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治中的效果探讨

2018-02-15马立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新生儿

马立芳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TGA)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分组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D-TGA患儿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循证护理,记录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且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D-TGA矫治中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儿康复进程。

【關键词】 循证护理;D-TGA;新生儿;矫治手术

【中图分类号】R7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152-02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omplete transposition of great arteries,D-TGA)是新生儿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肺动脉与主动脉位置对调,占所有先心病患儿的5%-7%。D-TGA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出生一月内,患儿主要有青紫、气促、喂养困难、肺部细湿啰音、多汗等症状[1]。尽早确诊,给予解剖纠正手术可以矫正动脉转位,预后良好。本文就循证护理在D-TGA矫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选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D-TGA患儿,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23例,女7例;年龄3-25d,平均(12.3±3.4)d;体重3.0-5.3kg,平均(4.1±0.5)kg;常规组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26d,平均(12.0±3.2)d;体重3.2-5.6kg,平均(4.0±0.4)kg;两组患儿体重、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严格遵循医嘱执行一级护理。

研究组行循证护理:(1)术前护理 将患儿放置于保温箱进行隔离,温度约为28°-30°C,湿度为55%-65%,定时用温水擦洗全身,保持皮肤卫生。开放动脉导管、开通静脉补液通道,微量泵持续泵注前列腺素0.05-0.1μg/kg/min,同时积极抗感染治疗。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h,严格控制探视人员数量及时间。吮吸能力较强患儿给予母乳喂养,每3h一次。吮吸能力弱、低体重患儿给予优质奶粉或静脉营养支持。(2)术中护理 手术护士、器械护士与医生密切配合,熟悉手术操作步骤,密切关注患儿心电监护仪参数、体外循环、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妥善处理自体心包片,配合医生进行延迟关胸。术中使用液体加温器,合理摆放患儿体位,减少低体温、压疮发生率,同时做好急救、转运准备。(3)术后护理 A心功能监测 对患儿进行动态心电监护、血流动力学监测,每15Min记录一次,密切关注患儿血压、中心静脉压变化情况,输注血管活性药。B呼吸道护理 对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根据患儿病情设置呼吸机参数,将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0%以下。C补液护理 严格控制补液量、补液速度,记录出入量,遵循出量大于入量的补液原则,减轻心脏负荷。D管道护理 固定好气管导管、引流管等管道,防止脱落、折弯,检查管道通畅情况,定时更换导管。E并发症护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双手严格消毒,观察引流情况,保持引流通畅。保持切口周围皮肤干燥,清除贴膜周围血迹,用0.3%碘伏消毒。给予静脉补液支持,输注丙种球蛋白、脂肪乳、葡萄糖、氨基酸等药物,提高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率、并发症(肺部感染、营养不良、肠道感染)发生率,口头咨询患儿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处理,%表示计数资料,经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死亡病例,研究组有1例出现并发症(3.33%),肺部感染1例;常规组有8例出现并发症(26.67%),肺部感染2例,营养不良、肠道感染各3例;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x2=4.7059,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且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见表1。

3 讨论

矫正手术是临床治疗D-TGA的主要方法,新生儿属于特殊人群,治疗难度、风险较成人高。在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儿预后有重要作用[2]。循证护理以患儿为护理中心,以循证医学为护理理论基础,根据患儿病情、生命体征、营养状况实施科学的、优质的护理干预,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保证手术顺利的进行。术前护理将患儿放于保温箱进行保护性隔离,给予补液、营养支持、生命体征监测,稳定生命体征,做好手术准备。护理人员熟知D-TGA护理要点,搜集和借鉴临床关于该病护理的新方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巡视,做好护理记录,提高对护理风险防范能力。术中医护人员相关配合,对术中出血、压疮、低体温等并发症提高警惕,做好护理防范措施、应急准备,缩短手术时间。在术后加强功能监测、呼吸道护理、补液护理、管道护理、并发症护理能动态观察患儿病情转化情况,合理控制补液量,保持呼吸畅通,有效降低感染、压疮、肺水肿等并发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3]。

综上所述,D-TGA是新生儿常见病,预后较差。尽早给予矫正手术纠正大动脉、肺动脉异位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循证护理在整个手术期为患儿提供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保证了手术效果。实验组患儿采用循证护理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评分高,相较于常规护理具有明显优势,优化了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丽影.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3):126-127.

[2] 康霞,宋丽涓,韩燕,周清.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调转术后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5,32(07):653-654.

[3] 杨俊茹.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矫治术的循证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4):60-62.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