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

2018-02-15陈洁贞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陈洁贞

【摘 要】目的:探讨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200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诊断分析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放射平片,观察组100例采用CT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的确诊率。结果:对照组放射平片诊断成功82例,准确率为82%,CT诊断成功95例,准确率为95%,CT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放射平片诊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骨折患者放射平片与CT诊断平均评分分别为(4.52±1.11)分和(7.56±1.16)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脊椎骨折放射平片与CT相比,CT有更好的诊断准确率,并且能够很好地反应患者的损伤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放射平片;CT;脊椎骨折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205-01

脊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病症,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强迫体位或者神经功能障碍[1],甚至可导致患者残疾和死亡,因此需要给予该类患者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2]。目前,临床上放射平片是脊椎骨折中最为常用且有效的诊断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其特异性敏感性比较低,很大程度上不能准确的作出判断。随着我国CT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其有效弥补放射平片诊断存在的缺陷。为此,我院采取了CT诊断,同时与放射平片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的形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46例男性,54例女性,年龄28~92岁,平均年龄(64.19±5.32);按致伤原因分,48例摔伤、28例交通事故、10例高空坠落、14例砸伤;按损伤部位分,56例腰椎、26例胸椎、12例骶尾椎、6例颈椎。观察组100例,41例男性,59例女性,年龄25~86岁,平均年龄(60.23±5.04);按致伤原因分,42例摔伤、32例交通事故、16例高空坠落、10例砸伤;按损伤部位分,48例腰椎、30例胸椎、13例骶尾椎、9例颈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该组患者实施放射平片检查,使用PHILIPS eleva-DR 800mA X线机,对患者的损伤部位取正、侧位分别进行拍片。观察,并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腰椎双斜位的体位摄片。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CT检查,使用SIEMENS SOMATOM Perspective 64排螺旋CT机,按照对照组的成像范围进行扫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冠状位以及矢状位图像重建加VR重建。

1.3 诊断指标 通过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骨折片移位、椎管狭窄等方面作为影像学征象和脊柱骨折观察指标,并采取轻度、中度、重度等方式作为损伤程度观察指标。同时,使用骨折分级评分来评定两种方式的诊断价值,其中包括有无椎体压缩、是否显示骨折线、骨折片是否突入椎管等内容,将以上每一项内容分成3级,总分为9分。3分为可见、2分为可疑、1分为没有[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诊断方式影像学体征与病理学检查的诊断符合情况经病理学检查,共发现98例骨折片移位、70例椎管狭窄、78例椎管容积改变、74例骨折片突入椎管、68例脊柱曲度改变。①对照组经放射平片检查后,发现44例骨折片移位、30例椎管狭窄、27例椎管容积改变、30例骨折片突入椎管、48例脊柱曲度改变,与病理学比较,各指标的确诊率分别为44.89%、42.85%、34.61%、40.54%、70.58%。②观察组经CT检查后,发现93例骨折片移位、58例椎管狭窄、73例椎管容积改变、60例骨折片突入椎管、49例脊柱曲度改变,与病理学比较,各指标的确诊率分别为94.89%、82.85%、93.58%、81.08%、72.05%。由此得出,观察组在骨折片移位、椎管狭窄、椎管容积改变等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损伤程度的评分情况经过两种方式的诊断,对照组轻度骨折(6.76±0.31)分、中度骨折(5.57±0.29)分、重度骨折(2.31±0.33)分;观察组轻度骨折(8.11±0.39)分、中度骨折(7.79±0.33)分、重度骨折(6.33±0.75)分.由此可见,两组在轻度骨折评分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中度骨折、重度骨折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3.63、23.45)。

3 讨论

近几年来,导致脊柱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其主要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脊柱损伤,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4]。脊柱的生理结构比较复杂,且其结构主要以重叠关系存在,因而造成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检查也变得极为复杂。因此,影像学检查的准确性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的改善具有较大的影响。以往多为采用放射平片诊断该类疾病,只能大概确定脊柱损伤的范围、程度,而CT诊断相对于放射平片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其通过扫描能清晰显示患者脊椎的解剖结构、骨折程度、部位走向等方面,同时还能准确判断患者椎管形态、狭窄程度以及明确患者脊髓是否出现压迫状态,可有效弥补放射平片检查方法存在的缺陷与弊端。

研究指出,对脊柱骨折患者分组分别实施放射平片检查与CT检查后,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CT检查方法对于脊柱骨折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骨折片移位、椎管狭窄、椎管容积改变、骨折片突入椎管等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在中度骨折和重度骨折等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随着CT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应用,CT检查方法在脊柱骨折临床诊断方面比放射平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CT诊断方式可进一步提高脊柱骨折的确诊率,并为其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力的治疗条件。

参考文献

[1] 梁涛,方贵明.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X线与CT平扫检查应用价值比较[J].淮海医学,2015,33(05):461-462.

[2] 畢光辉.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诊断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3):391.

[3] 毕秀娟.CT和放射平片在140例脊椎骨折患者中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8):3770.

[4] 张卓.X线平片、CT与MRI对脊柱骨折诊断的对比研究 [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01):89-91.

[5] 方圆.放射平片与CT对脊椎骨折的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