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LED产业发展研究

2018-02-21王文杰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8年7期
关键词:出口产品企业

王文杰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

1 LED发展现状

我国LED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确定其在整个照明行业的主要地位。2016年,我国半导体照明行业整体产值达到5 216亿元,产值首次突破5 000亿元,其中上游外延芯片规模约为182亿元,中游封装达到748亿元,下游应用规模达到4 286亿元。与2015年相比总产值增长率达到22.8%,增长率放缓,这是受“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同时说明我国LED产业规模渐渐趋于稳定增长。下游应用规模占整个行业规模达80%,而上游外延片制造由于原材料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价格上涨,导致整个上游外延芯片行业规模达到182亿元,侧面说明我国LED产业在上游技术能力没有显著提升[1]。

国内产业呈集群化分布,目前13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中有10个位于东南沿海,3个位于中西部地区,主要可分为4个区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北方地区、闽赣地区,行业90%以上的企业分布于此四块区域。按照所属地区的特点和发展的定位,每块区域都有了自身的发展特色。

2 我国LED产业面临困境

2.1 产能过剩

从2014—2016年,我国LED照明产品增长率不断下降,虽然2017年有所回升,到2016年相对于2015年甚至是负增长,说明我国LED产品出口面临问题。可以看出我国LED照明产业规模增长率从2014-2016年,每年都高于出口额增长率,说明我国LED产业在发展的同时,出口市场没有跟上,导致出口额下降,产能出现过剩。

2.2 专业技术标准化程度落后

我国由于产业技术标准完善程度落后和执行力度不够,2012年以来,美国和欧盟等国家相继提高了进口LED灯具的质量标准,对于出口国尤其是我国的LED灯具产品的要求更为严格,造成我国出口欧美等国的LED照明产品频频被召回。2010至2015年期间,我国发生LED照明产品召回事件频率上升。2014年,我国就有3685万件出口到美国的LED灯具被召回,损失高达13.42亿美元。据统计,2012年至2014年间,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关于我国出口LED照明产品的通报达上百次,大部分是由于产品绝缘性能查、电源线存在短路以及有的企业为节约生产成本采用劣质原材料和非隔离电源等,导致出口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不合格。这不仅损害了出口企业信誉以及国家形象和经济利益,更带来了潜在的责任风险[2]。

2.3 品牌意识薄弱

2015年,美国进口LED照明产品中71.30%来自于中国,然而在美国LED照明市场的品牌占有率排行榜上却完全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说明我国企业品牌意识薄弱,随着我国LED产业国际扩张进程加深,这种无牌加工、贴牌加工的模式将难有出路。

我国从事LED照明产品生产的企业众多,各个企业的优劣势和发展环境不尽相同,企业类型差异大,不同类型企业应该立足本企业优劣与外部环境,采取适合自己的营销策略,但在查阅文献后发现对于不同企业的营销策略研究非常少。

2.4 专利数量少

近10年来,半导体照明市场快速增长,LED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半导体照明产业竞争的焦点。日本日亚、丰田合成、美国科锐、欧洲飞利浦、欧司朗主导着全球LED知识产权格局,牢牢掌握着核心专利,阻碍其他国家的发展。虽然近些年我国LED专利申请数量已居世界第二,但并没有提升我国在全球LED知识产权格局中的地位。我国LED专利主要集中于中下游领域,中游封装、下游应用环节的专利占申请总量的64%。其中LED应用约占专利总量的43%,LED封装占比约21%,外延及芯片占比分别为18%和17%,衬底占比约1%。

2.5 企业盈利依赖政府补贴

我国行业领头三安光电,2001年成立,依托政府的资助,2008年借壳上市如今市值已达300多亿元人民币,但是其依赖政府红利并通过资本运作的发展模式备受质疑。我国在LED产业链生产设备MOCVD的补贴过于巨大,有的甚至达到了一台蓝绿光MOCVD设备补贴1 000万元资金,有的根据应用规模补贴20%~30%,如此高的补贴率导致许多企业疯狂购进生产设备,生产芯片库存过大,而需求不足,从而出现产能过剩。

3 发展环境SWOT分析

优势:我国LED照明产品出口额占全球行业销售额40%,产品出口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照明电器生产国和出口国。我国LED产业由于近10年的快速发展,完整的产业链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已基本形成。对于生产行业,原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业的发展情况,而我国LED行业之所以能持续高速发展,正是因为我国是生产LED产品所需原材料的资源大国。

劣势:我国在芯片生产设备上对进口的依赖,导致我国发展的领域局限于中下游低技术环节。我国LED企业数量众多,2017年已达到17 000多家,但是缺少具有引领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2017年我国总产值突破6 000亿元,平均下来每家企业盈利3 000万元左右,盈利最多的也不过1亿多元,相比美国、日本的公司,差距巨大。LED行业属于高技术环保节能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然而我国从事LED工作的绝大多数人才是由海外引进,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我国LED行业技术标准还没有建立完善,无法良好地指导产品生产,导致许多出口产品收到进口国的技术限制。

机遇:随着经济趋于全球化,劳动力优势市场向新兴产业国家转移,LED行业的中下游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分布,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LED行业全球领先企业和我国将转移资本到新兴产业国家,这对我国LED产业走出去有着深远影响。我国LED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同时LED产业上游衬底外延核心技术虽然由美国、日本掌握,但这些技术并没有完全成熟,为我国产业发展迎头赶上提供了机遇。

挑战:国际市场中,美国、日本的企业掌握着核心技术,牢牢把控高端市场,产业利润也主要集中在高端环节。国内市场,由于上游技术的高门槛,市场只有几家少数企业,但越来越多企业挤入下游应用市场,导致国内竞争日趋严重。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我国亟需解决产业标准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减少我国企业出口面临的技术性壁垒

4 结语

当今各国对节能环保的认识不断加深,寻找传统照明产品替代品的态度越来越坚定。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或经济体在2014年前后已经完全淘汰传统白炽灯,并有越来越大比例的普通节能灯被LED照明产品替代。我国由于特定的国情和经济形势,要想短时间完成替代并不容易,但也明确表示在10年内完成白炽灯的淘汰。未来,LED照明前途可期。

[1]窦林平.照明行业进入LED照明时代[J].照明工程学报,2017,28(5):88-93.

[2]刘耀彬,胡观敏.我国LED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战略选择[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2):77-81.

猜你喜欢

出口产品企业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