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谈健康管理模式对老年慢性病的护理体会

2018-02-15鲁慧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护理体会

鲁慧

【摘 要】目的:探谈健康管理模式对老年慢性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某体检科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2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健康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如心率、血脂、血糖、血压等正常率、服药依从性以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如心率、血脂、血糖、血压等正常率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96.67%较对照组83.33%显著较高,且P<0.05。在生存质量上,观察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控制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且可提升其服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 老年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护理体会;探谈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65-01

近几年,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临床各种老年慢性斌发病率呈现为逐年增长的趋势。作为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老年慢性病已发展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焦点问题,此类病症的特点为治愈率低、病情易反复发作等。而为了控制和改善患者的病情,则需实施定期检查、长期用药以及康复治疗等。但由于患者身体机能逐渐弱化,且疾病防治知识较为缺乏,因而其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1]。因此本文探谈了健康管理模式对老年慢性病的护理体会,现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体检科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2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为61-82岁,平均为(74.2±5.3)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63-84岁,平均为(73.1±4.1)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健康管理模式,即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实施健康管理,具体为:(1)定期检查体格。即由专业护士指导患者完成体格检查,并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已记录检查结果。(2)定期健康宣教。即定期组织患者展开自我急救、自我保健、培养健康习惯、防治不同疾病等知识宣教,可采取宣传册、电视节目、讲座、连环画、幻灯片、口头讲解等方式进行,以确保健康教育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3)构建良好社会关系。即与患者之间积极交流和沟通,护患之间需建立良好的关系,叮嘱患者按时按量用药,且要将药物的副作用以及禁忌症等详细告知患者。叮嘱患者家属及其朋友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相互之间积极交流,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保证患者积极、健康的生活行为和态度。(4)形成健康习惯。即在饮食上需注意对盐分、脂肪、糖分等摄入量予以控制,且要发放定量的油勺和盐勺,患者的食谱需结合其实际病情予以合理制定,在确保摄入正常营养的前提下,叮嘱患者三餐定时定量,多食新鲜蔬菜和粗粮,指导其低盐、低脂、低糖,且注意适量饮水,以确保形成健康的习惯。(5)积极展开运动。即鼓励和叮嘱患者积极参与相关的健身活动,多进行一些有氧运动,且运动方式需确保丰富多样,以增强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力。(6)问卷调查和随访。即通过访谈、电话等方式不定期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以对其疾病控制情况进行了解,同时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心理、运动、饮食、生活等进行调查,以确保其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如心率、血脂、血糖、血压等正常率、服药依从性(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分为完全依从、不依从、部分依从性等)以及生存质量(采用SF-36量表[2]评定,内容包括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高低与生存质量高低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经P值判定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指标控制情况对比 观察组各项指标如心率、血脂、血糖、血压等正常率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见表1。

2.2 两组服药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96.67%较对照组83.33%显著较高,且P<0.05。见表2。

2.3 两组生存质量对比 在生存质量上,观察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见表3。

3 讨论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呈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且其既会受到各种慢性疾病的影响和困扰,同时其社会活动度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图和提升患者疾病治愈率,改善其病程,则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点问题。作为一项社会和医学课题,老年慢性病除了受到生物因素影响外,其还受到患者自我保健意识薄弱、缺乏子女关怀、缺乏基本医疗常识、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等影响。而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加以干预,不仅有利于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且还能对患者疾病起到積极的防治作用。采取合理、简单、频繁的健康管理措施对患者加以干预后,既能提升其各项指标控制正常率,且能提升其服药依从性,从而达到提升其疗效和生活质量的目的[3]。本文的研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如心率、血脂、血糖、血压等正常率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96.67%较对照组83.33%显著较高,且P<0.05。在生存质量上,观察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因此可见,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模式具有积极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即可有效控制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且可提升其服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二娜.护理干预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4):238.

[2] 吴浙义.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03):155-156.

[3] 李建婷.护理干预在保健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5):253-254.

猜你喜欢

护理体会
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及护理体会
中医外治对老年患者输液渗漏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