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性思维在电视新闻编辑制作中的应用

2018-02-21陈晓朝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9期
关键词:特写新闻节目艺术性

陈晓朝

1 电视新闻编辑的艺术性

电视新闻编辑制作的艺术性是指其传播方式及表现方式要想达到一定的视觉及传播效果,所必须依据的特定形式,它具有具体形象语言的特征,以电子设备为载体传播方式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属性。电视新闻编辑主要有以下两点艺术性。

1.1 修辞性

电视新闻制作的初衷之一就是要有欣赏性,让观众对电视新闻有所期待,这就是电视新闻工作的目的。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使用一定的制作手段可以让节目变得更加生动、更具吸引力,从而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就需要制作者利用修辞手段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润色。修辞性是艺术最基础的属性,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与积累,已经具有了一套完善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普通大众完全接受与理解,电视新闻编辑制作工作者一定要加强艺术修养,积累艺术性资源,把艺术色彩融入到电视新闻制作中,让电视新闻的传播具有生动的效果、鲜明的个性,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具体来说,在内容组合、结构编配、镜头剪接、字幕配合、特技效果和主持形式等方面上都有较大的修辞性空间。

1.2 想象性

声与像是电视新闻传播的特定形式,电视新闻的传播主要特点是具有即时性,画面与声音同步直播。这一特征使电视新闻的声像受到了一定的时间限制,这样的限制使很多工作者忽略了电视想象性的存在。艺术是相通的,电视艺术的想象性与文学的想象性是一样的,在文学的教学中讲到,文字要转换为生活形态,电视新闻工作也需要将声画转化为生活形态。电视新闻每一个画面都是将原生态借助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转化为电视节目的,所以电视的声像也具有想象性。大同广播电视台的一档新闻节目《民生大同》中曾报道过一位基层先进干部的事迹,编辑就大胆地在一段具有同期声的现场画面中以歌曲《为了谁》作为背景音乐,此情此景无需多言,一下子就引发了观众的想象和共鸣,得到了一种极佳的传播效果。

2 艺术性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

2.1 节奏的艺术性

电视节目的主要是根据情节内容的不断变化,通过有起有伏的节奏展现出不同的效果,这些就是电视新闻节目的节奏艺术性。节奏艺术性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可控性的艺术思维,这就要求制作者能够通过自身的艺术修养来合理把控节奏,通盘考虑、综合编排,从而张弛有度地把握节目节奏,使其体现出具有韵律的节奏感。

2.2 结构的艺术性

电视新闻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条新闻一期节目的结构,另一种是多条新闻组合成一期节目的结构。不论哪一种在编辑制作中都具有较强的艺术性。例如:在一条新闻中,编辑应该明确本条新闻的重点画面,重点采访、重点信息,如同庖丁解牛一样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有序的予以制作;在多条新闻组成的同一期节目中,要针对时事背景、节点背景、主流受众群体等要素,在总体编排上要注意得体、精当、合乎时宜。

2.3 细节的艺术性

电视新闻编辑制作是由很多工作程序所组成的,每一个工作的程序在细节处理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利用艺术性思维去处理每个细节,可以让电视新闻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编辑人员想要对细节进行处理,首先要对记者提供的文字和画面非常熟悉,在此基础上才能领会前期人员的用心,进而让文字与画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比如,大同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民生大同》中曾报道过一则农村群众喜迎新春的消息,文字解说词在交待背景中介绍了当地扶贫干部能够与群众打成一片,通过产业引领、项目带动、信息沟通等手段让群众致了富。编辑通过反复熟悉画面素材,很恰当地运用了一些镜头:羊群特写、上网特写、握手特写、笑容特写、春联窗花特写和丰盛年货特写等等。这些细节特写的运用,非常到位,不仅丰富了画面,而且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这就是对细节艺术性的具体把握。

3 结语

在这个多媒体融合的时代里,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也变得多元化,对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带来很大的挑战。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把挑战视作机遇,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多年来集聚的软实力,在作品创作上精雕细琢,尽可能多地运用艺术性思维,提高节目的艺术性,吸引更多的观众。

[1]孙丽华.有关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技巧的几点思考[J].新闻传播,2014(12):13.

猜你喜欢

特写新闻节目艺术性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从特写到长镜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融思想性新闻性艺术性为一体 “文编”+“美编”思维碰撞创出优秀漫画作品
特写
童蒙书法艺术性教育的建构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正确表述
谈谈人物特写的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