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判断及治疗方法分析

2018-02-15王海峰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呼吸治疗内科

王海峰

【摘 要】 危重症哮喘指严重哮喘在急性发作时出现紫绀、呼吸困难、大汗、四肢冷、两肺可见哮鸣音,同时有支气管严重狭窄,大量痰栓阻塞气道,肺部哮鸣音随之减弱或消失的危急重症。该病的发生与气道炎症密切相关,由于本病具有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快的特点,临床以气急气喘和呼吸困难为典型临床表现,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和死亡的风险高。及时诊断和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对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多采取药物保守治疗危重症哮喘,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炎症、止咳平喘等。

【关键词】 呼吸;内科;重症;哮喘;患者;治疗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53-01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空气质量十分低下,导致很多疾病的产生,其中支气管炎哮喘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我国的哮喘疾病发生率在逐步的上升,对于该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让患者产生胸闷、气短、器官衰竭等一系列不良反应,这种病症经常发生在凌晨或夜间,不能被及时发现,所以导致患者死亡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危害极大,如果得到规范而有效的综合性治疗,能够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运用综合性治疗急性重症哮喘有十分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在最大程度上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深入使用和大力推广。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2017年在我院就诊的80例重症哮喘患者实施分析,且所有的患者均符合重症哮喘患者的诊断标准。并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0±3.1)岁;患者的患病周期为2~11年,平均病史为(4.6±0.8)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2.5±3.0)岁;患者的患病时间为2.5~10年,且保证两组患者在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①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对所有的患者实施肺部功能检查,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等相关检查,患者确诊为重症哮喘患者,且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重症哮喘疾病的诊断标准。对患者实施检查,患者的血气pH小于7.25,且患者的PaCO2的范圍为[50 mm Hg -60 mm Hg];②排除标准:排除患有严重气胸的患者,排除有上呼吸道严重阻塞的患者、排除胸部有积液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①氧疗:给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有创或无创的机械通气方法。

②抗炎治疗:甲基强的松龙剂量240~480mg/d或者地塞米松剂量20~70mg/d静滴,分次给药,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逐渐降至维持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剂量40~80mg/d或者地塞米松剂量7.5~15mg/d,之后改为口服甲基强的松龙直至停用。

③解痉平喘治疗:氨茶碱4~6mg/k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推,然后静滴维持。意识清醒的患者每4~8h给予a2受体激动剂博利康尼溶液,5mg/次,同时给予抗胆碱药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4次/d,4喷/次。

④抗感染治疗:依据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⑤祛痰治疗。⑥对于代谢紊乱的患者,及时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紊乱。

3 观察项目

①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结果,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气指标、呼吸功能恢复正常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转变,血气指标、呼吸功能逐渐恢复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未转变,血气指标、呼吸功能均未变化为无效;

②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等;

③比对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

4 结果

经过有针对性的治疗之后,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急性重症哮喘患者中,有26例患者的病情有了十分明显的缓解,总体表现出的有效率达到了86.67%,其中有10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完全程度的缓解,总的痊愈率达到了33.33%,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死亡的情况,病死率为3.33%,出现好转状况的患者,呼吸气量、动脉血氧分压值等一系列指标都有十分显著的改善,其中出现死亡情况的患者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呼吸衰竭。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有许多细胞和因子参与其炎症的发生和发展。近20年来,尽管对哮喘的病理生理日臻了解及治疗药物的不断增多,但哮喘的发病率升高及严重病例依然较多,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有上升趋势。对于哮喘如果不能做到及时正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治疗,势必影响预后。总结本文对哮喘并发呼衰患者治疗经过,我们认识到哮喘既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又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旨在打断哮喘发作时的恶性循环:各种炎症、过敏原所致的支气管痉挛、痰栓形成、通气过度、严重缺氧、酸碱失衡等全身症状,必须加大激素抗炎力度,如无禁忌证短期静滴超常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扩张支气管,减轻或抑制炎症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哮喘是慢性病,就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在患者使用治疗基础疾病药物、中药与化学药合用或抗感染治疗时,更应关注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正确掌握适应性能,选择合理的药物。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相关疾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有效的哮喘控制需要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5):331-336.

[2] 李荣慧.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49-150.

[3] 王红丽,张红莉.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631-632.

[4] 张爱荣.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771-772.

猜你喜欢

呼吸治疗内科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