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及康复水平的影响

2018-02-15王蓓蓓薛平莉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术后康复宫颈癌

王蓓蓓 薛平莉

【摘 要】目的:探讨目标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及康复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为预防尿潴留的发生给予目标性护理,设为观察组。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膀胱功能、尿潴留的情况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膀胱功能好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目标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 目标性护理干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术后康复

【中图分类号】R197.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167-01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癌的发病率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而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范围较大,容易损伤支配的膀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造成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其中以尿潴留最为常见[1]。目标性护理是提前设定目标,护理措施均以护理目标为中心开展,提高护理的针对性。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对6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采用目标性护理措施预防尿潴留,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宫颈癌手术的患者,给予目标性护理,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⑴均经病理检查证实;⑵符合第八版乐杰《妇产科学》中的诊断标准,KPS评分≥80分;⑶身体状况良好,可以耐受手术;⑷均自愿参与研究。其中年龄21~48岁,平均35.4±13.2岁。病理类型:鳞癌26例,腺癌4例。临床分期:Ⅰ期22例,Ⅱ期8例。60例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年龄22~45岁,平均36.2±14.5岁。病理类型:鳞癌28例,腺癌2例。临床分期:Ⅰ期24例,Ⅱ期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全麻下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留置导尿管10~14d,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对于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采用诱导排尿法,将20~40ml开塞露塞入肛门。观察组为了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目标性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设定目标 经护理目标确定为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以循证医学为指导,查阅相关文献,针对可能导致尿潴留发生的因素制定护理计划。

1.2.2 预防性护理措施 ⑴加强健康教育:术前向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注意事项。⑵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有利于术后排尿的功能训练,采用讲解、示范的方式进行干预。包括盆底肌功能训练和增加腹压的训练。盆底肌功能训练:包括缩肛运动,增加腹压的训练,包括腹肌训练(仰卧抬腿法及仰卧起坐)、Valsalva 屏气法(坐位下,身体前倾,放松腹部,在收缩腹肌)、Crede 手压法(对膀胱区按摩后,在用力向盆腔方向压迫,以增加膀胱内压)[2]。训练过程中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每天训练3~5次。术后3d嘱患者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⑶间歇导尿术:采用间歇导尿的方法,当患者有尿意时松开导尿管,根据患者的膀胱充盈程度来适当调整导尿的时间。⑷穴位按摩:根据中医经络俞穴理论,取穴内关、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气海、中极等穴位,进行穴位按摩。嘱患者平静呼吸,采用点、按、压、揉等方式进行按摩,2min/穴位,3次/d,以患者出现直至出现酸、胀、麻感后为宜。⑷改良拔管方法:拔管前将膀胱内尿液放尽,用生理性盐水300 ml+庆大霉素8 万U 灌注入膀胱,然后协助患者蹲在便盆上,将尿管球囊内液体抽尽,指导其采用Valsalva 屏气法,并按压腹部排尿[3]。

1.3 观察指标 ⑴尿潴留: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尿路刺激征及尿潴留的发生率。尿潴留的判定标准为:拔除尿管后,在自助排尿2~3次后,残余尿量仍≥100ml[4]。⑵残余尿量(通过导尿法测量残余尿量);⑶尿管留置时间;⑷膀胱功能恢复:根据患者的残余尿量判定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其中1级为膀胱功能恢复良好,残余尿量<50ml;2级为膀胱功能稍差,残余尿量50~100ml;3级为膀胱功能较差,残余尿量>100ml;4级为膀胱功能未恢复,拔出导尿管后,经处理仍无法排尿。⑸胃肠功能的恢复:包括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⑹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双人核对和复核录入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膀胱功能及尿潴留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膀胱功能好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生率均我国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之首,尽早进行手术切除病灶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据相关报道,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约为2.6%~44.9%[3]。临床上有关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欠佳,对该并发症仍以预防为主。杨敏等人的研究显示,加强对宫颈癌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缩短导尿管的留置时间[4]。

本研究为了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以减少尿潴留为护理目标,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健康教育、功能训练、穴位按摩以及改良拔管方法。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目标性护理组的膀胱功能恢复好,尿潴留发生少,导尿管留置时间短。目标性护理措施中健康教育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对尿潴留的认识,减轻了心理负担。排尿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靠膀胱、尿道、阴道、盆底、会阴以及腹部等肌肉协调功能完成的[5]。因此术前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和腹压训练通过增强排尿相关肌肉的协调性以及增加膀胱压力,减少了残留尿,提高了患者自主排尿的成功率,降低了尿潴留。间歇式导尿的方法治疗尿潴留已经证实在降低尿路感染方面的效果优于留置导尿管,是使膀胱有规律的排空和充盈,预防尿潴留的有效措施。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目标性护理组的胃肠功能恢复好,住院时间短。这主要是由于穴位按摩中足三里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而且足三里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功能,该穴位是治疗腹胀、腹泻、呕吐、胃痛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常用穴位。综上所述,采取目标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林银翠,郭智勇,罗艳,等.不同护理方法对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疗效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4,35(14):2302-2303.

[2] 郭晓敏,宋杰,刘丽,等.集束化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703-1704.

[3] 王光远,聂婉翎.盆腔肌肉训练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8):941-943.

[4] 杨敏,杨智蓉,陈绘莉,等.护理干预在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3,26(5):277-280.

[5] 许珍玲,劳东玲.排尿反射訓练在预防宫颈癌患者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7):51-52.

猜你喜欢

术后康复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心理干预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围术期全期护理对肛肠外科患者术后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观察
心理干预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50例
HER-2、MMP-2、IGF-1和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