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结合PDCA循环法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2018-02-15张蕊刘梅徐明芹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协同护理PDCA循环法依从性

张蕊 刘梅 徐明芹

【摘 要】目的:探析慢性丙型肝炎应用协同护理与PDCA循环法联合方案对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诊治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资料,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协同护理与PDCA循环法联合方案,分析两组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定期复查(15.06±2.16)分、遵医服药(14.79±2.93)分及生活方式(15.27±1.92)分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满意度18.00%比研究组2.00%少(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应用协同护理与PDCA循环法联合方案,能提高患者临床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协同护理;PDCA循环法;依从性;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191-02

慢性丙型肝炎主要因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而发病,主要通过针刺、输血及吸毒等传播,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1]。为完善患者护理效果及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主要对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诊治的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协同护理與PDCA循环法联合方案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诊治10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资料,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纳入:非恶性肿瘤,资料完整,主动配合;排除:精神、心理疾病,中途退出者。随机分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0-68岁,平均(36.14±9.37)岁,病程(5.23±2.24)年;研究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2-67岁,平均(37.23±9.28)岁,病程(5.31±2.19)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环境护理、疾病相关指导、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等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协同护理与PDCA循环法联合方案,入院时护理人员为患者介绍医院、科室、疾病等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紧张心理,并根据对疾病认识度等基本情况制定合理护理计划,其中协同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建立信任关系,并引导患者家属进行主动参与;PDCA循环法由计划、执行、检测及处理四阶段构成,护理实施中需要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合理调整计划,进行下个PDCA循环;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消除其紧张心理,树立治疗自信心;对疾病、治疗、护理相关知识进行健康指导,以手册、讲座、微信等途径,提升患者知识掌握度,并对患者疑问进行解答;患者常用方案为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用药48-72w,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要及时对症处理,并告知患者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消除其忧虑心理,合理指导患者用药,保证疗效;指导其合理饮食,多吃清淡,少吃多餐;建立规律作息,并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出院时针对患者情况制定合理出院计划及复查、随访。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 分析两组依从性,包括定期复查、遵医服药及生活方式,总分48分,分值与依从性成正比;满意度: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包括住院环境、护理态度、护理质量等,满分100分,超过90分表示非常满意,60-90分表示满意,否则为不满意[2]。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21.0统计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x±s)表示,用X2检验,当P<0.05时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依从性情况 干预后,研究组定期复查(15.06±2.16)分、遵医服药(14.79±2.93)分及生活方式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 干预后,对照组非常满意23例,满意18例,不满意9例,研究组依次为30例、19例、1例,对照组满意度18.00%比研究组2.00%少(P<0.05)。

3 讨论

HCV感染造成的慢性丙型肝炎疾病,会出现肝脏纤维化、炎症坏死,甚至肝硬化、肝癌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3]。协同护理模式(CCM)指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发挥患者自护能力,并引导患者、家属积极参与,以促进护理人员、患者与家属协同作用,提高患者预后恢复质量[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定期复查(15.06±2.16)分、遵医服药(14.79±2.93)分及生活方式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且护理后,对照组满意度18.00%比研究组2.00%少,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表明协同护理与PDCA循环法联合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原因分析考虑可能为,PDCA循环也被成为戴明循环,其将护理管理分成计划、执行、检查及处理四阶段,临床护理中将各工作按此四环节制定并实施,并把成功纳入相关标准,未成功留到下个循环处理[5]。研究组患者通过予以协同护理与PDCA循环法,对患者予疾病健康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及用药护理等,并护理实施中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调整护理计划,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恢复。

综上所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协同护理与PDCA循环法联合方案,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雪玲.一对一授权教育联合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0):1867-1869.

[2] 仇丽丽,梁红玉,秦盼盼.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康复效果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04):394-396.

[3] 王郁会.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15(04):476-478.

[4] 张茉.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效能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5):262.

[5] 徐丽霞.PDCA循环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6):3041-3042.

猜你喜欢

协同护理PDCA循环法依从性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PDCA循环法在全麻围手术期
探讨PDCA循环法在麻精药品处方中的应用和效果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协同护理模式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什么是手卫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