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6例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的临床探究

2018-02-15王和林洪如会程婷婷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不良反应

王和林 洪如会 程婷婷

【摘 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黄疸接受不同蓝光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新生儿黄疸病例分为2组,分别接受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46例)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46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5.7%)、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3.5%),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9.6%、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34.8%,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与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对新生儿黄疸均有显著疗效,但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075-01

前言

新生儿黄疸即尚未满月(年龄≤28d)的新生儿病发黄疸症状,其主要原因在于患儿出生后胆红素代谢机制异常引发血液内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并最终引发患儿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病症,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性迫害,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本次研究将重点观察不同蓝光治疗方案对新生儿黄疸病例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中92例新生儿黄疸病例入院时间均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46例)患儿中男性、女性比例为21:25,日龄由低至高1~27d,平均(14.1±3.2)d;对照组(46例)患儿中男性、女性比例为22:24,日龄由低至高1~27d,平均(14.5±3.2)d。两组患儿均无先天性疾病。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病情确诊后首先接受基础治疗,包括酶诱导剂服用、益生菌服用、茵栀黄服用等,达成抗感染目标。而后医护人员结合患儿实际情况为其提供蓝光照射治疗时的遮挡措施,使用黑布对患儿敏感部位进行遮挡的同时,为患儿佩戴黑色不透光无菌眼罩。

对照组患儿接受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共72h。

观察组患儿接受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每次蓝光照射时间持续9h,间隔6h后再次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共72h。

患儿治疗期间由医护人员为患儿定时翻身,使其充分接受蓝光照射。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2]:显效:患儿治疗结束后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症状均基本消失,全身皮肤症状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彻底消失;有效:患儿治疗后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症状均大幅度消退,全身皮肤接近正常,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患儿治疗后皮肤、黏膜、巩膜黄染症状无明显改善,伴随症状仍然存在;

②统计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8.0表格中,分别以(x±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并予以t 检验、x2 检验,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5.7%)、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3.5%),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9.6%(皮疹3例、腹泻3例、发热3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34.8%(皮疹4例、腹泻6例、发热6例),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当前我国范围内新生儿群体中病发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根本原因在于新生儿消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体内胆红素代谢进程缓慢且不易排出体外,因此体内较多胆红素淤积导致皮肤及其他器官黄染症状。新生儿黄疸迁延不愈将引发高胆红素脑病,对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严重迫害,即使治愈后才会残留有严重后遗症,因此患儿必须得到有效治疗及预防措施,才能遏制病情发展,保障生命安全。

蓝光照射治疗是当前临床对新生儿黄疸病例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案,其能有效通过对特殊频率蓝光的选取,使用特定波长的蓝光照射患儿全身,从而促使蓝光与患儿体内胆红素发生紧密接触以发挥光化学反应,对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的结构、性质进行改变,最终改变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的排泄途径,由此降低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水平,遏制病情发展的同时改善患儿全身黃染症状。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是当前临床最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案,具有效果极佳、副作用小等诸多优点[3]。然而持续蓝光照射时其光照强度相对较低,照射持续时间越长则强度越弱,且长时间的蓝光照射也很容易产生大量热辐射,使患儿体内水分异常蒸发,对患儿身体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产生多种不良反应[4]。最终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9.6%)明显低于对照组(34.8%),说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与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对新生儿黄疸均有显著疗效,但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唐春梅.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33):138-140.

[2] 任明会. 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74):355-355.

[3] 刘晓霞. 不同蓝光治疗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比较[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2(1):66-67.

[4] 孔美英.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63):90-91.

猜你喜欢

新生儿黄疸不良反应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红素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
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