模型进行实际的应用。本文选取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创业导师团队进行测评。该专业以培养连锁企业经营管理专业素质和实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近年来加大了该领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学生创业率在学校名列前茅。该专业创业导师团队共有4位导师构成,一位是成功创业的企业家、两位是专业教师、一位是学院就业辅导员。

对胜任力各项指标进行定义并确定评分标准,以百分制进行评价。完全符合描述的,打分范围81-100,基本符合描述的,打分范围61-80,说不清的打分范围41-60,基本不符合描述的打分范围21-40,完全不符合描述的,打分范围0-20。测评邀请五位专家对该专业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进行打分评价,结果取算数平均值。

最终结果显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总体评分为80.9分,说明整体胜任力较好。测评中导师来源、社会责任、利他精神这三项指标分数较高,说明创业导师团队构成合理,导师均具有较好的社会责任感与利他精神反映出创业导师团队积极投身创业教育的特点。创业资源、创新能力两项指标分数较低,反映出团队在创业资源上给予创业学生帮助有限,创新能力的不足也可能影响到创业教育的质量。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创业教育成功开展的关键在于创业指导教师的能力,而创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对创业指导教师胜任力要求较高的特点。本研究提出应组建创业导师团队,发挥团队优势互相补足进行创业教育的观点。通过对高职创业导师队伍现状的分析,结合学术文献的检索,利用调查问卷确立了高职创业导师团队胜任力的指标体系。结果显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创业导师胜任力模型可以分为导师队伍建设、创业指导技能、创业导师素质三个维度。导师队伍建设由创业实践经验、创业资源、团队目标和导师来源四个要素构成,反映导师队伍建设的合理程度。创业指导技能由创业教学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领导能力四个要素构成,反映团队整体的指导技能。创业导师素质由自信、利他精神和社会责任三个要素构成,反映创业导师内在素质要求。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项胜任力指标的权重。将胜任力模型应用于实际,首先将每项指标进行了定义,确定了评价标准并针对具体个案,邀请专家利用模型评价。

基于本次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拓宽创业导师遴选范围,广泛吸引人才。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拓渠道,增加创业导师选择范围。除了成功企业家和校内教师之外,还可以吸纳风险投资专家、政府公职人员提供创业经济、政策资源支持。增加遴选范围之后可以依据创业导师素质、技能等方面进行筛选,最后组建起合理的创业导师团队。

二是创业导师团队应发挥优势,形成多层次教育体系。每位创业导师在各自领域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在创业教育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类型的支持与帮助。创业教育既涵盖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普及这样的普及教育,也包含创意转化创业,创业实战这样的个性化辅导。在普及教育阶段,校内导师应注重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校外导师应注重介绍成功经验、案例分享以帮助学生更好树立对创业认识。在个性化辅导阶段,应做好方案策划、创业团队组建等方面的帮助,积极提供各类资源。

三是创业导师团队内部应增加交流互相学习。校内导师有机会应到校外导师所在的企业或者部门交流锻炼。通过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了解最新的创业政策,提高创业实践指导能力。另一方面,校外导师可以深入到学校的专业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能力,更好的将实战经验完整分享传授给学生。

四是要构建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学校应合理评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情况,保证创业导师队伍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乐于传授创业经验,知识结构完整,实践经验丰富,拥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掌握丰富的创业资源。

【参考文献】

[1]霍雄飞.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师资胜任力模型建构及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5-39.

[2]龚劲锋.胜任力研究综述与展望[J].经济论坛,2009(16):98-101.

[3]王珂.高校創业导师团队绩效考核体系创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5):81-85.

猜你喜欢

胜任力高职教育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胜任力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