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温和型流感病因分析及防治

2018-02-18张冰斌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病鸡禽流感流感

张冰斌

(江苏省如东县曹埠镇畜牧兽医站,南通 226402)

0 引言

随着肉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肉鸡温和型流感时有发生,鸡群一旦出现温和型流感,不仅采食量下降,产蛋量明显减少,甚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此外,肉鸡温和型流感治疗困难,给兽医工作者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该文就肉鸡温和型流感的发病原因进行具体的介绍,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以及治疗措施。

1 流行病学

肉鸡温和型流感是由低毒力的H9N2亚型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肉鸡温和型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春季以及秋冬季节较为高发,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区流行性。此病发病及传播速度均较快,一般不会引起肉鸡的死亡。肉鸡在被中低毒力的禽流感病毒H9N2感染后,其呼吸道以及消化道黏膜会受到损伤,有利于大肠杆菌等的侵入而引起大肠杆菌病以及支原体病的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病毒中的血凝素会发生裂解,使禽流感病毒的复制能力以及感染性均明显增强,导致出现较高的死亡率。

2 发病原因

2.1 垂直传播

如果种鸡患有温和型流感,其体内的病毒就会侵入到蛋的内部,将病毒传播给下一代雏鸡。

2.2 水平传播

感染鸡体内的病毒会随着其呼吸道以及消化道排出。因此,病鸡的粪便、其他排泄物以及被其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饲料、饮水、鸡舍、用具、设备、运输车辆等都容易对温和型流感进行传播。

2.3 环境变化

每年的秋冬以及冬春交替的季节,其气候变化较大,气温容易发生骤变,肉鸡极容易因为受寒而导致温和型流感的发生;此外,鸡舍建筑不合理,靠近交通要道,饲养密度过大,鸡舍内通风不良等都容易使得鸡舍内空气中氨气等有害气体过多,极容易导致肉鸡上呼吸道黏膜的损伤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另外,育雏过程中如果鸡舍内空气干燥、湿度过低,也容易导致雏鸡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的降低,使得病毒一旦出现就容易诱发疾病。

2.4 饲养管理

饲料供给不足,饲料内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含量不足,极容易导致肉鸡机体免疫力的降低,一旦出现病毒则容易诱发温和型流感的发生。

2.5 继发感染

新城疫以及传染性支气管疾病等的发生极容易导致肉鸡继发温和型禽流感。

2.6 变异毒株

病原毒株的不断变异使其毒力增强,原有的疫苗对新的毒株不能进行有效的预防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肉鸡在饲养中期服用金刚烷胺容易导致禽流感病毒变异,使得其后期出现用药无效的情况。

2.7 鸡群免疫水平不均衡

疫苗的质量出现问题、使用方法不当、免疫太频繁、免疫剂量或多或少等都容易导致鸡群的免疫水平参差不齐,从而容易诱发疾病。

2.8 免疫抑制病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白血病、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呼肠孤病毒病、低致病性禽流感以及霉菌毒素中毒等都可以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使得肉鸡对温和型流感病原的易感性增强。

2.9 其他

疫苗使用后,疫苗瓶的乱丢乱弃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导致病情的传播。

3 临床症状

病鸡发病后,首先会出现甩鼻、咳嗽等呼吸道明显症状,不停流泪,眼睛内部可见粘性分泌物,结膜因充血而发红,眼睑出现肿胀,甚至出现肿脸以及肿头的情况;发病中后期,病鸡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而尖细,甚至出现怪叫声;病鸡体温逐渐升高,冠尖发紫,触碰冠尖后期热感明显增加,病鸡腿上可见明显紫色出血斑;鸡群的采食量会经过增长缓慢—停止增长—逐渐减少的过程,整个过程持续大约10 d;病鸡两眼半闭或者呆滞不动;患病后期病鸡可见鲜绿色或者消化不良样粪便[1]。

