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公司应急队伍规范化管理研究

2018-02-16陆以军刘汉桂鹏飞刘建红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22期
关键词:先遣队内部规范化

陆以军 刘汉 桂鹏飞 刘建红

摘 要:电网公司所辖区域覆盖面积广、自然灾害频发、灾情多样,科学规范化的应急队伍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从应急队伍组建原则、模式、规模、人员和装备配置、日常管理、应急抢险、评估与考核、资金保障等方面,探讨应急队伍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应急队伍;规范化;内部;外协;先遣队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2-0132-02

1 概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安全生产工作发表多次重要讲话,作出多次重要指示,深刻论述了安全生产红线、安全发展战略、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背景下应急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应急队伍作为应急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主体,是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基础保障,强化应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了企业应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国家能源局在《电力行业应急能力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明确了电力企业要加强电力应急专业队伍建设的具体指导意见。

本文旨在根据国家的相关管理要求,结合电网公司实际,探讨电网公司应急队伍规范化建设,强化应急抢险工作执行力,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实战能力,切实把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应急措施落到实处,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对企业和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

2 应急队伍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2.1 内部应急队伍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内部应急队伍综合素质相对不高,技术技能水平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应急队伍、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应急演练和培训实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2.2 外部应急队伍缺乏稳定性

外协单位员工本身流动性较大,造成外协应急队伍人员缺乏稳定性,素质参差不齐,管理相对松散,日常与突发情况下难以统筹管理与调配。

2.3 应急指挥机制不健全

现场指挥部组织架构、人员配置、装备配备等方面标准不规范,现场沟通协调、信息报送等管理机制不健全;现场抢险仍比较依赖各级领导应急处置经验进行现场指挥决策,应急抢险过程管理仍需规范。

2.4 应急资金投入不足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企业增加安全投入的激励约束机制,目的就是要求企业加大安全领域资金投入。电网企业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在应急队伍组建、装备购置与运维、日常应急管理、应急演练与培训、人员待遇安置、应急抢险等方面,缺少专项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急抢险能力的提升。

3 应急队伍规范化管理思路

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平战结合”总体思路,建立自上而下、内外结合的应急队伍规范化管理模式,规范现有的应急队伍建设工作,逐步向精益化管理转变,培养亦专亦综的管理和技术性人才,为应急队伍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4 应急队伍规范化管理内容

4.1 組建原则

应急队伍组建应遵循“因地制宜、内外结合、全覆盖、分专业、分层级、有侧重”的工作原则,选择电网公司内部能力强、素质高、技术过硬、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员工组建内部应急队伍;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管理水平高、经营业绩好的施工、监理、设计等外部承包商作为外协应急队伍;同时电网公司应结合自身具体实际情况,建立应急先遣队,作为重特大突发事件灾情摸查、先期处置的“尖刀”部队。

4.2 组建模式

(1)内部应急队伍。由电网公司内部不同层级的专业管理部门在专业所属生产部门组建,设置在生产部门。在应急状态下主要负责属地灾情核查、现场先期处置、常规性应急抢险和保供电任务等。(2)外协应急队伍。由电网公司专业管理部门各自组建,设置在生产部门。在应急状态下主要负责属地常规性抢险任务,必要时可承担跨区域支援常规性抢险任务。外协应急队伍按其资信评价、应急能力评估等要素综合评定等级,由高至底划分为Ⅰ级和Ⅱ级应急队伍,Ⅰ级为最高,在应急状态下,优先被调用。(3)应急先遣队。电网公司在组建内部、外协应急队伍的同时,可结合情况组建应急先遣队。应急先遣队主要由职能部门人员、内部应急队伍和外协Ⅰ级应急队伍等综合组成。建立应急先遣队数据库,在平时状态下为虚拟队伍,应急状态下根据应急抢险需求迅速集结的应急队伍。主要承担属地和跨区域支援灾情摸查、现场指挥部和通信系统搭建,现场音视频信息回传以及急难险重等抢修任务。

4.3 组建规模

应急队伍的规模应结合应急抢险需求制定。一般可按满足本区域发生的一般、较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抢险需要和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需要的标准组建。根据各专业人员的数量,按照大、中、小纵向进行队伍建制,人数10人至30人设置为一个小队,3个至5个小队组成一个中队,3个至5个中队组成一个大队。

内部应急队伍人数建议不少于专业所在部门总人数的30%,应急督导组人数不少于20人。外协应急队伍人数建议不少于本单位内部应急队伍总人数的4倍。应急先遣队伍人数建议不少于本单位内部、外协应急队伍总人数的20%。

4.4 人员配置

(1)人员配置要求。应急队伍设置专职或者兼职队长1名,全面负责应急队伍日常管理和现场应急处置指挥工作;设专职或者兼职副队长1至2名,协助队长开展工作。根据应急队伍实际情况,应设置技术、安全、后勤、物资、信息等专责人员。(2)人员素质要求。队长与副队长应具有亦专亦综的素质,平时能够立足实战开展预案演练和培训,战时能迅速组织执行抢险任务;队员具备完成本专业技能工作的能力。相关人员应持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满足心理和身体素质以及相关的工作经验要求。

