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分队救援技术训练质量的思考

2018-02-19杨志强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抢险救援教研室

消防界(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科目救援队员

■ 杨志强 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抢险救援教研室

当前,地震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为应对现在或潜在的威胁,党和人民大力建设应急救援力量,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救援队伍建设中,救援队员的救援技能还满足不了任务需要,提高救援技能迫在眉睫,通过提高分队救援训练质量来提升应急救援技术,提升分队整体救援能力。

一、研究救援专业特点,把控内容环节

救援是把受困于危险环境的中幸存者转移至安全位置,完成救援任务需要综合的救援技术,专业过硬的救援人员。因此,科学设置救援内容,刻苦训练救援技能,锻造过硬救援队伍,圆满完成救援任务。

1.训练计划制定科学。

一是时间设置合理。每个科目的训练时间要根据科目难易程度进行设置,如果有训练大纲时,每个科目的专业训练时间不得低于大纲要求;年度训练时间阶段合理安排,特别是要根据当地情况,结合任务实际,科学设置;预留机动时间,主要用于重、难点课目的复、补训,任务实际所需的拓展课目专训,训练转换期的准备工作,增加主动性和灵活性。

二是实践操作性强。制定训练计划不可闭门造车,主观臆断,要多方搜集信息,借鉴往年取得良好训练效果的救援专业训练计划,吸收其优点并加以创新;组织参训救援骨干研究每个训练科目,认真听取参训救援骨干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每个训练内容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确保训练计划实用,充分发挥科学指导作用。

2.训练科目设置合理。

一是必训科目重点设。通常情况下,以训练大纲为依据,重点设置大纲中规定的必训科目,这些训练科目是救援队员必须掌握的救援技能,也是救援队员的立身之本,对每个科目的子内容也要进行细化,分别列入具体的训练计划中,防止出现科目天天训、子内容不精细的现象,确保不漏一个科目。

二是拓展科目灵活设。训练大纲规定的科目通常具有普遍性,对于处在不同地区可能面对不同灾情的救援分队,还要设置一些特殊的救援科目。因此,救援分队要根据本地区可能出现的灾情,结合可能担负的任务实际,灵活设置紧密任务的拓展性内容,开展针对性训练,确保有任务能应对,有情况能处置。

3.训练实施严密组织。

一是严密关注安全。救援现场复杂多变,容不得救援队员粗心大意,静态抓教育,动态严训练,让队员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操作程序,特别是液压类、气动类救援装备,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是严格现场管理。训练场是练就技能的场所,进入训练场犹如进入救援现场一样,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所有人员都要使用和服从安全信记规定,参训人员按各科目训练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不得做与训练无关的事项,特别是在废墟上作业,未作业人员不得进入废墟。

二、立足救援任务需求,抓实训练重点

救援现场复杂多变,救援任务十分艰巨,救援队员练过硬的救援本领,是完成救援任务的基础,拥有灵活应对处置能力,是赢得现场救援的倍增器。

1.抓好技术骨干培养。

一是多渠道培养。充分利用国内专业救援技术教学力量雄厚的院校、培训机构等,最大限度地选送救援骨干参加培训,能够系统地学习救援救援内容,掌握救援技能;针对要求比较高的技能,可以有条件地选送到国外进行专项培训;针对大型工程机械操作,可结合施工保障、独立执行任务等时机,搞好以工代训和以老带新训练,多途径培养救援所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二是高强度训练。现场搜救幸存者不是靠人员的蛮干,而是靠救援队员过硬的救援技能,因此,救援队员掌握必备的救援本领,才能胜任救援任务。只有通过阶梯式的严格训练,才能锻造救援技能,更好地搜救幸存者,也只有高强度训练,才能磨练救援队员意志,更好地应对救援现场随时出现的意外情况。

2.抓好人装结合训练。

一是抓牢基本操作。严扣细训,使救援队员掌握装备的分解与组合、作业前后的连接与撤收,熟练掌握装备基本操作,牢记实装操作中注意的事项并有针对性的展开训练;多人操作装备时,主要是搞好协同配合,不但快捷组装好救援装备,还要保证装备发挥最佳性能。

二是抓实装备应用。灾害事故现场,人员受困环境复杂,救援队员需要使用救援装备展开搜索和营救,使用好装备是关键。强化训练,使救援队员能够在不用条件下熟练应用救援装备,更好协同开展救援作业,使人与装备最佳结合,实现人、装、现地完美融合,全面形成救援能力。

3.抓好实战化训练。

一是场地逼真。任务牵引方向,因此从担负救援任务实际出,一切现地场景都要模拟灾害事故发生后情况设置,一定要逼真形象,有身临其境的实感,场景还要多样化,把救援现场可能出现的情况尽可能地通过设置场景表现到位,将救援技术融进不同场景中。

二是紧贴实战。场景训练中,确保废墟结构不发生大变化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场景实况性效果,严密组织实战化训练。让救援队员分析研判情况,自由制定方案,应用手中装备和掌握的技术,主动实施救援,同时在救援中,还要适时发出干扰作业信号,锻炼队员临机应对处置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现场救援能力。

三、健全配套保障机制,严抓检查评估

救援训练磨砺救援技能,建设专业的训练场地,保障与训练配套物资器材,检查训练内容,评估训练效果,提高救援训练质量,提升完成救援任务的能力。

1.教学保到位。

一是教学场地建设好。通常按照救援需要,建设能够满足完成救援任务所需训练场地。重点建设基本技能训练场地,能够满足救援队员开展救援技术训练,适时借助现有条件,改造部分场地;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保障救援教材和电教资料,更好地提高教学和训练质量。

二是装备经费跟得上。救援装备是圆满完成救援任务的重要保证,平时配备日常的救援装备,保障救援训练的顺利展开,救援时,根据现场条件及时更新装备,根据消耗情况及时补充装备;搞好经费保障,特别是装备维修、场地维护和耗材补充,如果不能及时保障到位,都会影响救援训练质量的提升。

2.奖惩机制化。

一是完善奖惩机制。经过调研论证,健全公正合理的奖惩措施,内容制定具有导向性,重点要将训练成绩作为评价能力水平的重要条件,与个人成长进步、先进评比等个人切身利益挂起钩来,让获奖的人踌躇满志,充分调动官兵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推广典型经验。根据突出的训练成绩,积极组织评比选拔,树立训练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激励和辐射作用,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训练氛围,促进训练质量上台阶,进一步提升救援技能。

3.评估抓得紧。

一是重检查评估。检查是评估训练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指导训练的重要方法。检查评估要贯穿于救援训练的全过程,重点检查参训人员和训练的时间、内容和质量是否落实,训练方法是否科学,训练组织是否合理,评估训练质量是否达标,根据训练质量和需要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二是严工作作风。检查评估训练质量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禁人情至上、弄虚作假、降低标准,不能私自改变评估计划,减少检查内容,对训练计划要求的课目进行全面检查,真正做到把人员考全、课目考齐、内容考实,实现以检查评估促训练质量提高的目的。

猜你喜欢

科目救援队员
紧急救援
多科目训练见招拆招练硬功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3D打印大救援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高考“新科目”
救援行动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