4 剖检病变

病鸡鼻腔粘膜有明显的充血以及出血现象,眶下窦粘膜可见点状出血,气管有明显的环状出血现象,气管内可见灰白色粘液或者干酪样物,支气管以及细支气管内可见黄白色干酪样物导致病鸡因窒息而死亡;肺脏因淤血而水肿、发黑;严重者气囊内可见形似炒鸡蛋的黄色干酪样物;病鸡的肾脏呈紫红色或者花斑样肿大以及严重的肾出血症状;病鸡胸部以及腹腔的气囊中可见干酪样物,肺脏出现大面积坏死;此外,病鸡头部皮下出现胶冻样的水肿,颈部、大腿内侧以及腹部皮下可以看到点状或者针尖状的出血;胸腺、法氏囊、回肠淋巴结、盲肠扁桃体均出现水肿以及出血现象;脾脏萎缩且发黑、嗉囊内充满鲜黄的食糜;整个肠道呈现糜烂性出血,腺胃肿硬且出血,肌胃角质膜下层呈条状出血,胰脏边缘出现液蜡样坏死。

5 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鸡的血样,用H9血凝抑制试验对抗体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可确诊为温和型流感。

6 预防措施

6.1 防止垂直传播

要定期对种鸡进行疫病的检测,一旦发现带菌者应立即进行清除,对于检疫结果为阴性的种鸡应每周用百毒杀、消毒王等消毒1~2次。对于孵化场,要对种蛋进行严格的消毒;孵化室以及相关用具应保持清洁,使用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与消毒;对于死胚蛋、蛋壳、死雏以及弱雏应及时捡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6.2 建立良好生物安全体系

建立一个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可以为鸡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肉鸡出栏后,应立即对其鸡舍进行彻底的卫生清理与消毒,将鸡的各种分泌物以及粪便杂物等清除后,用消毒液对鸡舍进行刷洗,干燥后采用高锰酸钾或者福尔马林对鸡舍进行熏蒸消毒,空舍40~60 d后对鸡舍再熏蒸1次才可以引入下一批肉鸡。在肉鸡的整个饲养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密度,在冬季、夏季以及气温骤变时期要对鸡舍做好保暖以及降温措施,此外,还需要定期对鸡舍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其空气的流动;对鸡舍内的粪便以及其他排泄物要立即清理,定期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消毒;要对鸡舍内的湿度进行良好的控制,保证雏鸡舍空气湿度大于65%,中大鸡舍内的空气湿度大于55%;应经常对食槽、水槽进行清理并更换发霉的垫料[2]。

6.3 科学饲养管理

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要根据鸡的需求为其提供充足的饲料,饲料要进行科学的配比,以满足鸡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防止因营养不良而导致免疫力低下从而诱发温和型流感。

6.4 防止继发感染

根据肉鸡的生长规律,在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段,尤其是新城疫以及传染性支气管病二免前后要对肉鸡进行良好的饲养管理以及药物保健,预防新城疫以及传染性支气管病的发生,避免这两种疾病继发温和型流感。

6.5 开展普查及临测

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要定期对鸡群进行检测,一旦发现温和型流感阳性肉鸡,应立即对其进行捕杀,从而防止低毒力的毒株在鸡群内反复进行继代繁殖而导致其毒力变强[3]。

6.6 疫苗免疫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一方面,要在确保鸡群健康的情况下进行免疫接种;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接种,避免疫苗质量、接种量以及接种方法问题导致鸡群的免疫力参差不齐而引起温和型流感的发生。

7 治疗措施

一旦发现肉鸡出现温和型流感的症状时,应立即对其进行剖检以及实验室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将生石膏、玄参、生地黄、栀子、大青叶、板蓝根、麦冬、金银花、黄芩、连翘、龙胆、甜地丁以及知母配合黄芪多糖为病鸡灌服,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于病情较轻的继发性感染,可以采用感毒清(黄芪、金丝桃素、板蓝根、淫羊藿以及紫锥菊等)拌料同时配合瓶装氟菌净(主要成分为多西环素、强效红霉素以及氟苯尼考等)饮水进行治疗;而病情较为严重的继发性感染,可以采用感毒清拌料以及呼毒清(麻杏石甘散)、金刚烷胺、瓶装葡菌净饮水治疗。

8 结束语

肉鸡免疫力降低、饲养环境发生变化、新城疫等疾病等都容易导致肉鸡温和型流感的爆发。因此,养殖户应采取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接种疫苗等科学有效的措施对该病进行预防,一旦出现患病肉鸡,应立即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猜你喜欢

病鸡禽流感流感
流感大作战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艾叶烟熏法能预防人禽流感
简单易行防流感六法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禽流感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