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方法对Ⅲ~Ⅳ度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疗效及对听力恢复的影响

2018-02-15张弓剑郭小平韩治国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

张弓剑 郭小平 韩治国

【摘 要】目的 分析多种方法对Ⅲ~Ⅳ度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疗效及对听力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Ⅲ~Ⅳ度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72例(103耳),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52耳)行鼻内镜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内镜下鼓膜切开术,对照组36例(51耳)行鼻内镜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听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0.38%)略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6.27%)(P>0.05)。结论 鼻内镜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内镜下鼓膜切开术对因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Ⅲ~Ⅳ度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听力恢复

【中图分类号】R766.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36-01

腺样体肥大是指由腺样体自身或相邻部位的炎症反复刺激而引发的腺样体病理性增生,致使鼻阻塞加重,阻碍鼻腔引流[1]。腺样体不断增生,致使咽鼓管黏膜水肿,咽鼓管功能下降,引发分泌性中耳炎[2]。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打鼾等。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72例(103耳)Ⅲ~Ⅳ度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别行鼻内镜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内镜下鼓膜切开术或鼻内镜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分析比较上述两种方案治疗Ⅲ~Ⅳ度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对听力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Ⅲ~Ⅳ度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72例(103耳)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7.2±1.7)岁,病程(12.8±1.6)月。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52耳)、对照组36例(51耳),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耳数、病情严重程度、腺样体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腺样体肥大分度标准[3]:按腺样体占鼻炎部体积大小分度,无腺样体组织为0度;1%~25%为Ⅰ度;26%~50%为Ⅱ度,51%~75%为Ⅲ度,76%~100%为Ⅲ度。

1.2 方法

观察组:在鼓膜前下象限用鼓膜切开弧形切开鼓膜,将微型吸引管深入鼓室吸除积液。若积液为粘稠液体,则需用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冲洗。术后使用消毒棉球封堵外耳道口并进行抗炎治疗,每日更换棉球,1周后取出。

对照组:鼻内镜鼓膜切开术同观察组,鼓室积液排除干净后,于切口处置放硅胶中耳通气管。术后使用消毒棉球封堵外耳道口并进行抗炎治疗,每日更换棉球,1周后取出。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听阈提高幅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500、1000、2000Hz纯音测听复查患者听阈。

疗效评价[1]:①显效:症状消失,听力恢复正常,纯音测听气骨导差小于10 dB,鼓室导抗图为为A型;②有效:症状减轻,鼓膜恢复正常或稍內陷,听力提高,纯音测听气骨导差减小10 dB以上,鼓室导抗图为为C型;③无效:症状无好转,听力改善不明显。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数据录入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都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于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表示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患者经两种治疗方案分别治疗后,观察组40耳显效、7耳有效、5耳无效,总有效率为90.38%;对照组35耳显效、9耳有效、7耳无效,总有效率为86.2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腺样体也被称为咽扁桃体,是咽淋巴环内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呼吸道第一道防御门户。腺样体或相邻部位的炎症反复刺激会引发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是该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肥大的腺样体阻塞咽鼓管咽口,致使鼻咽部的空气无法进入鼓室,中耳因气体得不到补充而出现负压,导致中耳黏膜静脉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进而漏出淡黄色液体,出现中耳积液[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均能有效提高患儿听力。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术后听阈比较差异不显著。说明行鼻内镜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内镜下鼓膜切开术相较于行鼻内镜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能显著减少患儿中耳积液时间,减少鼓膜穿孔、鼓室硬化。可能是因为与鼓膜置管相比,鼓膜切开创伤较小,鼓膜更容易愈合。

综上所述,鼻内镜等离子腺样体消融术+内镜下鼓膜切开术对于因腺样体肥大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疗效确切并能有效恢复患儿听力,减少中耳积液时间、降低术后鼓膜穿孔、鼓室硬化及感染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田磊, 陈向军, 李国义. 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同时行与不行鼓膜置管对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的影响[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5):415-417.

[2] 李清华, 皇甫辉. 腺样体肥大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1):85-87.

[3] 李清华, 皇甫辉. 腺样体肥大并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5(1):85-87.

[4] 杨羿容, 鄢斌成, 王长黎. 不同术式治疗伴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安全性[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6, 24(6):580-582.

猜你喜欢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伴骨导听力下降的近期观察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及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观察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探究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评价
婴幼儿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初探
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3例临床疗效观察
鼓膜穿刺加压灌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
儿童与成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