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分析

2018-02-16纪颖

建筑与装饰 2018年2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生态旅游景区

纪颖

丽水市城乡规划编审中心 浙江 丽水 323000

近年来,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正处于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中,但是能够指导乡村创造出空间布局合理、乡土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式旅游景观的理论研究资源还相对稀少,完整的规划设计方法体系也还没有形成,一些缺乏科学有效地指导的规划设计不但破坏了淳朴宝贵的乡村景观,甚至威胁到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1 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概况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5℃~18℃。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分别在 1 月和 7 月,5 月和 6 月为集中降雨期。浙江省地理特征极为丰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其次为平原和盆地,河流和湖泊占小部分,耕地最少。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阶梯式倾斜,大致可以分为浙北平原、浙南山地、浙西丘陵、中部盆地、浙东丘陵海岛五大地形。

浙江省丰富的自然资源赋予了它乡村地区富足的旅游资源,既有山清水秀自然景观,又有传承历史的文化底蕴;既有传统农耕文明的印记,也有现代工业文明的结晶;既有特定历史人文积淀的古村落风情,又不失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崭新风貌。据相关数据显示,省内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五级乡村旅游资源点已达 37 处,占 5.2%,如温州的古村落群,宁波奉化滕头村,安吉的报福镇等;具有国内吸引力(三、四级)的旅游资源点多达 424 处,占 59.9%,如杭州湘湖生态村,余姚大隐镇芝林村等;具有地方吸引力的(一、二级)的资源点有 246处,占到 34.8%[1]。

2 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中现存的问题

2.1 旅游产品单一

如今的乡村旅游活动早已无法满足游客越来越高的需求,原因在于现在的乡村旅游活动一般以观光、采摘、垂钓等旅游项目为主,有创意的旅游项目较少。关于民风民俗文化的内容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仍然很少见,而且极度缺乏乡村旅游资源挖掘精神,存在一味地复制早已是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问题。

2.2 基础设施不完善

大部分乡村旅游景区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这些地区又基本上都是离城市较远,而且有大多数的乡村旅游景区的交通很不便利。由于种种原因,乡村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这很难满足游客休闲度假的要求,让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印象不佳。这也是游客在简单地观赏后便急急离去又或是来了就不愿再来旅游的原因。

2.3 景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绝大多数游客去乡村旅游景区旅游是为了更好地亲近自然,享受大自然清新的空气、优美的风景。然而,许多乡村旅游景区的生态系统都遭到了破坏。这种破坏现象会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变得愈加严重。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旅游者和景区管理者薄弱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会使旅游景区的生态恢复的时间越来越长,需要维护的资金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乡村旅游景区的经济效益。

2.4 景区管理工作较为散乱

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工作必须得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景区的每一个环节。但如今的景区规划设计与景区管理工作并没有贯穿在一起,这导致景区的管理效果很不乐观。不得不提的是,乡村景区的村民们在乡村旅游获得一定的成果后都竞相模仿,导致景区的管理变得越来越混乱,出现很多乡村各自为政的急功近利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情况[2]。

3 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3.1 合理规划目标

从多个角度提出生态化设计思维,倡导景观设计与改造的科学性,为区域环境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按照地区特有的生态优势,不断完善原有的景观设计模式,才能体现出生态景观特色,带动地区旅游业快速建设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区域旅游总体发展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全面规划,合理开发,将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相结合,与自然环境保护、再生资源永续利用相统一。例如,“桃花水母”位于浙江省安吉县中南百草园中部,距县城14km,距镇政府驻地5.2km;周边有:“亚洲文明之灯”—穿洞文化遗址,省级风景名胜区夜郎湖,“讲义一号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相互链接成一条农业休闲及乡村旅游的产业链。

3.2 保护资源环境

开发前,对乡村生态旅游地的开发规模、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评价,对客源市场规模、客流量等进行预测,并以此为依据决定开发的环境保护策略;发过程中要重视环境、资源的检测和管理,使开发过程中造成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退化。“乡村性”是乡村生态旅游的独特卖点和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因此,尤其要注意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发挥政府和各级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乡村生态旅游经营中出现的不正当行为,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3.3 开发特色产品

特色是旅游产品的灵魂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在于农味、土味、野趣和生态性。在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与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例如,“桃花水母”的稻作文化区:挖掘农耕文化,打造以稻作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区域,以风车为特色;养生度假区:以资源为核心吸引大量游客,依托区域温泉资源优势,以温泉疗养为主导,休闲娱乐、家庭旅游、康体健身为辅助,打造功能复合型度假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旅游消费需求日趋增多,“乡村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行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从而促进推动整个乡村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王坦.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9.

[2] 张超金.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5):57-58.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生态旅游景区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摘牌』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