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诊断中阴道彩超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18-02-15张红强赵静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诊断

张红强 赵静

【摘 要】目的:分析子宮腺肌症和子宫肌瘤诊断中阴道彩超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118例子宫肌瘤患者(524枚病灶),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180例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患者均给予阴道彩超检查与腹部彩超检查,对比两组检查诊断方式的检出率与血流动力学状况。结果:与腹部彩超检查方式相比较而言,阴道彩超检查方式的子宫肌瘤检出率与子宫腺肌症检出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患者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峰值血流速度(Vs)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相比较而言,子宫肌瘤患者的阻力指数(RI)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诊断中阴道彩超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检查诊断工作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诊断;阴道彩超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33-02

效果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是临床上经常发生的子宫病变状况,其高发人群主要为经产妇,且年龄在30-50岁范围内,两者在临床检查与超声图像等一系列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1]。子宫肌瘤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为月经出现变化,腹部出现肿块,患者出现不孕、贫血等不良状况,肌瘤体积较大的患者在经期时间方面会呈现明显缩短状况,而且还会发生不规则阴道流血、经量增大等不良状况[2]。本文主要通过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诊断中阴道彩超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118例子宫肌瘤患者,且子宫肌瘤病灶为524枚。62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年龄在27-49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37.93±3.95)岁;51例伴有痛经,34例有引产手术史或者人工流产史,23例伴有不规则阴道流血与月经量过多状况。11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年龄在23-46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36.34±3.85)岁;69例肌瘤<5cm,49例肌瘤>5cm;肌瘤部位:67例肌壁间肌瘤,26例黏膜下肌瘤,25例浆膜下肌瘤。

1.2 方法 检查仪器主要选用彩超诊断仪(型号:VIVID型,GE公司生产制造),对腹部彩超探头频率予以设置,设置为2.5-5.0MHz,对阴道彩超探头频率予以设置,设置为6.5-8MHz;检查操作医师为通过正规进修培训考核,且超声经验在10年以上者。

病灶位置及其周围血流状况主要选取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予以观察,检查完成之后医护人员应当嘱咐患者使膀胱处于排空状态,然后选取膀胱截石位,垫高臀部,垫高10cm-20cm,在此基础上对扫描范围予以扩展,然后予以阴道超声检查,阴道超声检查过程中,应当将一定剂量的耦合剂均匀的涂抹上阴道探头上,并将避孕套套于阴道探头上,将套中存在的气体排净,将适量的消毒耦合剂涂抹于避孕套上,将其插入阴道内,于贴近盆腔脏器处予以综合扫查,详细记录扫查结果,并将阴道彩超检查结果与腹部彩超检查结果相对比。

1.3 观察指标 观察腹部彩超检查方式与阴道彩超检查方式的子宫肌瘤检出率与子宫腺肌症检出率;同时,对子宫肌瘤患者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予以对比,并进行影像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9.0软件综合处理信息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对计数资料予以表示,t检验计量资料,通过(x±s)对计量资料予以表示,P<0.05时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阴道彩超检查与腹部彩超检查的检出率对比 如表1所示,经手术病理检查与影像学诊断确诊的病灶数中,子宫肌瘤524枚,子宫腺肌症有62枚,与腹部彩超检查方式相比较而言,阴道彩超检查方式的子宫肌瘤检出率、子宫腺肌症检出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子宫肌瘤患者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对比 如表2所示,子宫肌瘤患者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峰值血流速度(Vs)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子宫腺肌症患者相比较而言,子宫肌瘤患者的阻力指数(RI)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其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膨胀性增大产生,通常为实质性球形肿块,不同的子宫肌瘤在大小上也不相同。体积较小的子宫肌瘤大约在数毫米,体积较大的子宫肌瘤会附有仔瘤,呈分散分布,高发人群为30-50岁人群。子宫肌瘤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为月经出现变化,腹部出现肿块,患者发生不孕、喷血等一系列不良状况,肌瘤体积若是比较大,那么会对患者的经期时间予以缩短,还会诱发不规则阴道流血状况,导致患者的月经量增加[3]。

本研究中,阴道彩超检查方式的子宫腺肌症检出率、子宫肌瘤检出率分别为90.32%、96.18%,腹部彩超检查方式的子宫腺肌症检出率、子宫肌瘤检出率分别为67.74%、83.97%,两种检查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 曾立辉. 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临床及超声影像特征鉴别[J]. 现代医药卫生,2014,5(14):2168-2169.

[2] 刘辉,王淑丽,付琳.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临床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1(05):171-172.

[3] Bo Zhang,Yuqing Sun,Lianghua Xia,Junyi Gu. Time-dependent flow velocity measurement using two-dimensional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and evaluation by Hagen-Poiseuille equation[J]. Australasian Physical & Engineering Sciences in Medicine,2015,38(4):755-766.

猜你喜欢

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诊断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曼月乐联合达菲林、优思明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