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已通车隧道加铺SMA沥青的施工技术要点

2018-02-17杨丽芹

西部交通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加铺通车摊铺

杨丽芹

(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1)

0 引言

广西已通车的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形式大部分为两端沥青路面+中部水泥路面,隧道中部水泥路面受长时间通车影响,抗滑性能变差,交通事故多发。隧道建设中发现,沥青有很好的抗滑、防噪等优势,可以取代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对已通车隧道进行SMA沥青加铺,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隧道空间的密闭性和局限性,为了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出现,必须要强化隧道施工过程管理,一旦出现火灾,不仅影响隧道施工,还会对人员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隧道加铺施工的过程中运用热拌沥青混合料会产生大量粉尘和烟雾,影响人们健康,所以要做好隧道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隧道施工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其安全性,避免产生过高的噪音,保证沥青施工的合理性、技术性与便利性,将原有路面进行沥青加铺,有效提升已通车隧道内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1 已通车隧道沥青加铺施工概况

已通车隧道位于高速路上,原有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交通量不断增加的前提下,路面受到了损坏,并对行车、行人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隧道内水泥路面断板,导致水泥板受力不均,在重车的作用下,产生有规律的横向裂缝;隧道路面发生局部渗水、涌水现象,而排水系统被堵塞无法从排水系统排出,从而导致隧道混凝土路面湿滑。因此决定在已通车隧道内的路面上加铺SMA沥青,从而有效提升隧道路面的防噪、安全性能,由于该项工程规模大,工期有限,因此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

2 已通车隧道加铺SMA沥青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2.1 对原有混凝土路面进行及时处理

在对已通车隧道加铺SMA沥青之前,需要及时对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彻底处理,有效消除病害。通过对路面功能的改善,保证行车的安全,增加行车的舒适性。

(1)裂缝处理

对原有路面的裂缝问题进行处理是提高沥青加铺质量的关键,也是其质量保证。及时使用清缝机将裂缝宽度在0.3~1.1 cm的裂缝进行清理,同时使用填料将其填充,保证缝壁干净、干燥、填缝饱满。另外对于缝宽<0.3 cm的裂缝要及时进行扩缝处理,在通常情况下将缝宽控制在0.4~1.1 cm之间,其深度为2.2~3.2 cm之间。如果缝宽>1.1 cm,基层就会受到影响[1]。

(2)换板处理

当水泥混凝土板产生了宽度>6 mm,且同时有四条以上的裂缝时,必须要及时采用挖补方式进行混凝土板更换。将产生裂缝的混凝土板凿除,同时使用C15混凝土进行修复处理,然后重新凿出一个C35混凝土块,使裂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新浇的混凝土板强度不得小于原有混凝土板强度,在浇筑过程中,其施工工艺、材料要求、配合比等都要严格按照标准的施工要求进行。

(3)渗水处理

原有混凝土路面出现了渗水现象,多余的水沿着接缝处往上冒水,继而导致了路面多处冒水,严重影响到行车安全,因此施工人员使用切割机在冒水部位切开一个宽4 cm、深30 cm的槽,在槽内埋入规格为35 mm×35 mm的不锈钢板槽,将其作为排水通道,雨水顺着不锈钢板槽流入排水沟。在路面表层安置了高性能的抗裂贴,并采用砂浆将其密封好,从而有效减少了切缝对SMA沥青加铺过程产生的影响。

2.2 合理配比原材料

在本次已通车隧道加铺改造中主要使用的是SMA沥青,针入度为70 mm,软化点为56.8 ℃,密度为1.08 g/cm-3,延度>160 cm,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隧道工程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对原材料质量的规定。将优质细集料作为石灰机制砂,保证了集料无杂质、干燥、洁净,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2]。阻燃剂掺量为沥青掺量的20%,温拌剂作为固态片粒结构,在沥青加铺之前将阻燃剂和温拌剂直接加入沥青混合料中,最佳拌合量占沥青质量的4%。

