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正畸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疾病的临床影响效果评价

2018-02-15王静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正畸治疗价值分析

王静

【摘 要】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病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形式对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00例患者中诊断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42例患者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其正畸治疗前后的颞下颌关节CT成像进行比较,分析正畸治疗对颞下颌骨关节病的影响。结果:600例患者中颞下颌骨关节病患者42例,检出率7%,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安氏Ⅱ错牙合多于安氏Ⅰ类及Ⅲ类错牙合;42例患者经正畸治疗,颞下颌骨关节病无加重,41例患者关节疼痛情况消失、张口正常,能够正常饮食生活,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颞下颌关节弹响。结论:口腔正畸治疗能缓解颞下颌关节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正畸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错牙和;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057-01

作为颌面部能够左右联动的关节,颞下颌关节的稳定度以及活动度极强,通过肌肉的力量进行咀嚼、吞咽、语言以及表情等活动[1],颞下颌关节的临床主要病症为关节软组织出现消耗,同时伴随滑膜、滑液以及软骨下组织的变化[2]。因颞下颌关节病症发生较为隐蔽,同时病程的迁延性以及进行性较强,如果关节被破坏,则导致患者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3],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出现变化。通过于此,本文对42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予以分析,评定颞下颌骨关节病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价值。

1 临床数据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00例患者进行记录,对其中诊断出的42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患病情况予以分析。600例患者中,男性279例,女性321例。最大年龄46岁,最小年龄13岁,平均年龄(19.3±5.3)岁。

1.2 方法 对600例患者正畸治疗前的颞下颌关节CT进行分析研究,以髁状突及关节窝表面光滑连续,髁突于关节窝居中位为正常;以踝状突髁状突密质骨模糊不清、消失或出现小凹陷缺损,髁状突骨质广泛破坏,髁状突变短小,前斜面明显磨平、囊样变,髁状突骨质破坏伴修复征象诊断为颞下颌骨关节病。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记录患者数据,计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

2 结果

2.1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检出率的情况分析 600例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中,42例为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检出率为7.0%(42/600),其中女性23例(54.8%),男性19例(45.2%)年龄区间为13-45岁,平均年龄(19.2±2.3)岁。

2.2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安氏种类错牙合检出率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中安氏Ⅱ类患者错牙合的检出率高于安氏Ⅰ类错牙合检出率,安氏Ⅱ类患者错牙合检出率高于安氏Ⅲ类错牙合检出率,其中错牙合类型Ⅰ类例数为168,检出例数2例,检出率为1.19%;错牙合类型Ⅱ类例数232例,检出例数13例,检出率5.6%,错牙合类型Ⅲ类例数为200例,检出例数为1例,检出率为1.5%。

2.3 治疗效果分析 60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正畸治疗,满意度提升。其中42例颞下颌骨关节病患者经正畸治疗,颞下颌骨关节病无加重,41例患者关节疼痛情况消失、张口正常,能够正常饮食生活,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颞下颌关节弹响。

3 讨论

颞下颌关节也可以称之为下颌关节,英文全称为articulatio mandibularis OR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TMJ)[4],主要由下颌头以及颞骨下颌窝以及关节结节组成[5],这也证实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症的发生因素和患者的性别以及患病种类有一定关联[6]。

目前,临床对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发病原因并不清楚,多数认为发生此病症的因素是因内部以及外部多种联合导致的超负荷或者负荷程度较低造成,当关节出现超负荷或者符合程度较低的情况时,容易造成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合成提升,造成蛋白酶抑制物合成降低,以此软骨细胞外基质的进行性损耗出现。一般情况下,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症多发生于30-40岁左右的女性,男性发病病程用时长,发病急性期阶段多出现为下颌运动中疼痛以及张口受限的情况,患者张口中下颌位置多接近于患病位置,同时伴随关节异常。通过X线检查证实,可以发现患者的关节间隙变窄,关节结节,髁突位置发生退行性变化。临床对颞下颌关节病症的治疗方法有多样,如保守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关节腔救治方法、牙合治疗、正畸治疗等,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患者疼痛感,同时恢复患者的关节腔正常生理功能。

因此在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症进行正畸治疗过程中,需要和常规的错牙合畸形以及正畸治疗有所差异,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症予以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意义是对错牙合的存在所出现的病理性牙合因素进行去除,也就是会引发关节病的牙合障碍,来暂停因此类功能性错牙和导致的口颌系统病理伤害,让牙合和关节肌肉功能形态处于协调的状态,最终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症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 杨增龙,何通文,王戎等.口腔正畸治疗与颞下颌关节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2014,33(2):111-113.

[2] 常忠福,陈杰.恒牙(牙合)Angle Ⅲ类错(牙合)伴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髁突运动特征分析[J].上海口腔醫学,2016,25(6):738-743.

[3] 陈栋梁.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34):4771-4772.

[4] 唐玉娟.三维重建分析安氏Ⅱ类亚类偏颌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及下颌骨形态特征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

[5] 金辉.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临床思路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5):131.

[6] 武丽坤.肌激动器配合固定正畸双期矫治与单期固定正畸的对比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6):962-963.

猜你喜欢

正畸治疗价值分析
正畸治疗中拔除第一前磨牙对下颌第三磨牙轴倾度的影响
《十周嫁出去》新型网络相亲节目价值分析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的效果观察
减数矫治病例拔牙间隙关闭后牙龈折痕的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