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品监管中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设研究

2018-02-15花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有效性

花芳

【摘 要】目的:分析药品监管中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创设价值。方法:本实验使用自身对照的方式,对于2013年1月--2018年12月入院治疗的病患进行研究,2015年6月,某医院在药品监管中落实了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对比实施前后相关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医疗缺陷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6.9%。不合格处方发生概率显著下降,幅度为在3.8%。不良医嘱率下降3.2%。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药物占据医疗费用总比例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医院的药品监管过程中,落实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药品监管;全过程质量管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71-02

所谓全过程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指的是经过科学化管理方法,对于影响医疗质量的关键加以干预,此举能够取得满意效果[1]。为了全面证实药品监管中应用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医院入院接受治疗的病患为研究对象,对上述命题开展研究,得出心得,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使用自身对照的方式,对于2013年1月--2018年12月入院治疗的病患进行研究,2015年6月,医院在药品监管中落实了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制度。

观察组为2015年7月-2018年12月的患者,在医院信息系统内共抽取患者3310例,有效病例为2884例,有效率为87.00%

对照组为2013年1月-2015年6月的患者,信息系统共计抽取患者3728例,有效病例为3032例。有效率为81.00%。对全过程质量管理应用前后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1.2 方法 第一、全面落实规范用药,减少不合理用药率。医院方面应当清理各个科室医生的处方权,对于高危药品创建处方权确认制度。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处方权。重建处方权管理制度。将抗生素分为三个等级,明确各个级别的医生权限。详细为:副主任以上级别医师具有所有权限;主治医师处方权限为一二线药物;住院医师为一线药物;依照全院药品比例和专业特征,分析出院者药品比例标准情况。在此同时也要拟定出单病种药物费用比例标准情况。积极发挥院内药事委员会、感染控制科以及药剂科职能效用。

第二、药物使用环节质量考评。医院的药剂科应当设置终端,全面实现全院住院患者用药结构实时监控,同时也要对患者的用药结构加以全面分析探究,继而寻找不合理用药主要线索。依照每个科室受试者的特征,统计其用药结构详情。分析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

第三、药剂师走进临床。院内应当成立用药检查小组。分析患者用药情况。

详细可分为抗生素、辅助用药、中药注射用药、生物试剂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时间为2到3周。在此同时也要落实专职药师对临床科室分片负责制度,药剂师领导检查临床科室用药科学性。同时也要参与到科室主任查房、案例讨论会诊以及重症病患抢救之中。

第四、创建药物配置中心。院内应当成立药物配置中心。值得说明的是,审方工作应该独立在配置中心之外,并将该项任务交给临床药剂师负责,将既往的单组液体和例行检查改为全面检查。全面监督病患合理用药情况。在成立药物配置中心之后,分析院内用药合理性情况,药学工作者定期总结临床用药详情。同时发布非合理性用药信息。

1.3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计算,计数资料使用x2计算,当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药品使用监管问题比较情况 详细见表1.

2.2 两组不合理用药占据医疗费用比例情况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药物占据医疗费用总比例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详细见表2.

2 讨论

全程质量也被称之为环节质量,主要指的是在监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加以控制。医疗质量贯穿于各个环节工作之中,其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造成影响。既往药品质量监督工作,局限于对于药品治疗效果的评价。和以往相比,我国医学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转变。药品质量的内涵也有所增大。对于药品质量的水平管理,临床也提出了更為严苛的要求。目的在于全面实现合理用药。将药品质量管理数据化为基准,开展持续化改进以及质量管理工作,能够取得满意效果[4]。

将科学管理与文化管理积极结合,全面落实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数字化、精准化以及实时化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为今后我国医药品质管理的重要发展趋势。

全过程质量管理在根本上实现了终末质量控制。使用此举能够,降低药品比例以及不合理用药使用概率与不合格处方率,加大医院药品管理品质。真正实现了“百姓平价看病”的最终目标,通过为患者建立药历,提供全程化药学服务,可取得满意效果。

总而言之,在医院的药品监管过程中,落实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取得满意效果。此举能够全面降低医疗缺陷率、不合格处方发生率以及不良医嘱发生率。因此,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游树东.全面质量管理在药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3):00245-00245.

[2] 杨一帆,程红勤.全面加强病房药品质量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C]//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2009.

[3] 余晓峰.药剂科对麻醉药品质量管理持续性改进方法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10):6013-6014.

[4] 刘京予.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及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的体会[J].医药卫生:文摘版:00304-00304.

猜你喜欢

有效性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论新形势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有效性的提升
翻译的政治性与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
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