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现状

2018-02-16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无害化畜禽疫病

刘 艳

(重庆市垫江县黄沙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8327)

近年来,对规模场畜禽养殖粪污的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息息相关,当地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始终以“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为宗旨,创建人民美好干净的绿色家园,其中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非常关键。病死畜禽有自然灾害死亡、不明原因死亡以及病死畜产品、有毒有害畜禽产品等。目前,畜禽养殖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是农民家庭增收的主渠道,如果病死畜禽不加以重视,将给食品安全、人类健康和经济效益带来严重的威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能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确保资源再次利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2015年10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实施意见之后,监管部门于2015年年底提出进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的建立,政府表示大力支持引入高校、环保型无害化处理设备和技术,这是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福音。

1 体系建设现状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设要统筹规划,根据当地畜疫病发生和畜禽死亡等情况,因地制宜,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按照程序对“用水、用地、环保”进行逐一审批,选址必须要合理,建设模式是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开展病死畜禽统一收运和集中无害化处理服务。当地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兴建了一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通过财政补助和保险联动机制支撑运行,承担当地病死畜禽及产品的收储、集中无害化处理工作,主要采取统一收运、集中储存、高温低压降解脱脂集中处理的方式,已于2016年5月建成运行。当前全县养殖、屠宰、流通环节发现的病死畜禽及产品,已委托该处理场代为处理,并按照相关规定申报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确保了当地不发生病死畜禽污染环境、传播疫病、流上餐桌等公共安全事件。

2 体系安全生产运行现状

处理场占地13亩,建筑面积3500m2,运输车辆6辆,驾驶人员6人,生产车间工人15个,管理人员3人,办公室人员2人。注册资金1600万,2016年5月至今收集处理病死猪43426头,牛215头,羊1332头,禽114630只,产品78t,副产物661t,生产销售油脂304t,油渣448t。整个生产工艺主要采取高温化制的方法处理病死畜禽,将生产出的油脂渣用于工业做原料。

3 安全现状

安全包括生物安全、食品安全、疫病安全、车间人员安全和车辆运输安全。病死畜禽本身带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做好人员防护措施是确保生物安全的必要条件;派驻监督人员严格把好入场关,确保入场病死畜禽数量必须与收运单上面的数量一致,坚决杜绝证物不相符的情况发生,防止以此套取国家资金。入场的车辆必须经过严格消毒才能入场,禁止病毒携带引起疫病传播,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整个工艺流程必须全程监控,一是确保食品安全;二是确保人员生产安全。通过无害化处理过后的油脂、油渣销售给有资质的企业做工业原料,同时做好销售备案工作。

4 资源再利用现状

目前,病死畜禽从收集到无害化处理到产物销售,全程进行监控,在资源利用方面,油脂、油渣主要用于工业做原料,资源再利用范围窄,应用形式单一。当地应当扩建无害化处理场规模,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拓宽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产物资源的再利用范围,比如将产物利用到动物饲料领域,制作动物饲料和有机肥,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能降低对环境的再次污染,最后,真正做到资源再利用,受惠于无害化处理企业和畜禽养殖行业,并能形成可利用、可循环的产业链。

5 行业前景

目前,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话题,如何建设美好的乡村;如何避免畜禽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让百姓吃上放心肉等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关注点,近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有重大意义,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应该更加重视动物死尸的处理,这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更应该得到的政府的鼓励和扶持。

加大社会资本的参与有利于畜禽无害化处理行业的发展,相应的企业加大无害化处理设备和技术的研发,加大畜禽污染物的资源再利用率,还能达到节能的效果,如此反复,随着时间的累积,无害化处理的技术会更加先进,设备会更加有效,人才储备会更加充裕,生态坏境会越来越好。

综上所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现阶段我们做的还不够,还需要政府、企业、人民群众三方面的重视和扶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道路曲折,但是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无害化畜禽疫病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疫病流行期间应该怎么吃?
爱眼有道系列之二十七 疫病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