2.3 沥青混合料拌合

将定量温拌剂加入SMA沥青中,在此过程中采用专门的添加设备,保证混合料拌合均匀,所有原料颗粒完全裹附沥青,集料与纤维的干拌时间控制在15 s,随后喷入温拌剂和沥青,并加上矿粉进行总拌合。

2.4 混合料运输

将混合料及时运送至隧道施工现场,保证拌合量富余和摊铺施工的连续性。在拌合放料时,运输车辆缓慢向前行进,进行分次装料,有效避免集料分离。使用计算机软件来控制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将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损失降到最小。

2.5 摊铺施工

在已通车隧道加铺改造中主要采用一台摊铺机连续性摊铺的形式,在摊铺施工前将装置调节好,以此来确保熨平板震动频率相同,及时做好预热处理。将熨平板温度控制在100 ℃以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沥青混合料摊铺的密实性。在摊铺过程中,松铺系数为1.17,熨平板摊铺角度处于最佳状态,整个摊铺过程中其速度最好控制在1.2~3 m/min的范围内,保证沥青摊铺施工的连续性。保证供料速度与摊铺速度平衡,合理掌控供料车行进速度,无特殊情况不得中途停顿[3]。及时指定专人对整个摊铺过程进行管理与监督,从而有效防止料温过高、过低等情况,最大限度避免沥青加铺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在接缝位置要注意摊铺机的设定参数,密切关注摊铺机的夯锤频率,保证整个施工中,摊铺机的参数是一致的。

2.6 碾压施工

在本次沥青加铺工作中采用的是温拌技术,不改变沥青黏度。经过压实的过程,在混合料内部形成了一个润滑结构,合理调整粗集料位置,确保搓揉和振动等操作的质量。在初次碾压环节,先使用两台钢轮压路机对沥青加铺路面进行两遍碾压,其压实速度控制在3~4 km/h,如果在初次碾压过程中出现了推移现象,要及时对推移部位进行静压处理。在复压过程中同样使用了两台钢轮压路机,与初次碾压有所不同的是,此次采用了静压与振压相结合的方式,碾压速度为4~6 km/h,最佳的碾压次数为6次。

由于已通车隧道内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下降速度很快,因此在摊铺完成后,压路机要立即紧跟摊铺机对其路面进行碾压施工,避免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下反复碾压,从而避免集料被损坏而影响到碾压质量。压路机应匀速行驶,在碾压过程中始终遵循先轻后重的根本原则。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特性来进行碾压,掌控好碾压过程中熨平板的温度,有专人对碾压施工进行指挥,按照紧跟-慢压-低幅的流程进行。在150 ℃的温度下进行碾压施工,这对工作人员来说有一定困难,及时采用温拌技术,不仅保证了压路机碾压施工质量,还有效节约了资源,减少成本投入。

2.7 养护处理

当路面压实度达到了98%,则可以停止碾压,同时对其进行科学养护,在碾压施工质量达标后及时采取洒水方式来保证加铺路面的湿润性,在水中添加适量清洗剂,保持路面沥青混合料温度恒定,同时将施工中产生的料渣及时清理干净。严格执行沥青路面养护制度,严禁养护期间有车辆通过,控制好养护时间,待清洗剂与沥青充分融合后方可通车。

3 结语

在已通车隧道加铺过程中,采用了温拌技术,将温拌剂及时掺入沥青混合料中,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配比,保证沥青加铺施工活动的有序进行。认真做好加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原有路面进行及时清理,保证路面洁净、干燥,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隧道路面摊铺与碾压。确保熨平板震动频率相同,及时做好预热处理,摊铺完成后,压路机要立即紧跟摊铺机对其路面进行碾压施工,并做好路面养护,以此确保已通车隧道路面加铺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加铺通车摊铺
国道320线上高墨山至万载段(宜万同城)改建工程开始沥青上面层摊铺施工
江北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通车!
石泸高速公路(红河段)正式通车
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技术研究
成宜高速预计明年建成通车
加铺型就地热再生的机械选择及现场关键施工环节控制
浅谈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施工工艺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