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抢救中2种静脉穿刺方法的应用效果

2018-02-15梁文炎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急诊抢救

梁文炎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抢救中2种静脉穿刺方法(安全静脉留置针穿刺,金属头皮针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 至2018年9月,解放军304医院急诊科收治需急诊输液患者共100例,依照不同的静脉穿刺方法将急诊输液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安全静脉留置针穿刺与金属头皮针静脉穿刺,比较分析两组穿刺结果。结果:两组需急诊输液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通畅率,脱针率,渗漏率,刺伤率比较,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中引用安全性经脉留置针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通畅性均更为理想,不良现象发生率均低于其他穿刺患者 。

【关键词】 急诊抢救;穿刺方法;安全性静脉留置针;金属头皮针

【中图分类号】R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50-01

近年来,各大医院的急诊科工作越发忙碌,急诊科责任也不断增大。护士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为患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及时为患者输液抢救已经成为了抢救成功的前提[1]。静脉留置针近年来在各大医疗机构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能够消除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能够有效减少护理工作量,能够随时打开患者的静脉通道,并及时输注药物,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如今已经成为急诊科的重要医疗用具之一[2]。本研究观察分析了急诊抢救中2种静脉穿刺方法(安全静脉留置针穿刺,金属头皮针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7年1月 至2018年9月,解放军304医院急诊科收治需急诊输液患者共100例,依照不同的静脉穿刺方法将急诊输液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患50例。共有男60例,女40例,年龄21岁-67岁,平均年龄(44.67±4.58)岁。两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安全静脉留置针穿刺与金属头皮针静脉穿刺。操作流程如下:

1.仪器:观察组患者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出自美国BD 公司,对照组患者的金属头皮针出自上海康德莱公司。

2.血管选择:选择患者粗,直,有弹性,原理韧带,神经,关节等部位的血管,多数在患者的前臂或上臂浅静脉,如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若患者上臂血管不宜穿刺,可以选择患者下肢大隐静脉,内踝静脉,方便抢救期间给药。

3.穿刺方法:护士应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守则,穿此前连接静脉留置针与输液器管道,排净气体,提前准备穿刺药物,并对患者局部皮肤进行消毒,摘下留置针湖镇貌,左手托住针柄,针尾,右手旋转外套管,旋出针头,针尖斜面微微偏左,将左边针柄转向右侧,重叠左右针柄。穿此时左手固定患者肢体并崩直患者皮肤,固定患者穿刺部位,右手将针柄刺入患者血管,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10°-15°。再将针进入少许,放平针柄,压住针柄,拔出针芯,松开止血带,将调节器打开,妥善固定留置针。

1.3 观察指标 两组需急诊输液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通畅率,脱针率,渗漏率,刺伤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需急诊输液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通畅率,脱针率,渗漏率,刺伤率比较,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如下。

3 讨论

从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金属头皮针刺伤,脱出,渗漏的发生率非常高,且金属头皮针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可明显低于安全型留置针。急诊患者的病情千变万化,一旦没有可用的静脉通路,极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抢救延迟。且急诊患者对于静脉通路通畅,静脉滴数的要求非常高,只有保证经脉通畅才能够保证能够顺利实施抢救工作,保证抢救的顺利性,患者的生命安全[3]。但是金属头皮针的优势明显弱于安全型静脉留置针。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具有独特的镇流斜面设计,在穿刺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患者局部组织造成的损害,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感,能够让穿刺变得更为温和,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皮肤的损伤,能够避免局部皮肤感染,皮肤血肿现象。安全型留置针外套管的柔韧性非常好,其材质比较柔软,进入患者血管后,不容易损害患者的血管壁,能够避免药液渗漏现象,能够减少患者穿刺次数的同时,减少对患者血管的损伤,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能够提高患者急诊抢救期间的舒适度。安全型留置针的内径比较大,液体流速比较快,能够及时快速的为患者输注补液,能够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同时,留置针能够在血管中保留,实施抢救期间可以随时打开,随时输送补液,有利于临床抢救治疗与用药。从表中可以看出,安全型留置针的渗漏,脱出,刺伤发生率非常低。因為安全型留置针自身带有保护价,在针芯拔出后能够自行封锁,能够最大程度上的避免针刺伤的发生,能够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针刺伤发生率与感染几率。且其眼闯关能够直接与正压接头,连接注射器,能够进行静脉推注,抽血等工作,能够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避免患者反复穿刺,能够提高医院急诊科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急救工作的开展。

综上可知,急诊抢救中应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进一步使用。

参考文献

[1] 居雪婷.探讨安全型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28):233-234.

[2] 周敏.安全型留置针输液在急救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5,(11):106-107.

[3] 顾芸,陆庆红.浅谈安全型留置针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中运用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6):34.

猜你喜欢

急诊抢救
急诊抢救严重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及优化方法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结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效果探讨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