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8-02-15彭坪朱娅男徐昆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医患纠纷风险事件护理管理

彭坪 朱娅男 徐昆

【摘 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接受的6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观察两组医患纠纷、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患纠纷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和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意识管理;医患纠纷;风险事件;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85-02

手术室是医院高危科室,由于手术室工作环境复杂,病情危重、紧急、人员密集、流动性较大等各方因素均会给手术带来较大的风险[1]。为了降低手术室风险,提高临床治愈率,本院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开展了风险意识管理,旨在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8年8月接受的6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00例。对照组中,男168例,女132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7.5±29.5)岁。观察组中,男167例,女133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8.0±30.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术前12h禁饮禁食、监护患者生命体征等护理。

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1)建立手术室风险意识管理小组,护士长督导,由4个护理专科组当小组组长。对手术室风险管理各专科组制度、流程、方法等进行讨论制定,护士长召开督导会议后,明确风险评估标准。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术室的工作的实际内容,制定详细的风险评估表,规范工作程序;(2)定期给小组人员培训手术室风险的鉴定方法,以及开展头脑风暴對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风险预测和防范措施进行分析讨论;(3)术前加强对患者基本信息、手术通知单等进行核对,确保“人、证、单”信息的一致性,对患者遗传病史、家族史等进行详细掌握,同时做好过敏测试,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4)术前对手术所需器材进行严格消毒、并严格按照分类、顺序等进行摆放,对手术用品的一一检查后签字确认;(5)加强手术室仪器的维护,分配专门的负责人对手术室仪器的情况进行检测、维修、记录和评估,坚持三查七对的规定;(6)对于部分药物过敏患者可采用红色、黄色、或蓝色圆形标签对患者过敏情况进行标识,并将其粘贴与显眼位置如输液架、患者病历表等地方,防止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事件等。

1.3 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医患纠纷、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根据我院电子满意度评价器统计结果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价分级: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n×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与分析两组医患纠纷、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采用x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医患纠纷发生情况分别为:16.33%(49/300例)、3.00%(9/300例),x2=10.175,P=0.001;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分别为:13.67%(41/300例)、2.33%(7/300例),x2=8.736,P=0.003;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2.33%(217/300例)、96.33%(289/300例),x2=21.794,P=0.000;由此可见,观察组医患纠纷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P<0.05。

3 讨论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医院对团队协作能力、医疗组织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手术室护理具有工作繁琐、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风险高等特点,手术护理过程中,极小的失误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风险意识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性以及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要的意义。

手术室护理风险意识管理是近年来新型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青睐,通过采用简易的风险综合评估工具对风险进行评估并采用规范的管理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管理,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制度化、有序化。文孝群[2]等人发现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开展风险意识管理能够有效降手术室低风险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后发现有效降低了临床风险事件和医患纠纷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这与濮文玲[3]研究结果相符。通过在建立风险意识管理小组,可以是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和有序化;通过对手术室风险鉴定方法进行培训、分析和讨论,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对于风险鉴定、预测、防范等能力;通过加强对患者基本信息、手术器材等核对与管理,有效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将风险意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鼓励中不仅能够有效规避护理中的风险、降低医患纠纷,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徐鸣, 张琼, 王娟, et al.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219-219.

[2] 文孝群, 刘英妮, 曹炜.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3):240-240.

[3] 濮文玲.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49):9788-9789.

猜你喜欢

医患纠纷风险事件护理管理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如何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风险管理在门诊中的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