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子学

2018-02-18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40期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有改动,题目为编者加)

做题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论述文。论述文的主要特点是严密、准确、真实,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措辞准确不含糊。这点在文本中体现在一些修饰性的成分上,比如定语(多由形容词、名词、介词结构充当)、状语(多由副词、介词结构充当),所以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勾画理解这种关键词,如“可能”“将会”“在某某时期”等。

2.逻辑严密。论述文或说明或议论都必须有严密的逻辑才会使人信服,因此内容多有条件、因果、递进、转折等,所以阅读文本时要注意勾画理解这些关联词或体现各种关系的词语,比如“于是”“导致”等。

3.运用多种能达到这种严密准确效果的论证方法。比如列数字、打比方、引用等。为支撑一种观点或得出一个结论,需要相应的论据来支撑。因此,我们往往会看到文本当中如果有观点性、结论性的句子,后面或前面就会有论据。明白了这个道理,那我们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就应该区分观点、论据,并理解它们之间论证与被论证的关系。

对于文本,除了注意以上几点外,我们还要关注题目、章法结构、手法等。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通过它我们可以总体感知文本话题;如果文章是节选,文本后会有节选出处,比如所选的这篇文章出处是《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分析可知本文所论述说明的不只是先秦这个历史节点上的诸子学,而是广义历史发展中的诸子学。文本结构上,要对内容合并同类项来划分层次,归纳中心,具体方法是找出每段的论说中心,归纳合并。

其次,我们要了解高考的出题方式。高考对论述文的考查涉及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结构手法两大类,内容上又分微观和宏观两类,微观题是文本某些具体句子的筛选整合,宏观题是对信息的归纳整合。因此,对选项我们要了解类型才能有目标不迷茫。

再次,我们要会读每一个选项,读懂选项的语意关系,并且按照上面所谈论述文的特点勾画选项的关键信息,比如话题词、修饰词、逻辑词等,这里面藏着考查点。

阅读文章,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解题思路】

我们先来解读一下这篇文章。第一段内容我们可以画出这么几个关键词,“诸子之学”“狭义上”“广义上”,那么第一段中心就是在谈狭义、广义上的诸子之学。第二段有“诸子之学”“新子学”“照着讲”“接着讲”,再次阅读理解我们知道这些词语的语意关系,连缀起来就概括出了第二段的内容,“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决定着“新子学”需要从“照着讲”“接着讲”两方面理解,并分别重点解释了“照着讲”“接着讲”的含意,“新子学”因为在这两方面区别于传统诸子之学。最后一段,很明显是在谈二者之间的关系,即统一性。

这道题基本属于微观信息题,是对各段重点信息的考查,解答这样的题,就需要找到答题区域,那么在阅读文本时所做的分层概括、关键句勾画就在此时发挥作用,它能让我们迅速锁定目标区域,有效减少寻找时间,提高阅读效率和速度。对于选项,也要勾画关键点,比如话题词、衔接词、逻辑词、修饰词等,也可以把句子细分成主谓宾定状补的关注点,考量它们的语意关系。

比如A项主要考查第一段,文本中“广义上”“不限于”“绵延”可以和选项中的“始于”“贯穿”比照理解,正确;B、C项考查第二段两个概念,正确;D项混淆是非。“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原文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而且由“‘照着讲的意义”,在于“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可知,“新子学”是通过“照着讲”得到“理论之源”的。

当然,选项和原文不能做想当然的主观对应,需要你客观理智,并允许选项对原文有等价转换,措辞不同,但意思等同,就不能机械地判断选项错误。

【参考答案】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解题思路】

这道题是针对文本本身的分析鉴赏题,涉及文本的章法结构、手法形式。A项有两个考查点,一是手法“对比”,二是文章中心内容判断。显然“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而且文章的中心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而是在广义上的新子学的内在品格及理解上。B项是第二、三段的概括;C项在第三段“接着讲”部分;D考查第四段。

【参考答案】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對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观点态度,是个概括归纳题,属于宏观信息题。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A项“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曲解文意,原文“‘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可知。C项“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说法太绝对。原文有条件限制,“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D项“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错误,强加因果,不合逻辑。从原文第五段“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可推知。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