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压疮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2-15范忠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问题与对策

范忠艳

【摘 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压疮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4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发生压疮患者的基本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改进方案,并实施。对改进前后患者压疮发生率及治疗好转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改进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仅为5.8%(7/120),明显低于改进前的20.8%(25/120);治疗好转率达到100.0%(7/7),相比于改进前的84.0%(21/25)明显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通过采取科学、完全的压疮护理管理制度,可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促进患者压疮治疗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 基层医院;压疮护理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15-01

压疮为长期卧床或久坐无法站立等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迫,使得组织营养缺乏,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压疮的出现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不小的痛苦,并且还会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1]。针对此种情况,医院就应积极做好压疮护理管理工作,尽可能降低患者发生压疮的可能性,提高其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文以我院240例患者为例,就基层医院压疮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展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40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来自本院的内科、外科、骨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其中,120例于2016年1月至12月来院接受治疗,仅采取常规压疮护理管理,男女分别有68例与52例;年龄为42至83岁,平均(65.8±4.7)岁。另120例于2017年1月至12月来院就诊,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改进方案并实施,男女分别有66例与54例;年龄为43至81岁,平均(65.5±4.6)岁。在基本资料方面,改进前后两组患者差异不大,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改进前基层医院压疮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压疮管理组织,在实际压疮护理管理工作中,护士长、科室监控人员以及管理小组的具体职责尚不明确,这就使得不少护理人员无法将压疮防治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出现未能对患者压疮的程度、会诊结果等进行实时跟踪的情况。

(2)对高危压疮患者的预防及护理不够重视。部分护理人员未能将各项压疮预防措施落实到位,对压疮危险程度的评估方法未能熟练掌握,对高危压疮患者的管理也不够重视,导致院内压疮的风险明显升高。

(3)没有突出压疮护理的重点环节。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护理人员抱着兼顾全面的想法,未能突出重点,这就很可能导致对重点患者或重点护理环节管理不到位。

1.2.2 压疮护理管理工作的改进对策

(1)组建三级监控管理组织。基层医院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护士长、科室监控人员以及管理小组的具体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其中,护士长应担负指导护理人员的职责,指导并教会他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客观且准确地评估,督促其积极做好各项压疮预防工作;此外,还需同主治医生一起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诊疗方案,一旦患者发生压疮,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提请会诊。科室监控人员需担负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教育及培训职责,向其传授有关压疮护理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对压疮患者,尤其时是高为压疮患者,建立起专门个案监控记录。对于压疮护理管理小组,则需做好带入压疮、院内压疮、高危压疮等的会诊工作,对所有压疮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健康进展进行动态监控;同时,还需将有关压疮的最新治疗材料及技术传达到各个科室。

(2)制定压疮危险因子统一的评分标准。在入院以及转入等时期,由责任护士应用Braden评估表对所有 患者的压疮危险因子进行评估,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当随时评估,并做好记录。当患者评分在13至18分的范围内,表明其存在压疮的危险;当评分不足12分,则表明为高危压疮。此外,护理部应要求监控人员及护士长做好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将高危压疮的评估原则进行统一。

(3)突出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医院管理部除了要对各科室压疮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掌握,每个季度对各科室压疮管理效果及质量展开专项检查以外,还应对压疮护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汇总与分析,并共同探讨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督促各科室全面落实。此外,还应对长期卧病在床的老年患者等高危压疮人群的护理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的压疮创面全部愈合,有新生的肉芽组织。

好转:压疮创面有所缩小,炎性渗出液减少,有新生肉芽组织。

无效:压疮创面以及炎性渗出物未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软件对实验数据展开统计学处理与分析,计数与计量方面的数据分别应用百分率(%)与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压疮护理管理改进方案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仅为5.8%(7/120),明显低于改进前的20.8%(25/120);治疗好转率达到100.0%(7/7),相比于改进前的84.0%(21/25)明显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结论

在基层医院的压疮护理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缺乏完善的压疮管理组织、对高危压疮患者的预防及护理不够重视,以及没有突出压疮护理的重点环节等问题[3]。本实验以此为依据,制定出了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改进方案,结果显示,改进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治疗好转率显著优于改进前(P<0.05)。这一结果表明通过在基层医院内实施三级压疮护理管理监控制度,可对护理管理主题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从而确保压疮护理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进行。同时,也可积极督促各科室护理人员将压疮预防措施全面落实到位,及时发现高危压疮患者,积极做好压疮预防工作,从而促进压疮预防管理有效性的提升。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通过采取科学、完全的压疮护理管理制度,可积极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压疮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及重视。

参考文献

[1] 杨秀平.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34):161.

[2] 陈莉.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對策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9):156-158.

[3] 冯志仙,邵乐文,章梅云.持续质量改进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3,12(06):592-594.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问题与对策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对基层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唐山城市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