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8-02-15杨正惠蔡美娟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生活质量

杨正惠 蔡美娟

【摘 要】目的: 探究系统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3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常规组,对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对康复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行系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康复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8.97%(P<0.05),康复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系统康复护理;心脏瓣膜置换术;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191-01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作为发病率较高的心脏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2.34-2.72%,可导致患者出现心衰等症状,严重时可致猝死,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常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有学者指出[1],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对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存在重要影响,为探究其效果,特进行本次研究,現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5-66岁,平均(46.52±10.29)岁,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11例,纳入标准:1、经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且经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2、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2、伴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对本次研究可能产生影响的疾病;3、伴有意识障碍或沟通障碍。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常规组,每组患者15例,其中康复组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46.07±10.56)岁,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6例、Ⅲ级2例、Ⅳ级7例;常规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46.91±10.03)岁,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4例、Ⅲ级6例、Ⅳ级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心理干预、注意事项指导及深呼吸、咳嗽训练等。

对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康复护理,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2.1 术后1-3d

在心电监护下,对患者进行以下护理:1、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及深呼吸训练,每次呼吸训练以3-5遍为宜,且每隔2h一次,以避免术后出现肺不张等症状;2、肢体运动训练,在患者意识未恢复时对其四肢关节进行按摩[2],使其进行被动屈伸、内翻及外翻,8-10遍/次,2次/d,并在对其肘关节进行屈伸时,应对其桡动脉穿刺管加以保护,避免因按摩而阻塞或滑脱[3]。

1.2.2 术后4-14d

护理方式如下:1、继续使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及深呼吸训练,每次呼吸训练以5-10遍为宜,且每隔1.5h一次;2、肢体训练,患者意识恢复后,在对其进行按摩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举手、拉伸、握拳及抬腿、蹬腿等动作,10-20遍/次,3次/d;3、下床活动,术后7d开始指导患者进行下床运动,此过程中保持循序渐进,且应在护理人员及其家属的共同陪同下,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主管护士应对患者运动前后心率、呼吸等情况进行记录,如出现呼吸急促及胸闷等不良症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及时告知其主治医师。

1.2.3 术后15d-出院

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并在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前提下,鼓励患者增加下床运动时间及运动强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具体分为:1、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或恢复至Ⅰ级;2、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3、无效,心功能无显著改善,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表达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比较差异采用t检验,表达计数数据采用数量(百分比)[n(%)]表示,比较差异采用X2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

康复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8.97%(P<0.05),如表1所示。

2.2 比较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生活质量

康复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其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劳动能力等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对患者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因患者在治疗期间处于低温、全麻及体外循环等状态下,故极易导致器官功能在术后出现障碍,并导致心律失常及呼吸衰竭等症状,对患者健康水平造成一定影响[4],因此,应对患者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改善其肢体功能,促进其心功能的恢复。

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该模式通过指导患者在不同时期进行相应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在改善其心功能的同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速度,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采用心脏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并显著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施英丽.整体护理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7):233-234

[2] 曾敏.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6):364

[3] 林宏彩.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进展[J].微创医学,2015,10(2):198-200

[4] 侯艳辉.延续护理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24):70

猜你喜欢

心脏瓣膜置换术生活质量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术中配合护理分析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术后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药治疗的影响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瓣膜置换并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