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

2018-02-15沈萍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早期护理新生儿黄疸护理效果

沈萍

【摘 要】目的: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时间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和对照组的血清胆红素分别为(208.61±6.35)umol/L-l、(241.60±5.78)umol/L-l,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初次排便时长、胎便转黄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快速将新生儿黄疸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快速排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早期护理;新生儿黄疸;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159-01

新生儿黄疸是发病率较高的儿科疾病,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因为新生儿的毛细血管十分丰富,一旦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了5mg,肉眼就能够直接从患儿的皮肤上观察到。如果患儿病发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且神经系统将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会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极大的威胁了患儿的健康成长[1]。本文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了研究,探究了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期探究最佳新生儿黄疸临床护理办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时间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儿,对照组男女患儿数量分别为45例、35例,出生时间为1d~11d,平均时间为(4.2±0.2)d,观察组男女患儿数量分别为44例、36例,出生时间为1d~12d,平均时间为(4.3±0.4)d。在一般资料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儿需要实施营养支持护理,调节水电解质水平,给予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教育,密切监护患儿的生命体征等。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护理措施为:(1)给予患儿抚摸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在患儿每日沐浴后,对其全身进行抚摸,具体部位为患儿的头部、胸部、腹部、四肢以及背部,抚摸护理时间在15min左右,每日2次,需要持续护理5d。通过对患儿的背部进行抚摸,有助于刺激体表神经,兴奋患儿的脊髓排便中枢,促进胎粪排出[2]。(2)光照护理,黄疸患儿在接受光照治疗之前,相关护理人员合理设置光疗箱的温度,通常控制在26℃~28℃,同时需要调整照射温度,设置在30℃~32℃,患儿每天需要照射6h~12h,如果病情严重可调整至24h[3]。在将患儿放进光疗箱时,可以用软毛巾包裹患儿,让其适宜15min~30min,然后在将照射灯打开。护理人员需要轻柔的抚摸患儿,用温和的语言安慰患儿,帮助患儿减少焦虑不适感。在进行光疗时需要做好通风准备,将箱温设置在恒定状态,同时给患儿补充水分,以防出现不良事件[4]。(3)温暖护理,如果温度较低,不仅会提高患儿体内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同时也导致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从而加重患儿的病情[5]。同时需要根据气候情况,增减新生儿衣服,以防发生呼吸道感染,加重患儿的病情。(4)合理喂养,临床上对于正常新生儿提倡早接触、早喂养,通常在出生后30min后可吸吮,在出生24h母婴可同室,婴儿每日吸吮次数不可低于12次,有效的吸吮有助于促进母乳的分泌,同时对新生儿的消化和排泄具有促进作用。相关研究发现在喂养早期,母乳分泌不足是导致新生儿病发病理性黄疸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加强母体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得母亲能够分泌高营养价值额初乳,同时指导母亲学会婴儿哺乳技巧。一旦母乳不足,需要给予添加辅乳,在母亲喂养完毕后需要竖抱新生儿,并用手轻轻拍打婴儿的背部,然后在选择左侧卧位,避免婴儿因为溢乳以及呕吐出现窒息的情况。如果婴儿出现黄疸,需要及时停止母乳喂养,采用人工喂养。人工喂养能够有效保障婴儿的营养供给,同时对于婴儿肠胃蠕动具有促进作用。新生儿一般会在出生后的第10d~12d完全排出胎便,3d~4d会把胎便排出,快速排出胎便,有助于减少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护理人员需要详细记录每次哺乳的时间,如果间隔超过3h,需要及时提醒母亲进行哺乳。(5)新生儿游泳,合理控制室温水温,使用专门的游泳圈,在洁净的温水中加入水疗溶质,采用一人一池,在新生儿吃奶1h后游泳,每次15min左右,游泳有助于促进其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增加新生儿的食欲。肠胃蠕动的增加能够帮助新生儿尽快排除胎便,减少体内胆红素水平。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初次排便时长、胎便转黄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通过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对照组初次排便时长为(5.32±0.36)h,胎便转黄时间(53.46±6.38)h,观察组初次排便时长为(4.13±0.32)h,胎便转黄时间(41.37±5.41)h,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初次排便时长、胎便转黄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胆红素代谢异常是导致新生儿病发黄疸的根本原因,其会造成患儿体内的胆红素浓度提高,从而引起疾病,患者病发后会在皮肤多处区域出现程度不同黄染情况,主要位置为皮肤、巩膜以及粘膜等,安全、高效、及时的治疗,是保证患儿生命安全会关键,而良好的护理干预也同样重要,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预后质量。常规护理主要是遵医进行,护理内容较为单一,临床护理效果有限。本研究对观察组患儿开展了早期护理,根据患儿的病情实施了抚摸护理,通过抚摸安抚患儿的情绪,背部抚摸有助于刺激体表神经,促进患儿排除胎粪,腹部抚摸有助于促进患儿肠胃蠕动,加快新陈代谢作用。给予患儿保暖护理,有助于新生儿身心的发育。给予患儿光照护理,有助于胎儿更好的适应光照治疗,保证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初次排便时长、胎便转黄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早期护理能够促进新生儿黄疸患儿快速实现胎便转黄,有效缩短排便时间,降低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帮助胎儿快速康复,其临床护理效果更优越。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快速将新生儿黄疸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快速排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尤竹娟.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8,39(08):1566-1568.

[2] 杨文君.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3):132-133.

[3] 鄒燕霞.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18,13(02):66.

[4] 王晓.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4):4580-4581.

[5] 孙丽娜.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6):154-156.

猜你喜欢

早期护理新生儿黄疸护理效果
早期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护理体会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前足部组织移植术区的早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