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羊常见病临床表现及鉴别

2018-02-18李海燕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羊肠毒血症羔羊

李海燕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昌吉 832200)

0 引言

绵羊生产是我国5大牧区农牧民的畜牧业主要生产方式,绵羊常见病对绵羊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尤其是引进肉羊品种,较之地方品种发病染病率高、发病过程长、死亡率高,通过多年的基层一线的经历和实践,总结了几种肉羊常见病的临床表现,便于对肉用生产中各种常见病的鉴别和对症治疗。

1 临床表现与病理特点

1.1 羊肠毒血症

梭菌散发性传染病,前期无症状,易出现突然死亡的现象。多死于膘情好的羊只;成年羊多发于初冬多食冰茬草或第一场雪后;肉用羔羊1月龄左右开始发病,多发于春季天气突然转热时,发病特点是前期无症状,出现突然死亡;成年羊白天出牧或舍饲正常,一段时间后死于草场或圈內。

解剖:成年羊尸体天然孔出现血丝,胃肠食物腐败,腹部胀大;解剖典型症状为软肾病,双侧肾肿大2~3倍,色浅,质地软(软泥样),形状质地膨胀,系膜韧带变化不大,外表体型呈不规则椭圆形肿块;脾脏肿大2~3倍,质地脆软,髓质色深。

患该病死亡,月龄小的羔羊尸体解剖主要表现小肠内容物出血(血灌肠),月龄大的羔羊血灌肠现象减弱,有软肾病状。

防控:主要是疫苗预防,羊三联四防苗免疫,成年羊每年免疫2次,分别为秋季下霜前20 d和春季天气转暖前15 d。肉用羔羊出生后15 d免疫1次(羊三联四防苗免疫后15 d产生免疫力),1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最佳。羔羊群体发病后进行紧急免疫后的15 d,仍然有发病的可能性,需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控制,如降低营养(饥饿疗法)、日粮中加大青贮和麦麸比例(青储中乳酸菌可抑制该病病菌的繁衍,麦麸中富含维生素B可加强胃肠蠕动减少日粮过腹的时间)。

1.2 羔羊胸膜肺炎

支原体散发性传染,易感群体为出生后15 d至2月龄的羔羊,易感个体为乏弱羔羊,大部分为腹泻后继发。

临床表现:该病潜伏期长,前期高烧,后期低烧,晚期体温降低,体况日渐消瘦、死亡,个别羊病程6-7个月,羔羊逐渐乏弱、脱水,遇天气变化恶化死亡。

解剖症状:肺心叶与胸腔壁粘连,肺与心包粘连,心包膜增生,心包积液。

防治:加强羔羊营养,使羔羊健壮,增加抵抗力;控制羔羊群发腹泻,减少继发,对腹泻超过2 d的羔羊应及时补盐、补钾、补液;及时注射疫苗;早期发现抗菌治疗有一定效果[1]。

1.3 羔羊腹泻

原因:消化不良(冰冷地面)、饥饱不匀、冷热不均(天气剧烈变化)、圈舍泥泞、采食坏乳。

过程:大部分为一般性腹泻,2 d后转化为炎症腹泻。在腹泻鉴定时,主要观察稀粪的粘稠度、颜色和气味。如色白有奶腥味说明消化不良;色黄粘稠氨味臭味重则说明过量食用高蛋白饲料;拉稀粪或水样说明食用坏乳、受凉或消化不良。

防治:保持圈舍温度,尽量控制恒温;保持圈舍干燥与卫生环境,杜绝贼风,定期消毒;大部分消化不良性腹泻为良性过程,炎症腹泻要进行治疗,通常为抗菌消炎、补液等。

1.4 羊链球菌病

羊链球菌散发性传染病,溶血或败血致死。

典型症状:成年羊急性多为下颌先水肿、后脓肿或咽喉充血、水肿窒息;慢性为颈部、腹部皮下水肿,后生脓、皮肤坏死。羔羊多为四肢膝关节先血肿,后脓肿,再后关节滑液干枯、关节变性,慢性消耗性死亡。

