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针灸与护理干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

2018-02-15安虹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针灸

安虹

【摘 要】目的:探讨针灸与护理干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OAB患者共计100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针灸和优质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OABS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OABS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OABS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治疗中,给予患者针灸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针灸;护理干预;膀胱过度活动症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106-01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临床中泌尿系统常见病,该症患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以及夜尿增多等情况,其发病与糖尿病或者神经系统受损有关,老年女性是临床中高发人群,目前临床中主要使用药物治疗和盆底功能训练等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临床效果并不好[1]。本次研究就对针灸与护理干预在该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OAB患者共计100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0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8.12±3.78)岁,病程(4-22)个月,平均病程(13.22±2.85)个月;观察组患者50例,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69.32±2.98)岁,病程(5-23)个月,平均病程(14.36±3.12)个月。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工作,包括进行膀胱训练、生物反馈护理以及盆底肌肉锻炼护理等,同时给予患者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胶囊进行治疗,每天服用两次,每次服用2mg,服药4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增加使用针灸治疗和优质的护理干预,详细内容如下:①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理解患者的情况,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给予患者一定的疏导工作,同时向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指导,告知患者进行膀胱训练、生物反馈护理以及盆底肌肉锻炼护理等工作的重要性,对患者的日常排尿情况进行记录;②取患者关元、肾俞、神阙、气海、膀胱俞、次髎、中极、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在进行针灸前先对患者进行临床科普工作,告知患者在针刺治疗中出现酸、麻、胀等感觉属正常情况,保证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膀胱俞向下斜刺,进针2寸左右、次髎下刺,刺入骶后孔,进针1.5寸左右、三阴交和中极向上斜刺,进针0.5寸左右、其余穴位正常进针;每天进行一次针灸治疗,连续进行四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使用膀胱过度活动症(OABSS)问卷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包括患者的白天排尿次数、夜晚排尿次数以及尿急和尿失禁情况,满分为15分,分数越高显示患者的病情月严重,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OABSS评分为(11.85±2.23)分,对照组患者OABSS评分为(12.15±1.66)分,t=0.254,p=0.800;护理后,观察组患者OABSS评分为(3.01±1.23)分,对照组患者OABSS评分为(6.98±1.45)分,t=14.764,p=0.000;护理前,两组患者的OABS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OABSS评分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指临床中在膀胱贮尿期患者的逼尿肌出现了不自主的收缩情况,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长此以往下去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临床中十分重视对该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2]。

在我国传统中医中,将膀胱过度活动症称为“遗溺失禁”,在中医中认为肾脏与膀胱具有极为紧密的关系,认为当患者肾阳衰败时就会出现小便频繁,膀胱“不藏”的情况,而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其具有疏經通络、调理气机的临床效果,对膀胱过度活动症进行针灸治疗能够增加患者膀胱的最大充盈压、排尿压,进而增加患者的尿量,减少患者的排尿次数。另一方面,临床实践显示,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临床的治疗的是哪里进行。在本次研究中,使用针灸和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其OABS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综上所述,在临床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治疗中,给予患者针灸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蔡书慧. 针灸及护理干预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 33(8):123-123.

[2] 向爱华, 洪含霞. 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行为干预治疗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0):118-120.

[3] 王小龙, 何爽. 温针灸法治疗老年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5):1160-1161.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