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妇产后产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2018-02-15刘翠香孙晓辉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产后抑郁护理对策产妇

刘翠香 孙晓辉

【摘 要】目的:探析产妇产后产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产妇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自行设计的心理社会因素问卷调查表对其抑郁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经过问卷与交流,对6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评测,轻度抑郁为35例(53.8%),中度抑郁为24例(36.9%),重度抑郁为6例(9.2%)。产妇产后产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多重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并尽早发现产妇的抑郁情绪,及时给予对应的护理,能促进产妇生理心理康复,提高产妇精神健康和生活质量,减少负面效应。

【关键词】 产妇;产后抑郁;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147-01

女性孕育生命虽说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是十分漫长与复杂的,其中可能要经过很多艰难的时刻,很多女性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十分复杂的身体与心理变化。在妊娠的妇女中最为常见的不良情绪为焦虑、抑郁情绪,尤其是在孕妇临近预产期的时候,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若产妇在产后发生抑郁情绪,将会对很多方面都产生不良影响[1]。由此,在产褥期开始就要对其进行严密观察,及早诊断,对于其出现的抑郁情况要及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2]。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资料是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孕妇,这些孕妇均是在产科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的孕妇,一共收集资料65例,孕妇的年龄为22岁-39岁,孕妇在产前均接受了正规的产检,入院后均行胎儿电子监护和B超检查,全部孕妇均为足月单胎,没有剖宫产指征,符合研究条件。全部产妇在产后均发生了抑郁症。

1.2 方法 医护人员主动与产妇接触,积极与其开展交流,认真观察产妇的神态、表情,从产妇说话的过程中观察产妇的语气、声调,以此推断产妇的心理情况,分析产妇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测产妇的抑郁情况。

1.3 抑郁程度评定标准 评估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正常:<7分,轻度抑郁:7-17分,中度抑郁:18-24分,重度抑郁:>24分。

2 结果

2.1 评测结果 经过问卷与交流,对6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评测,轻度抑郁为35例,中度抑郁为24例,重度抑郁为6例。

2.2 影响因素分析

2.2.1 心理原因 产妇在产后发生抑郁情况也是有特定人群的,与产妇的性格和心理有紧密的联系,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神经质、情绪不稳定、固执等性格特点的产妇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发群体。相关研究显示:忧虑性、强迫性、不稳定性、胆怯性、敏感性、应付性这6 项人格维度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产后上述人格维度不断增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就变得越来越大[3]。

2.2.2 生理原因 女性怀孕后雌激素快速降低,孕激素也快速降低,在分娩过程中产妇会有很强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会造成产妇的皮质类固醇激素显著上升,胎盘娩出的时候产妇的甲状腺激素会显著降低,这一系列的身体变化会造成产妇中枢神经递质释放发生异常,在产后有一些产妇情绪变得十分低落,并没有因为新生命的到来而高兴,若产妇在产后情绪低落情况严重,则会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另外产妇身体健康情况与抑郁症的发生也有紧密联系。

2.2.3 社会原因 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产妇在产后得不到家庭与社会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产妇的丈夫不关心产妇,导致产妇在产后发生情绪低落情况,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产后抑郁症。有些地区封建思想严重,重男轻女观念很强,这些地区的产妇在生下女孩之后就会感到非常丢脸,情绪不良。家庭经济收入與产后抑郁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4]。

3 护理对策讨论

3.1 心理护理 应用综合的心理护理对策。为产妇营造良好的医院环境,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每天都有专人打扫、清洁病房,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减少不必要的噪音,让产妇能够好好休息,构建家庭式的温馨病房,医护人员嘱产妇家人要多陪伴产妇,特别是产妇的丈夫,要多多陪伴产妇,使产妇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心。

3.2 增强产后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对产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初产妇特别重要。加强对初产妇的社会支持,能够显著促成母性角色[5]。社会支持主要包括:情感支持、物质支持、评价支持、信息支持这几种,因为初产妇人数较多,在社会支持这几个方面最为缺少的为信息支持,然而在分娩后产妇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护士不能对产妇实施有效的信息支持,所以,护士在产妇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的时候可以补充信息支持,对患者实施详细的出院指导,并定期随访。

4 结论

在当前信息时代下,孕早期孕妇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了解相关的孕产知识和并发症,但是孕妇所了解的知识是不系统的,一旦出现不良情况,尤其是在产后发生出血情况,产妇就会变得手足无措,严重的会出现抑郁情绪[6]。本文对6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产妇产后出现抑郁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对产妇应以心理护理对策为主,将心理护理与应对技巧、加强产后认同结合,有效地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青梅, 刘惠蓉. 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状的影响[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 14(4):378-379.

[2] 李桂友, 黄雄, 张海蓉,等. 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17):15-16. [3]黄亦萍. 产后抑郁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 2008(3):54-55.

[4] 杨梅, 白满, 曾三梅. 产后抑郁症调查及对策[J]. 现代临床护理, 2008, 7(3):1-3.

[5] 钟尧仙. 对产后抑郁症的探讨[J]. 护理研究, 2007, 21(21):1930-1931.

[6] 赵小红, 毛宗福. 住院产妇产后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7, 20(2):182-184.

猜你喜欢

产后抑郁护理对策产妇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产后抑郁的三时段护理干预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临床分析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