防治:疫苗免疫,早期治疗,土霉素类针剂混合地塞米松注射有一定的疗效。

1.5 羊肺腺瘤病

纯种肉羊易得,散发性传染,引起支气管或肺部肿瘤,呼吸困难,肺水肿致死。

典型特征:肺水肿呼吸症状,后躯抬高时口鼻流出大量清液。

解剖症状:肺水肿(1~2倍),肺叶内有大肿块或支气管串性小肿瘤。

1.6 传染性口膜炎

病因:病毒,群发接触性传染,感染率30%~40%,死亡率3%~5%。

临床表现:嘴唇、嘴角、部分鼻尖起泡并结痂,20%~30%牙龈、舌面、舌根、咽喉起脓疱。

病程:群体发病到结束30~35 d,个体2周,发病前期重,后期症状减轻,口腔内部感染者死亡率高。

防治:①疫苗免疫;②治疗:抗菌素溶液闷嘴;畜盐溶液洗疮;碘甘油涂擦;土霉素膏口腔内涂抹[2]。

1.7 羊快疫

病因: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经消化道感染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促,真胃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腐败梭菌是革兰氏阳性的厌气大杆菌,属于梭菌属。

临床症状:患病羊往往来不及表现临床症状即突然死亡,常见放牧时死于牧场或早晨死于圈舍内。病程稍缓者,表现为不愿行走,运动失调,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带血泡沫,多于数分钟或几小时内死亡,病程极为短促。

病理变化:病死羊尸体迅速腐败鼓胀。剖检可发现视粘膜充血呈暗紫色,体腔多有积液。特征性表现为真胃出血性炎症,胃底部及幽门部粘膜可见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及坏死区,粘膜下发生水肿;肠道内充满气体,常有充血、出血、坏死或溃疡;心内、外膜可见点状出血,胆囊多肿胀。

治疗:该病病程短促,通常来不及治疗,病程稍拖长者,可肌注青霉素,80~100万单位/次,2次/d,连用2~3 d;内服磺胺嘧啶,5.6 g/次,连服3~4次;也可内服10%~20%石灰乳500~1 000 mL,连服1~2次。必要时可将10%安钠咖10 mL加于500~1 000 mL5%~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3]。

2 相似病理的鉴别

2.1 羊肠毒血症与中毒

病理过程不同,中毒有一定的病理过程,羊肠毒血症为突然死亡。死亡尸体不同,中毒时大部分表现流涎,个体不受膘情的限制;羊肠毒血症死亡尸体天然孔出血、腹部鼓胀严重、多为膘情好的羊只。解剖症状不同,成年患羊肠毒血症死亡后剖检发现具有典型的软肾,羔羊表现典型的血灌肠,而中毒死亡羊只上述症状不典型。

2.2 胸膜肺炎、小反刍兽疫、肺腺瘤

病理过程不同,小反刍兽疫群体传染比例大、病程快(3~7 d死亡),有腹泻症状;胸膜肺炎和肺腺瘤病程慢,胸膜肺炎表现为咳嗽、流脓性鼻液;肺腺瘤表现为呼吸困难,后躯抬高鼻腔流出大量清液。解剖症状:小反刍兽疫整个肺叶坏死、增生结节肿块,小肠内膜存在斑马状出血点;胸膜肺炎大部为肺心叶变性、增生、与胸腔粘连,与心包粘连、增生;肺腺瘤大都表现为肺水肿。

2.3 肝破裂与肾破裂

病理过程不同,肝破裂病程长,视破口大小1~5 d不等;肾破裂病程1~2 h。解剖症状:肝破裂腹腔大量浅黄色积液,肝部创口有凝血块;肾破裂腹腔大量粉红色积液,肾脏有创口。

2.4 羊传染性口膜炎与口蹄疫

两者都为病毒性传染病,传染快、感染率高。传染性口膜炎表现为嘴唇外部或嘴角有蚕豆大、黑褐色凸起结节斑,个别感染到口腔内部牙龈及舌根部;口蹄疫表现为口腔内部粘膜创斑,不形成硬结节,四肢膝冠部脓性炎症。

2.5 羊快疫与羊肠毒血症

羊快疫多发于秋冬和早春,多见于阴洼潮湿地区,诱因常为天气骤变,阴雨连绵,风雪交加,多发于采食冰冻带霜的草料后。羊肠毒血症在牧区多发于春夏之交和秋季,农区则多发于夏秋收割季节,羊采食过量谷类或青嫩多汁及富含蛋白质的草料时发生。患肠毒血症时,病羊常有血糖和尿糖升高现象,羊快疫则无,羊快疫有显著的真胃出血性炎症,肠毒血症则多表现为肾脏软化。

猜你喜欢

羊肠毒血症羔羊
羊肠汤飘香
羊肠汤飘香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PCT 和TLR 在脓毒血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哲理漫画
羊肠毒血症的症状及有效防治措施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诊断脓毒血症的临床意义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