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顽固性腹泻病因与综合防控

2018-02-18张桂斌吕彬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致病菌琼脂哺乳

张桂斌,吕彬

(1.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包头 014100;2.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动物卫生监督所,包头 014100)

0 引言

仔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季节都可能发生腹泻疾病,但以冬春季节多发,外界气候寒冷,应激因素较多,新生仔猪出生后,由于消化道还没有发育完全,胃肠道只能分泌较少的胃酸,机体内游离酸盐不足,无法抑制肠道内有害病菌微生物繁殖,一旦饲养管理不当,且多种因素刺激,就会导致机体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使得身体抵抗能力下降,给某种致病菌和病毒的侵袭提供条件,损伤肠黏膜和肠绒毛上皮细胞,同时致病菌在生长过程中会分泌大量毒素,促使胃肠道功能失调,继而引发顽固性腹泻。

1 发病经过

2017年2月13日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一养殖户向当地兽医站报告,养殖的7~13日龄的哺乳仔猪群中先后出现呕吐现象,并且出现症状已经一段时间。接到养殖户求助后,兽医立即赶往该养殖场,到达养殖场后,已经有4窝哺乳仔猪相继发病,共死亡9头仔猪。通过和养殖户交谈得知,发病初期立即引起养殖户重视,将患病猪单独隔离饲养,并且对整个保育舍和养殖场内外环境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养殖户选择使用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按照2 mg/kg的剂量进行治疗,治疗1 d后,患病猪临床症状减轻,排出的粪便逐渐成型,随后养殖户停止注射和用药,2 d后猪群中又出现腹泻症状的患病猪,养殖户继续采用硫酸庆大霉素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治疗3 d后,患病猪临床症状稳定,病情得到好转。养殖户停止用药第2天,猪群陆续出现更多的患病哺乳仔猪,连续使用庆大霉素注射液治疗4 d,患病猪依然存在腹泻症状,随后更换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没有任何治疗效果。养殖户了解到病情无法控制,才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单位。通过对养殖场进行进一步检查,发现该养殖场的保育舍卫生环境较差,母猪第一次哺乳过程中,没有对乳房进行消毒,仔猪吃乳不及时。结合整个发病经过,兽医怀疑是某种致病菌感染引起的顽固腹泻。通过采集养殖场病料带回实验室进行诊断,明确病原后,立即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了病情,猪群恢复健康后,并没有继续出现发病情况。

2 临床症状

养殖户反映,该养殖场哺乳仔猪发病较为突然,表现为突然出现腹泻症状,初期排出黄白色粥样稀便,仔细观察稀便,其中还混杂有少量凝乳块,粪便将仔猪的后躯肢体污染。随后开始出现水样腹泻,腹泻物中夹杂大量未消化的凝乳块,腥臭难闻。猪出现水样腹泻症状后,精神沉郁,不愿行走,卧地不起,离群独居吃乳量逐渐减少,身体逐渐消瘦,出现明显的脱水症状,饮水欲望增加。发病后期,患病猪肛门松弛,不能自主控制排便,出现排便失禁现象,机体逐渐消瘦,眼球凹陷,不能正常行走,卧地不起,最终全身衰竭而死[1]。

3 病理学变化

将该养殖场病死的5头哺乳仔猪,在无菌环境下解剖,发现所有病死猪身体严重消瘦,脱水明显,血液浓稠,不能够正常凝固。肠道严重鼓气,内部存在大量气体,打开肠道后,发现内部充满了黄色的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高度充血、肿大、出血,切面多汁。肠壁严重扩张,松弛变薄,外观呈现半透明状,肠黏膜充血、出血,肠粘膜脱落,容易剥离。所有病死猪胃粘膜红肿,肝肾组织稍微肿大,在肝肾表面存在小的出血坏死点[2]。

4 实验室诊断

4.1 涂片镜检

无菌环境下采集上述病死猪典型病变脏器组织,带回实验室后,分别制成触片,使用革兰氏染色剂,对触片进行充分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被革兰氏阴性染色的卵圆形短小杆菌,无荚膜无芽孢。

4.2 细菌分离

将采集到的病料分别接种到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上,将培养基放置在恒温培养箱内,37 ℃培养24 h,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同一种类型的致病菌菌落,菌落呈现圆形、中间隆起、光滑湿润、呈半透明状、直径大小2~3 mm。取分离得到的致病菌,常规涂片镜检为革兰氏阴性染色的卵圆形小杆菌。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转移到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按照上述方法继续培养24 h,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红色菌落。

4.3 生化试验

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进行常规生化试验,每种生化培养基接种3支,同时设置对照组。将培养基放置在37 ℃的恒温箱内,培养14 d,每天观察培养基变化情况。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该种致病菌能够发酵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果糖、木糖、树胶醛糖,分解山梨醇、甘露醇,产酸产气,能够使三糖铁斜面变黄。不发酵蔗糖和肌醇。赖氨酸脱羟酶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呈阴性,甲基红、硝酸盐、吲哚试验呈阳性,硫化氢、VP和尿素酶试验呈阴性,生化试验结果符合大肠杆菌生化特性。将纯化得到的菌株送到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鉴定,大肠杆菌血清为O78和O79。最终确诊为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仔猪顽固性腹泻。

4.4 药敏试验

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用常规纸片法做抑菌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种致病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亏、丁胺卡那霉素、托布霉素极敏感;对诺氟沙星、四环素、红霉素、甲哌利福霉素高敏;对庆大霉素、头孢呋辛、头孢三嗪、头孢他啶、苯唑青霉素和氧哌嗪青霉素低敏。

5 防治

导致该养殖场哺乳仔猪顽固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为该养殖场抗生素选择不合理,在没有明确药敏试验的基础上,所选择的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为低敏抗生素,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致病菌抑制作用较差,致病菌在适应抗生素后,会加速病情发生。该次治疗选择使用硫酸丁胺卡那霉素进行对症治疗,使用剂量为0.1 mL/kg体重,1次/d,连续使用3 d为1个疗程。同时,针对患病猪严重脱水症状,对患病猪灌服补液盐,每头猪每次100 mL,2次/d,连续使用5 d为1个疗程。补液盐是由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钾1.5 g,葡萄糖20 g,温开水1 000 mL,混合制备而成。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病猪,在坚持上述治疗手段的基础上,进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50 mL,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5%的碳酸氢钠30 mL,1次/d,连续使用3 d,强化补液,预防酸中毒。通过采取上述治疗手段治疗5 d,4头哺乳仔猪病情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剩余患病猪恢复健康,但有3头患病猪恢复健康后停止生长发育,成为僵猪将其淘汰处理。日常要严格消毒,定期选择5%的强力消毒灵溶液,对猪舍进行严格消毒,将猪产生的腹泻物和粪便用生石灰吸收后,立即清理出猪舍做生物发酵。日常要做好猪舍温度控制工作,为哺乳仔猪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确保猪舍通风良好,地面干燥整洁[3]。母猪在进行第一次哺乳前,可以选择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乳头进行消毒,确保仔猪及时吃上初乳。发病后,应该第一时间将病情上报,禁止自行采用抗生素治疗,在明确病原类型,进行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高敏抗生素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期,避免顽固性腹泻的发生。

猜你喜欢

致病菌琼脂哺乳
响应面法优化羟丙基琼脂制备工艺
会哺乳的树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Er:YAG激光对钛表面口腔致病菌的抗菌性能研究
高透明度琼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