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2018-02-15付侃佐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护理工作神经内科防范措施

付侃佐

【摘 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3,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3,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对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3%、16.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34%、62.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着较多的护理风险,强化护理风险防范,做好风险管理,对提高护理效果,保障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神经内科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138-01

前言

护理作为临床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医院临床中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这就给临床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定防范措施加以应对。而神经内科收治的多为病情危重、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差的患者,此类患者在行为处事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日常护理工作中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容易导致护患矛盾或护患纠纷出现,若护理管理操作不当,便可能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1]。只有确保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各项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才能促使临床治疗顺利开展,因此,应将控制和减少护理风险、保证患者人身安全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本研究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住院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作以下总结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均做常规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疾病类型,需留院观察治疗;患者无认知功能障碍、无精神疾病、意识模糊以及其他影响护理配合情况;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按照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57~69岁,平均(62.4±4.5)岁,腦血管疾病、偏头痛与炎症性疾病分别为22例、16例、5例;观察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58~68岁,平均(63.5±4.0)岁,脑血管疾病、偏头痛与炎症性疾病分别为23例、14例、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基本方法 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式,定期为患者做相关体征指标检查、根据医嘱做用药指导,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疑惑问题进行解答。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实施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小组构成主要包括护士长、优秀护理人员以及科室主任等。小组需根据科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护理管理计划,同时通过搜寻相关数据库,明确护理风险因素,进一步完善护理计划。(2)护理风险问题分析。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问题主要体现在护理差错、意外事件以及投诉情况等,如护理差错方面表现为用药错误,意外事件以坠床、跌伤等较为常见,而投诉情况一般为护理沟通不畅或操作错误所致投诉情况出现。(3)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实施。结合护理风险问题,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体现在:夯实护理工作基础,如强化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可定期通过培训考核活动,帮助提高护理人员技能,包括专业操作技能、责任意识、沟通能力等,确保在护理操作中做到游刃有余,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环境因素控制,如对病房内易出现事故位置,包括洗手间、楼梯口或较滑的路面,可做警示标志的设置;再如保证安全基础上,取空气加湿器置于病房中,目的在于改善病房环境。另外可通过束带、床栏等,降低坠床事件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进行记录,并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满意率指标包括不满意、基本满意与满意等,取其中基本满意与满意例数纳入满意率计算中。

1.4 统计学分析 得到的相关数据均录入至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采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并给予x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患纠纷、护理风险、护理差错发生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一。

3 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疾病类型多,且多与脑部疾病有关,病情变化较快,若护理操作不当,极易引起不良事件发生[2]。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患者、护理人员与医院因素层面,如患者方面,表现为体质较差,日常活动中易受到伤害,或因记忆力较差、负性情绪较为严重,可能出现护理配合度较差问题。再如护理人员方面,表现为护理操作不当、技能不娴熟等,而医院方面,表现为缺少相关制度等。

神经内科的护理风险主要来源于患者方面、医院环境方面和医护人员方面,在明确已经出现的、潜在的各种风险后,医院应该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完善服务流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促使其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及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危险,从而有效减少护患矛盾和医疗纠纷,增进医患之间和谐友好的关系,提高其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3]。根据本次研究得到的结果,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8.6%和2.3%,护理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6.2%和2.3%,护理差错发生率分别为11.6%,和0%,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2.8%和95.34%。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神经内科病人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对降低医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率有积极作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着较多的护理风险,强化护理风险防范,做好风险管理,对提高护理效果,保障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巴学青.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J].中国农村卫生,2018(02):9.

[2] 胡钦蓉.浅谈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与防范[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2):38+45.

[3] 王秀英.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与防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0):256.

猜你喜欢

护理工作神经内科防范措施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者的作用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
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