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和无痛胃镜套扎治疗急性食管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对比观察

2018-02-15李小荣丁雪峰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无痛胃镜

李小荣 丁雪峰

【摘 要】目的:观察对于急性食管静脉曲张性出血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两种不同的套扎治疗方式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患者了解情况并自愿选择的情况下,将102名患者分为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两组,无痛胃镜64例,普通胃镜38例。无痛胃镜组患者在麻醉无感官直觉的情况下进行套扎治疗,普通胃镜则在无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整个手术过程前及手术过程后7天的肝功能变化。结果:无痛胃镜组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与普通胃镜组相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胃镜与无痛胃镜在对于急性食管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治疗效果上,两者区别不大,都能得到肯定。但在不良反应方面,无痛胃镜要明显优于普通胃镜。具有舒适、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的无痛胃镜治疗技术在后续的相关诊治方面将会有很好的发展。

【关键词】 急性食管静脉曲张性出血;无痛胃镜;普通胃镜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39-02

急性食管静脉曲张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肝硬化失代偿的并发症,常规情况下,第一次病发的死亡率大概有4到7成,若后续在近期内继续发病死亡率竟达到了五分之一[1]。根据这种情况,关于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和其破裂出血的治疗就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当下在中国对于此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就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2-3]。对此,我院对于2008年7月至2010年3月间的102;例患者在自愿选择的情况下分别应用了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进行套扎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两种情况分析对比如下。

1 基本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患者了解情况并自愿选择的情况下将102例符合相关标准的患者分为两组,普通胃镜组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45~74岁,平均(57.6±4.2)岁;病程:10~41年,平均(19.2±3.6)年;无痛胃镜组64例,男24例,女40例;年龄42~71岁,平均(52.7±3.3)岁;病程:11~38年,平均(17.5±2.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对比,存在p>0.05这种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手术之前进行常规的手术准备并静脉点滴生长抑素,另一方面,两组患者均接受同一组医疗人员实施的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1.2.1 普通胃镜组 在进行手术之前十分钟,患者需口服10毫升2%利多卡因胶浆,直到咽喉部分出现麻木的感觉之后,用电子胃镜直接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出血情况,以胃底是否还有静脉曲张现象为准判断是否退镜,之后在胃镜先端安装套扎器再次进镜,在明显的膨出于黏膜表面的曲张静脉的每一条自贲门齿状线上方进行螺旋形向上的逐一套扎,每次套扎3至6环。套扎结束后,细微观察是否有活动出血的情况出血,并判断是否退镜。

1.2.2 无痛胃镜组 在进行手术之前需建立静脉通道,利用鼻导管进行吸氧,必要时可通过面罩加压进行吸氧,保证氧流量为每分钟2~4升;之后专业的麻醉医师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每千克含量0.2微克的芬太尼静脉注射,并在半分钟之后进行含量为每千克1~2毫克的丙泊酚静脉注射。直到患者进入睫毛无反射且呼吸状态平稳的睡眠状态后进镜,后续的相关处理和普通胃镜一样。

1.3 观察指标 ⑴治疗效果:手术结束后4周内进行内镜复查,再根据相关标准[4]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⑵相关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呛咳、呕吐、恶心等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判断。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经SPSS18.0版软件处理,不良反应为计量资料,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若存在p<0.05,则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变化指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普通胃镜组38例中共套扎46例次,其中套扎1次32例,套扎2次4例,套扎3次2例。無痛胃镜64例中共套扎72例次,其中套扎1次60例,套扎2次3例,套扎3次1例。无痛胃镜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普通胃镜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具体数据见表一。

2.2 不良反应 无痛胃镜组对于不良反应的各种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胃镜组,具体数据见表二。

3 讨论

在通常情况下,肝硬化患者多数死于食管静脉曲张性出血。对此,为了降低肝硬化患者的死亡率,目前最为关键的举措便是防治食管静脉曲张性出血。而对于这种疾病最为高效的治疗方式便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这种治疗方法适用胃镜治疗方案,在常规意义上的普通胃镜下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治疗体验并不好,手术后续出现的不良反应十分严重。而在这一点上,无痛胃镜做得非常好,高效的避免了手术后给患者带来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在治疗效果上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于两组不同的胃镜套扎治疗,常规意义上的普通胃镜套扎治疗更为经济,当然效果能被肯定,但后续的不良反应剧烈,患者需要承受较大的不适感;而无痛胃镜套扎治疗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甚至将治疗效果提升了一定的幅度,也避免了后续的严重不良反应,不过具有一定的麻醉风险。随着社会的进步,明显具有优势的无痛胃镜治疗技术将会称为今后的胃镜治疗方案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亚莉,樊和明,史志红等.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4,11(7):1606-1607.

[2] 肖源,程华,邱兴娣等.少数民族地区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安全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270-271.

[3] 祝沛沛,黄光明,范才波等.内镜下急诊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6):319-321,324.

[4] 刘奎,王凯,张魏等.食管镜下套扎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7,20(6):468-470.

猜你喜欢

无痛胃镜
不同初始剂量丙泊酚在无痛胃镜麻醉中的效果探讨
依托咪酯脂肪乳—丙泊酚混合液在老年无痛胃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依托咪酯脂肪乳—丙泊酚混合液在老年无痛胃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应用于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无痛胃镜的临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