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研究

2018-02-15林青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护理

林青

【摘 要】目的:对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重症患者287例为对照组,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重症患者342例为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集束化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感染相关性血流的情况、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试验组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情况比对照组少,另外其导管留置和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少,两组患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对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145-01

集束化护理主要是为帮助医务人员向存在固有风险的患者尽可能提供优良的护理服务,可使临床上那些较难解决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为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进一步降低,我院针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选择了集束化模式,取得的效果比较满意,详细报道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287例重症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342例重症患者为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有150名男性患者,137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5.35±16.45)岁,包括271例锁骨下静脉置管,16例颈内静脉置管;试验组有159名男性患者,183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2.25±17.45)岁,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患者有320例,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有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置管位置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取常规措施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

对试验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在其置管过程中进行有效监控。研究者应该在该过程中对相关人员操作中心静脉导管的置管现场进行评估,通过及时纠正其不合理的操作行为,及准确的填写置管质控单,为各项操作顺利的完成提供良好的基础;(2)日常重视维护和护理导管。①导管的接头应使用无菌治疗进行进行包裹,接触导管,打开无菌治疗巾之前应先严格的执行手的消毒操作(如使用葡萄糖酸氯已定免洗洗手液),然后对于导管使用2%葡萄糖酸氯已定醇进行至少15s的消毒,还应保证在和无菌装置连接前先干15s;②对于需要连续性输液的患者在输如营养液及非血液制品等抑制细菌增长的液体的时候,应保证每72~96h便对输液装置进行一次更换;在对肠外营养液或丙泊酚进行输入之前,需要定时更换输入装置(每6h或12h);③及时对敷料进行更换。针对覆盖患者穿刺部位的纱布应每2d进行1次更换,每7d更换1次透明敷料,并及时更换其脏污、松动、潮湿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患者穿刺部位渗血或渗液,及出汗多的状况,应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并根据相关护理包更换原则采用无菌技术对敷料进行更换,同时做好相关记录;④每日严格的评估留置导管的情况,及时和主管医师沟通患者的病情变化,逐步拔掉多余的导管;⑤对其感染情况进行监测。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像、降钙素原等指标情况,发现有可能出现感染等异常时,可通过需氧和厌氧培养(采取中心和外周静脉血),及肉汤培养(采用导管尖端),最终确定是否感染,采取针对性治疗并及时上报。

1.3 评价指标 本文使用相关CR—BSI的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颁布)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状况,及其留置导管和住院的时间等。

1.4 统计学处理 在处理本文相关数据时采用PEMS3.2软件,采用f检验计量资料(正态分布),采用M(QR)检验其计量资料(非正态分布)。其技术资料使用独立样本r进行检验,检验水平为α=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情况(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和住院天数(见表2)

3 讨论

作为向重症患者提供生命保障的基础,中心静脉导管的合理使用使患者的抢救更加有效,但由于重症患者都具有免疫功能和抵抗力较弱的特征,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如果发生感染,对其的治疗和监测就会受到较大的制约,可能因此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既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 ,对患者的预后造成直接影响。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相比较与对照组,试验组发生相关性血液感染的可能较小(P<0.05),其留置导管和住院的时间也相对较少(P<0.05),说明集束化护理管理可使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情况有效降低。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患者发生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风险和导管留置的时间成正比,因此对集束化护理应用的过程中每日评估导管的必需性及合理拔掉多余的导管,可使重症患者对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的时间最大程度的减少。

本文通过对患者置管过程专人进行质控和维护,较大程度改善了集束化护理实施过程中的依从性问题,为合理的实施每项措施提供保障。通过分析可知,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可使患者护理得到加强,并使住院时间和医疗成本及患者的死亡率进降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龙检.程青虹.王海霞.集束化护理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04):128-129.

[2] 郑贞,严继承,黄鑫.集束化护理对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的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8):4483-4485.

猜你喜欢

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化护理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便秘的影响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与静脉留置针引流胸腔积液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