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评价

2018-02-15冯亚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运用效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冯亚

【摘 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到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9)与试验组(n=39),对照组施以传统护理,试验组施以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各项时间明显较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心脏外科手术;运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138-02

心脏外科手术对于治疗心脏疾病具有显著效果,但其本身具有风险高于术后恢复较慢等特点,因此需要对患者予以良好的护理[1]。以往仅能够采取常规护理,由于无法针对患者产生的术后不良症状进行护理,因而使得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差[2];伴随着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与护理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临床护理人员主要使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的弥补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同时能够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3],本文将进行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到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为53-66岁,平均年龄为(59.5±4.9)岁;试验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为54-66岁,平均年龄为(60.1±5.1)岁。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心脏外科手术手术条件;②未患有肝、肾等合并症。排除标准:①无法配合完成实验;②患有的集体耐受性较差。患者家属在了解相应的护理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即术前进行简单的准备工作,术后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试验组予以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①护士长需要挑选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士组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小组,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能够加强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了解,以便能够充分将其运用至市级护理过程中。②术前,小组成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疏导,使其消除不良心理,并且需要运用温和的语气向其将其讲解治疗方式护护理方式,从而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③术中为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小组成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麻醉诱导与麻醉维持;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处理患者发生的异常情况,确保其生命指征的稳定。④术后需要及时对患者的口腔与呼吸道进行清理,避免产生误吸现象;同时为缓解患者的疼痛,小组成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疼痛评估,在遵医嘱情况下可使患者服用适量的镇痛药物;除此之外,还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便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待无异常情况发生后,可将其送回至普通病房。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把研究得到的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x2检验和t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两组间比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的各项时间明显较短,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心脏外科手术集良好治疗效果与风险较高于一体,为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以往传统的护理模式仅能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采取简单的护理措施,虽然能够使护理人员明确患者的术后情况变化,但由于护理措施无法进行深入护理,因而无法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且无法缓解其术后疼痛[4]。

随着护理技术与护理理念的不断提升,目前护理人员主要采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模式。此种模式包括对护理人员的理念培训,术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术中对患者的麻醉与生命体征的观察即术后的疼痛护理等内容。通过运用此种护理模式,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并且有效的确保了患者的预后质量,因而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了苏醒与住院时间[5]。依据实验数据显示,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所选,主要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也向患者灌输快速康复护理的理念,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同时护理人员依据自身较高的护理技能,能够有效的消除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疼痛的不良因素,因而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康复程度。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可作为今后护理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主要模式。但为确保患者护理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仍然需要加强对外在不良因素的关注,从而更进一步的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 高文婷.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5,10(2):175-177.

[2] 石晶,郑剑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5,4(34):225-226.

[3] 胡同慧.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33-233.

[4] 朱爱明,王艳花.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63-64.

[5] 钟艳.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4):74-75.

猜你喜欢

运用效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微课”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上的运用探究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美育功能在青少年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机械专业课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