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IPRA会长吴红波在第9届西湖公共关系论坛的主旨演讲

2018-02-17

国际公关 2018年6期
关键词:公共关系生态建设

10月19日,第9届西湖公共关系论坛在杭州市余杭区拉开帷幕。论坛是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支持,杭州市公共关系协会和余杭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中国计量大学、浙江省江苏商会、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等联合协办的杭州市西湖博览会项目。300余位各界专家学者和嘉宾参加论坛,围绕“生态城市建设与公共利益”的主题展开了热烈探讨。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吴红波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以下为吴红波会长的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向“第9届西湖公共关系论坛”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同事们和来宾们表示衷心感谢和问候!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是由外交部主管的全国性涉外公共关系专业组织,具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致力于公共关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国际交流合作。会员与理事涵盖众多中外著名企业、专业公关公司、地方性组织机构以及资深从业人员和相关专家、学者。协会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中国公共关系行业调查等一系列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成为连接业界与学界的桥梁和纽带。

自创会以来,杭州市公共关系协会在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积极工作,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在推进和谐杭州建设、提升城市全球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推动海峡两岸、港澳地区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协会举办的西湖公共关系论坛和发布的“杭州市十大公共关系事件”,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杭州协会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国内其它公共关系组织树立了榜样。对此,我们表示由衷地赞赏!多年来,杭州市公共关系协会作为我会的重要成员,积极参加全国性活动,支持我会工作,加强协作合作,为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在此,对杭州协会及全体同事表示衷心感谢!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当前全球城市面积仅占地球陆地的3%,却居住了一半以上的人口,贡献了全球60%以上的GDP,也消耗了60%以上能源,产生了75%的碳排放。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城市化率将由现在的54%上升到66%,增量主要来自非洲和亚洲。快速的城市化对促进经济发展和脱贫解困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高密度人口的大型城市给淡水供應、污水处理、生活环境、公众健康等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城市已成为未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主战场,成败也将在于此。因此,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1明确提出:要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

据我国统计,中国城市数量已有657个,城镇人口已达全国人口的57.4%。每年2000万人由农村进入城市,今后再有2亿人进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快速扩张的城市和城镇人口对自然生态平衡造成重大影响和冲击,产生了许多影响人类健康、幸福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面对人类发展的新挑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可持续、高效、安全、健康和人性化的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城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模式。生态城市是在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环保城市等单项建设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生态城市不仅要营造健康怡人的自然环境,还需要具有生态高效的经济环境,和谐高效的社会环境,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因此,生态城市丰富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促进了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的协调发展,引导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

生态城市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新载体。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新载体,

杭州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生态文明之都”。近年来,杭州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多项措施,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为指引,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按照“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进产业发展,形成了“五水共治”的治水模式,通过组织建设、规划和制度建设、考核体系等顶层设计和实行排污权交易、优化空间布局等具体措施,取得了重大成效,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此,我愿对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提出几点的建议。

一、做好城市功能划分和土地利用的规划

各自为政、碎片化建设是城市发展大忌。要充分利用行政区域扩大的有利优势,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区块的最佳利用功能,疏解老城区的人流物流,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合理开发新城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布局工业、居住和农业用地及其它用地,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和破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还原、降解、净化能力,为城市发展储备土地资源,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二、要合理设计城市空间,保持自然山水特色

不断扩大的城市和有限的自然和土地资源是人类面临的挑战。要根据杭州土地和水等基本资源分布特征,考虑土地的承载力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确定城市各区块合理的人口环境容量。为了保护江南水乡的秀气、自然山水的灵气、绿意浓浓的生气,合理设计城市整体布局,避免新城区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山水破坏和人口的拥挤。

三、要降低城区人口密度,提高人口素质

城市人口密度和素质是生态城市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要鼓励人群的合理流动以促进城市活力,重视卫星城镇的发展,疏解老城区人口压力,促进城郊人口城市化进程,同时要科学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处理好城镇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关系。要重视人口年龄结构,老龄人口的保健和托养等社会问题;要完善大中小学教育体系,减轻升学压力,提高人口素质;要改善医疗服务和医疗机构布局,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通过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

四、要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清洁和再生能源

煤炭是造成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要充分利用“西气东输”的能源政策和重点工程,实施天然气进杭工程,同时大力发展其它替代能源,降低煤炭的消耗量。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水电将构成城市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

五、要改善城市水循环系统,建设节水城市

虽然杭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带,水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季节性东苕溪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匀;运河和上塘河流域存在水质性缺水;钱塘江也存在水资源分配协调、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流域性水质控制等不确定因素。因此,要大力改善城市水循环机制,完善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保护水质,努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中水利用技术等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

六、要完善物质再生体系,发展垃圾资源化产业

日益扩大的城市和快速增长的人口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建筑和废物。这些废物被视为垃圾,或填埋、或焚烧、或抛弃于环境,既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要转变观念,把“废料作为资源重新利用、尽量减少消耗性材料的使用”将引导城市发展走向“封闭物质循环系统”,充分利用所有资源,把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融合于它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

总体来说,生态城市建设要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相协调,实现良性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能解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也将为广大亚非国家的可持续城市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最后,预祝“第9届西湖公共关系论坛”圆满成功!

猜你喜欢

公共关系生态建设
“生态养生”娱晚年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