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价值

2018-02-15张和平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张和平

【摘 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患者分为参照组、治疗组,分别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心率、尿量、血压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低于参照组且左室射血分數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效果明显,能迅速控制患者症状进展,恢复心肌血供,减轻心脏功能损伤,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球囊反搏;疗效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064-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统常见且多发的急症之一,是一组因情绪波动、过度劳累、暴饮暴食、酗酒等原因致使冠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堵塞动脉管腔、血管持续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的以持续性胸痛、急性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老年人群是该疾病高发人群[1-2]。该疾病发病突然,属于冠心病中表现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预后差,易引发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危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3]。本文就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选用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63.7±4.3)岁。参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62.8±5.2)岁。随机将患者分为两个组别,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容、溶栓、再灌注等常规对症治疗。

治疗组同时给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引导患者取平卧位,常规麻醉后,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选取股动脉进行穿刺,置入鞘管,根据患者身高选取合适长度的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沿鞘管将导管置于主动脉处,连接导管与反搏机,设定为心电触发模式,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调整气囊充气、放气比例与时间。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尿量、血压)、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0处理,x±s为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 治疗组心率、尿量、血压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心功能指标 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均低于参照组且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综上所述,在熟练掌握主动脉球囊反搏术适应症、禁忌症及治疗时机的情况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效果明显,能迅速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加心脏血流灌注,促进患者心脏功能恢复,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娜琼,高展,郑杨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26-31.

[3] 刘学路,孟永.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联合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对术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4):6114-6116.

猜你喜欢

急性心肌梗死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