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在肾病综合征中的进展研究

2018-02-15邱兵高霞刘青菊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儿童

邱兵 高霞 刘青菊

【摘 要】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小儿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中以微小病变(MCD)为主要病理类型,约占75%~90%,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水肿。一旦出现血脂紊乱则可引起严重并发症,以心血管为主,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预后。有关NS发生蛋白尿和高脂血的原因尚不清楚。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是血管生成素家族成员之一,可在不同病理改变的肾病综合症肾组织中表达差异,于微小病变类型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表达较强,而在肾组织正常及足细胞损害不明显的薄基底膜肾病中表达较为微弱,为此在临床上研究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在肾病综合征中的进展十分重要,可为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线路;本文为了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在肾病综合征中的进展,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在肾病综合征中发作等文献资料进行展开性综述,从而为更多的临床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客观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肾病综合征;儿童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97-01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是一种分泌型蛋白,可在血管生发、脂质代谢调节及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经研究发现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与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产生及足细胞的损伤具有密切相关联系;肾病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肾脏疾病之一,经调查发现该病发生率占儿科泌尿系统疾病的21.00%-31.00%,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且诱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1];本文就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在肾病综合征中的作用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具体见文章描述:

1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结构、分布及生物学效应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是一种分子量为70kD的分泌型蛋白,主要是由肝细胞合成及分泌所致,即作用于脂肪细胞肝X受体,且参与LXR调节的脂代谢;除此之外,该分泌型蛋白还在足细胞损伤、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

2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与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

经调查发现肾病综合征患者肾组织中的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而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小球与肾小管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性,其中以足细胞损伤较重患者的肾小球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表达水平最高,而足细胞损伤较重多见于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其中微小病变型肾病患者的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主要位于足细胞胞质,其表达水平与平均足突宽度及尿蛋白肌酐比值具有密切相关联系,即呈正相关性,即说明肾小球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表达水平与蛋白尿程度及足突融合程度呈正相关[3];也有学者研究认为:以足细胞损伤为病理特征的肾病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该指标水平与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24h尿蛋白及尿蛋白肌酐比值具有密切相关联系,以正相关为主,为此在临床上检测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水平格外重要,可对肾病综合征的病情严重程度起到明显反映作用,继而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正确方向。

也有学者认为:肾损伤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代偿性增加可发挥一定保护作用,即是因为嘌呤霉素能够对正常组细胞起到明显刺激作用,继而导致基底膜蛋白多糖下调先出现,随后再出现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上调,并且经嘌呤霉素刺激后的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转染足细胞可发生基底膜蛋白多糖增加现象,与正常足细胞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即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所表达的足细胞与肾小球基底膜黏附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由此说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的增加能够对嘌呤霉素所诱导的足细胞分离情况起到明显缓解作用,因为足细胞损伤后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表达增加是一种代偿反应,可对肾小球滤过屏障的修复起到加速作用[4]。

3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与肾病综合症的高脂血症

肾病综合症患者常见临床表现在于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以降低或不变为主;而引起肾病综合症患者出现高脂血症的主要机制在于脂蛋白分解代谢障碍,次要因素在于蛋白尿大量增加及低蛋白血症继发肝代谢性合成脂蛋白增多;于目前而言,对于肾病状态下的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如何参与脂代谢调节报道较少,仅认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表达水平在足细胞胞质及肾小球上皮细胞胞质中可随着病程的延长呈日益上升趋势,且该表达量与血Cho、TG水平呈正相关,即说明血液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可经过肾小球滤过后被肾小管重吸收,继而导致其水平持续上升。经调查发现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还具备促进脂质合成及释放增加的作用,由此证明肾病状态下的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是参与高脂血症的重要分子,而敲除血管生成素樣蛋白3对改善肾病血脂紊乱具有积极作用[5]。

4 讨论

经调查发现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不仅与肾病足细胞损伤及蛋白尿具有密切相关联系,还能对肾病综合征状态下的脂代谢起到明显调节作用;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诊断主要依靠肾活检,但是属于有创技术,继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泛应用;治疗肾病综合征基本药物在于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虽然可起到明显疗效,也同样存在较多的毒副作用,为此在临床上寻找合适的方法治疗十分重要,对改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6]。

参考文献

[1] 周燕, 蒋红雨.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耐药相关性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64):1-2.

[2] 魏极伟. 中医辨证结合激素常规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可行性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94):197-198.

[3] 石艳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辅助激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34):97-97.

[4] 戴如凤, 方晓燕, 李国民,等.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及尿液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和4的临床意义[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5, 31(10):721-728.

[5] 刘娇娇, 徐虹, 戴如凤,等.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参与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发生的初步探索[J]. 中华肾脏病杂志, 2015, 31(9):669-673.

[6] 刘小线. 糖皮质激素与他克莫司联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4):759-760.

猜你喜欢

肾病综合征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留守儿童
自然免疫平衡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