4.5 装备配置

(1)装备类型。应急队伍装备配置应遵循“因地制宜、装备专业”的原则。配置与其可能承担各种应急抢险任务相适应的各类装备和器材,主要包括: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保障抢险队员的人身安全;安全可靠的抢修工器具和设备、车辆,保障救援和抢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必要的通信设备,保障救援和抢险过程中通讯畅通;必要的生活保障用品,保障救援抢险工作持续开展等。(2)配置标准。定额标准可结合历史使用数据,按满足本区域发生一般、较大突发事件应急抢险需要和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先期处置需要的标准确定。

4.6 管理模式

(1)日常管理模式。按照“统一管理、专业负责、平战结合”的原则。电网公司应制定应急队伍年度工作计划,做好技能培训、应急演练、装备保养和维护等工作。逐级建立内、外应急队伍清册以及应急队伍装备清册,动态掌握应急队伍人员动向和状态。(2)装备管理模式。按照“分层级、分专业”的管理原则,落实应急队伍装备登记、建档、检查、维护、保养、试用、使用、报废等工作,形成相关的业务指导书。(3)培训与演练。应急队伍成员在履行岗位职责,参加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应按照应急队伍工作计划安排,参加应急技能培训和演练;每年应急队员至少接受不少于两次的应急培训及演练;培训及演练按照各应急队伍特点开展,明确应急培训及演练的主要内容、频次、时长。

4.7 应急抢险

(1)预先调遣与集结。在预判可能发生灾情的情况下,上级应急指挥中心可根据预判情况,提前向下级应急指挥中心下达相关调遣与集结指令。应急督导组和应急先遣队可按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提前到达可能发生灾情的区域地点,开展相关抢险工作。(2)需求与指令。受灾单位应急队伍不能满足应急需求时,则提出相对准确的人员需求、队伍专业、队伍应携带的装备和工器具等要求。上级应急指挥指挥中心应及时合理统筹协调辖区内应急队伍,以正式文件形式下达调遣指令。(3)队伍集结。应急队伍接到应急抢险命令后,应迅速做好应急处置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应急队伍成员集结待命、保持通讯畅通、检查器材装备和后勤保障物资等。应急队伍从接到命令开始至首批人员从队伍所在地点到达应急抢险现场的时间要求。

4.8 评估与考核

(1)能力评估与考核。能力评估与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应急队伍组建规模、队伍数量、人员配置、素质和应急队伍装备类别、数量等情况;应急队伍和装备日常管理要求落实情况,培训和演练任务完成情况;应急队伍在执行应急抢险的过程中按时、有序、安全、保质、保量的完成抢险任务情况;应急队伍对年度应急日常工作、应急抢险总结、评价完成情况。(2)抢险总结与考核。及时对应急抢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教訓进行总结,对在应急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队伍或人员的进行表彰奖励意,对未认真履行职责,影响抢险进度,致使事态扩大,造成损失的队伍或人员进行处罚。另外可将外协应急队伍建设和抢险工作纳入到工程项目招标评定标准,作为对承包商投标资格审查及评标评分的重要依据。

4.9 资金保障

(1)内部应急队伍资金保障。将应急队伍建设及日常管理资金纳入年度预算,每年应安排专项的应急管理资金,用于应急队伍组建、装备购置和维护、日常管理、培训和演练、应急值守以及突发事件追加费用等。(2)外协应急队伍资金保障。电网企业对本地电力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评估,选取企业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单位,建立合作机制。日常时,由外协单位做好应急队伍组建工作;应急时,应急抢修所产生的费用按照相关结算标准据实结算,应急队伍在根据电网企业指令,开展异地待命、值守等工作时所产生的费用,宜制定相应补偿标准,并相应纳入结算范畴。

5 结语

本文明确了应急队伍规范化管理的内容,提出了应急队伍规范化管理的思路和管理模式。梳理了应急队伍规范化管理工作与应急抢险业务衔接关系,可有效调动应急队伍参与应急抢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电网公司应充分整合当前有效资源,顺应新时代应急工作需要,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应急队伍,有效地应对各类电网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彰显企业品牌和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S].2016.

[2]安全生产法[S].2014.

[3]电力行业应急能力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S].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S].2010.

[5]关于加强电力行业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指导意见[S].2013.

[6]苏桂武,高庆华.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J].地学边缘,2003,10(s1):272-279.

[7]彭坷珊.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分析[J].北京联合学报,2000,(3):59-65.

猜你喜欢

先遣队内部规范化
韩国兴奋玄松月率先遣队来访
封闭图形“内部”与“外部”的辨别探究
浅析企业的内部财务风险控制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