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犊牛腹泻预防与治疗

2018-02-18张君鑫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牛乳初乳牛舍

张君鑫

(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市农牧科技和供销合作局,甘孜 62600)

0 引言

犊牛腹泻在畜牧养殖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多发疾病,患腹泻的犊牛在病愈后发育减缓、身体瘦弱,严重制约畜牧产业的正常发展。造成犊牛病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便是犊牛腹泻,尤其是因大肠杆菌导致的腹泻疾病占较大比例,是致使犊牛病亡的首要因素,因而犊牛腹泻疾病的日常防疫及染病后的治疗工作尤为重要,必须引起相关养殖人员的重视。

1 发病原因

1.1 监管不足,免疫力低下

犊牛在刚出生后的几日内,自身的免疫力较为低下,这一时期必须要借助初乳供以基础性抗体,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各种应激反应和病症的出现,然而实际的喂养工作中,因为喂养监管不足导致的初乳喂养时间不及时,投喂量过多或过少的问题时有出现,这便容易导致犊牛无法及时获取母源抗体,自身免疫能力不足,便会出现腹泻等病状。

1.2 环境中的病原体微生物

犊牛自脱离母体到满30日龄的这一时段是腹泻等疾病的多发期,此时的犊牛自身消化系统尚未发育齐全,胃酸分泌量较为有限,胃部器官内游离盐酸含量不足,无法及时控制病原体微生物的繁衍,这些病菌对犊牛的肠道黏膜是极大的刺激因子,容易致使肠道炎症问题的出现,同时初乳消化产生的有害物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肠道的恶性刺激,导致肠道蠕动的不正常现象,吸收能力下降,腹泻便很容易产生[1]。

1.3 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

不适宜的生长环境影响犊牛自身的体质及抵抗力,还为各种病菌的生长繁衍创造了有利条件,犊牛长期在此种环境中产生患病率必然会增高,不良的生长环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单位环境内犊牛数量过多、密度大,病菌多;通风性不足、阴凉潮湿、光照缺乏;卫生状况不好,消毒不彻底;喂养监管不严谨,喂养的牛乳奶质较差等,上述因素都增加了犊牛的患病几率。

1.4 妊娠母牛自身的营养状况

这一因素不仅同犊牛机体的健康状况存在关联,还直接影响初乳的质量,在孕期内,母体一定要具备充足的营养才可供胎体正常发育,若母体不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则极易造成胎体发育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体质弱、缺乏活力、抵抗力差等。母体自身的代谢状况也与乳汁的质量相关,相关研究证实,犊牛的腹泻问题同母乳中酮体含量的升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即母乳中酮体含量愈高,犊牛出现腹泻问题的频率便愈高。

2 临床症状

症状轻的犊牛主要是由于饲养监管不合理致使的消化能力的减弱,患病的犊牛表现为整体症状不显著,精神状态消极,缺乏食欲,排尿量降低,粪便呈淡黄色稀状,酸臭异味明显,小腹及肛门四周易被排泄物污染;症状重的犊牛主要是由于炎症引起的机体感染,患病的犊牛表现为较为严重的整体症状,食欲大幅度削减或根本没有食欲,腹部轻度疼痛,粪便出现腥臭异味、呈粥样,严重时还会伴有黏液、带血液体排出。

3 预防措施

3.1 做好接产准备

对接产中可能用到的所有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在犊牛出生后用洁净干爽的毛巾擦拭身体,防风保温,避免犊牛着凉,尤其在秋冬季节,刚出生的犊牛最好先将其安置于专门性的封闭牛舍中喂养一段时间,再将其转移至普通的牛舍,接产时在脐带距离腹部大约5 cm处做剪短处理,断口处在10%的碘酊溶液中消毒1 min[2]。

3.2 喂足初乳

母牛生产后5~7 d内分泌的乳液中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各种矿物质等,此种营养物质有助于初生犊牛胎便的排泄,还能强化其机体的免疫能力,犊牛在脱离母体后应当及时补充一定的初乳,在出生1 h内为其补充2 L初乳,经过5~6 h后再补充2 L初乳,犊牛在刚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可以有效地汲取初乳内的蛋白质,若出生后的24 h内未能补充足够的初乳,犊牛便会失去对多种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尤其是大肠杆菌导致的腹泻问题。

3.3 投喂发酵初乳

确保饮用乳品质的安全性,严禁投喂存在质量问题的牛乳,投喂发酵乳有助于防治犊牛腹泻问题的出现,减缓病症,目前采用自然发酵的方法进行初乳的发酵。先把过滤好的初乳放置进干净无毒的桶内,盖严盖子,保存于室内阴凉的环境中,发酵及存储的适宜温度为10~12 ℃,由于初乳本身的粘性较大,发酵过程中要用无毒的木棒搅拌1~2次/d,防止初乳凝结,在10~15 ℃的环境下通常2~3 d便可完成发酵,能存储30~40 d,在喂养时应将初乳加热至36 ℃[3]。

3.4 严格管理,落实“四定、四看”

喂养牛乳时要注意落实好“四定、四看”,四定即要做到温度恒定、时间固定、用量固定、喂养人固定。牛乳温度要恒定,牛乳投喂的时间要固定化,牛乳喂养的量要固定,而且要挑选从业经验丰富的人来负责犊牛的喂养工作,一经录用不能经常更换;四看则要求饲养人在养殖过程中注意细心观察犊牛的精神状态、排便情况、饮食状况、体温状态等。

3.5 落实好消毒、清洁工作

落实好牛舍及各种器具的消毒工作,牛舍每天至少清洁1次,每周消毒2次,垫草应当勤加更换,排泄物要及时清理,牛舍、饲料存储地不能存在布条、绳线等,防止犊牛误食进体内,引起胃部不适,同时冬季要落实好御寒保暖工作。

4 治疗措施

养殖单位在运用疫苗防治犊牛腹泻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将更多的精力聚焦于疫苗类别及菌种的择取工作上;另一方面,应事先了解疫苗可能会引起的副作用。针对导致犊牛腹泻疾病的大肠杆菌,养殖场需要落实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判定事宜,通过分离菌株制造治疗性疫苗,可以实现预期内的治疗目标,若依靠抗生素治疗犊牛腹泻,在使用药物前应当提前做药敏测试:第一,对于保留一定食欲的患病犊牛,可以搭配乳酶生1 g、酵母片3 g来进行治疗,服药1次/d,连续服用3 d;第二,出现排泄物带血的患病犊牛,对其灌服液体石蜡溶液150~200 mL,服用1次/d,以此帮助犊牛清理胃部和肠道,于第2日搭配磺胺咪、碳酸氢钠各4 g,服用3次/d,连续服用3 d;第三,针对伴有胃肠鼓胀的患病犊牛,搭配磺胺咪、碳酸氢钠各5 g,氧化镁2 g,1次服用。出现脱水问题的患病犊牛,搭配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2 000 mL、2%葡萄糖液250~500 mL、5%碳酸氢钠液200~300 mL,进行静脉注射,注射1次/d,连续注射2 d;第四,对于出现体温变高问题的患病犊牛,口服一定量的健胃消炎类药物外,还可以搭配青霉素160~200万单位、链霉素1万单位,进行1次肌肉注射,注射2次/d,连续注射3 d[4]。

猜你喜欢

牛乳初乳牛舍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牛乳中脂肪掺假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消毒鲜牛乳还要煮吗
水牛乳资源及其理化特性研究进展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