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结核病患者相关性疼痛护理干预探讨

2018-02-15余璐婉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余璐婉

【摘 要】目的:探究高原结核病患者相关性疼痛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64例高原结核病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常規护理)与实验组32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与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3.8%,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8.1%,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原结核病患者相关性疼痛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促使护理满意率的提高,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高原结核病;相关性疼痛;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156-02

结核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主要是由于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其发生率较高,而西藏地区属于高原地区,其高原结核病的发生率较高。高原结核病患者会累及某些部位,从而会引起相关性疼痛症状,例如累及到壁胸膜的时候,会出现胸壁疼痛,会醉着咳嗽与呼吸加重疼痛症状[1]。如果累及到脑膜,会出现头痛症状。而高原结核病由于缺氧,引起的疼痛比平原地区更加严重,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便缓解疼痛,取得满意的预后[2]。在本次研究中,对64例高原结核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64例高原结核病患者进行分析,入选时间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2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在3-76岁之间,平均为(37.3±3.6)岁。其中结核性胸膜炎12例,结核性脑膜炎10例,结核性腹膜炎8例,膝关节结核2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在4-74岁之间,平均为(38.3±3.7)岁。其中结核性胸膜炎13例,结核性脑膜炎11例,结核性腹膜炎7例,膝关节结核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患者中,需要对病情变化情况及时掌握,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与休息,告知注意事项。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

由于高原结核病属于慢性疾病,其病程较长,患者由于疼痛会出现各种不适,通常会出现焦虑、烦躁、消极等不良情绪。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需要密切观察,加强与患者交流,对其不良心理原因进行详细了解,并根据患者实际心理情况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需要告知患者该病的发生原因、注意事项、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等,让患者对自身病情具有详细了解,做好心理准备。并告知家属鼓励与支持患者,给予亲情支持。可以适当的调动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充分尊重与理解,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尽可能满足患者。并加强疾病知识宣传与教育,讲解疼痛是该病的症状之一,需要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患者信任,提高患者治疗与护理依从性,缓解不良心理。

(2)排痰护理

存在胸痛的患者在咳嗽排痰的时候由于疼痛加剧,会导致患者存在紧张心理,需要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有效的消除紧张心理,及时排痰。并告知患者取患侧卧位,以便缓解疼痛,促使痰液的顺利排出。如果患者痰液比较粘稠,不容易排出,需要给予雾化稀释痰液处理,适当的拍背,或者使用排痰机,进行吸痰处理,以便促使痰液排出,避免造成堵塞现象。

(3)疼痛护理

需要对患者疼痛部位、疼痛原因、疼痛程度等进行评估,告知患者取舒适的卧位,给予放松疗法,以便对疼痛进行有效的缓解。或者可以采用播放广播、听音乐、看书、玩游戏、聊天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放松身心,对疼痛进行有效的缓解。可以适当的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处理,采用热敷等方式,尽量减轻疼痛。如果患者疼痛无法忍受,可以适当的给予镇痛剂治疗,对疼痛进行缓解。

(4)饮食护理

告知患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坚持少食多餐原则,避免食用生冷辛辣与油炸食物。在患者疼痛缓解后,可以逐渐食用高热量、高蛋白等食物,及时补充营养。并戒烟戒酒,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吸氧护理

由于高原结核病患者,主要是地处高原地区患者容易引发该病,针对高原地区氧气含量较低,尤其是在冬季,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影响到正常呼吸。并且疼痛会加剧,可以适当的给予吸氧处理,以便对疼痛进行缓解,消除高原反应,促使患者正常呼吸。

1.3 观察指标 需要护理前后采用Wong-Baker脸谱量表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为无痛,1-2分为轻微疼痛,3-4分为轻度疼痛,5-6分为中度疼痛,7-8分为重度疼痛,9-10分为剧烈疼痛。另外,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分为不满意、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三个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对比 护理前与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3.8%,其中非常满意18例,比较满意12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8.1%,其中非常满意14例,比较满意11例,不满意7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结核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其种类较多,病情复杂,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而高原地区容易出现高原结核病,会出现疼痛症状,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康复[3]。疼痛是潜在组织损伤相关感觉、认知、情感与社会唯独的痛苦体验。结核病患者其病程较长,长期受到疼痛的影响,从而导致患者身心俱疲,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疼痛症状[4]。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高原结核病患者中,通过心理护理、排痰护理、吸氧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等方面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能够对疼痛程度进行缓解,可以促使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其护理效果比较显著[5]。

综上所述,在高原结核病患者相关性疼痛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促使护理满意率的提高,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陈燕伟.疼痛科病人的疼痛护理方法及效果[J].医药指南,2016,16(26):178-179.

[2] 钱庆.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2):132-134.

[3] 李琼.护理干预对高原地区肺结核预后影响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7(11):414-415.

[4] 陈银凤.高原牧区结核病及护理干预措施[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7(15):469-470.

[5] 赵英.高原结核病患者相关性疼痛护理干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0):259-260.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