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皮脂溢性皮炎的证治探析

2018-02-15林春花杨文信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证治头皮

林春花 杨文信

【摘 要】 头皮脂溢性皮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故需要临床及时对其病机进行探讨,为准确辩证治疗的开展提供依据。本次研究则主要从中医角度出发,探析头皮脂溢性皮炎的证治情况,并做出综述。

【关键词】 脂溢性皮炎;头皮;证治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036-02

头皮脂溢性皮炎在临床中较为多见,西医认为其病发和性别、年龄、遗传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即患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雄性激素水平增高现象,雄激素水平的增高可导致患者出现皮脂分泌增多现象;近年来西医对头皮脂溢性皮炎的发生进行了大量的深入性探讨,认为病发可能是患者局部皮脂溢出增加,机体局部的卵圆形相关菌种大量繁殖和生长,最终导致局部炎症发生,但是以此机制对患者实施对应治疗很难促进其得到良好恢复,故临床将研究的重点逐渐向中医研究开始转移。中医对头皮脂溢性皮炎进行分析时,则认为该病属于“白屑风”、“头风屑”、“头风白屑”等范畴,病情发生和患者的机体证型、饮食、精神等状态均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则针對中医论证头皮脂溢性皮炎的详细情况做出整理,目的在于为有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本研究详情如下。

1 中医中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头皮脂溢性皮炎的发生和风热犯肺、风热化燥、湿热内蕴、血虚化燥、血热化燥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在以上因素的作用下患者湿热、血虚、血燥等情况损伤机体,导致头皮失于滋养,进而表现出瘙痒、白皮、脱屑等现象[1];而伴随患者精神状态不佳、神思倦怠、风邪入侵等因素,使得疾病症状可进一步加重,表现为头皮局部鳞屑型现象,同时可见局部头发稀疏、脱落现象严重,重者伴随局部的油腻性黄色分泌物,同时存在棕色结痂等情况。

2 中医对头皮脂溢性皮炎的辩证论治

2.1 内治法 内治法主要是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关药物的使用,促进患者症状得到恢复;(1)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证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头皮瘙痒,进行局部梳头或挠抓,可出现干燥的白屑脱落现象,该类患者往往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口干、舌质红、大便干结和咽喉不适现象,对该类患者采用泻青丸、人参消风散治疗可泻热、清肺,帮助患者得到恢复;(2)湿热内蕴证:湿热内蕴证患者的头发往往油亮光滑,头皮上可覆盖有油腻性的鳞屑和结痂,伴随存在瘙痒现象,患者伴随存在小便不爽、舌红、纳差、咽干等症状,对该类患者治疗时应该以理气消导、清热除湿等干预为主,即可选择除湿胃苓汤、泻黄散加减治疗;(3)风热化燥症:风热化燥症患者可见其存在舌红、头皮瘙痒现象,头上有大量细碎的白屑,脱落后可再生,患者的苔薄且脉数;对该类患者治疗时应该以清热止痒为主,要用可选择祛风换肌丸滋养患者燥热现象,促进其得到恢复[2];(4)血热化燥症:该类患者头皮上存在一定量的红丘疹,同时伴随白色的鳞屑和瘙痒感,患者的苔薄且舌质较红,该类患者可选择桑菊饮加减,以期发挥消风止痒、凉血清热等效果;(5)血虚化燥症:该类患者伴随存在头皮瘙痒现象,抓挠可见白屑飘飞,毛发干枯且容易脱落,患者往往伴随心烦、面色不华、舌淡少苔等现象,该类患者可选择当归饮子、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味治疗,以期熄风止痒、养血润燥。此外或有症候类型特殊的患者,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药物的辩证加减,以期通过治疗促进其及时恢复[3]。

2.2 外治法 外治法主要是选择相关药物混合并捣烂,涂抹于患者的局部皮肤,相关学者在治疗过程中曾选择地肤子、蛇床子、明矾、王不留行、苦参、苍耳、金银花、野菊花、地榆、姜黄等药物混合,指导患者涂抹于病发部位,持续用药期间不同患者的症状均出现减轻和消退现象,疗效满意。

2.3 联合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相关疾病时主张内外协同干预,以期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故而如果存在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按照其机体情况进行辩证,并选择合适的药物指导患者内服,此外可选择黄精、王不留行、明矾等药物混合煎熬,指导患者进行外洗或将药物捣烂外敷于病灶部位,继而促进其疾病得到快速恢复[4]。

3 小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而在此基础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均出现了显著变化,这使得脂溢性皮炎的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单纯西药治疗难以对患者取得较好效果,而中医在分析的过程中则可按照患者症候对其进行辩证分型,进而给予患者对应治疗,最终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中医治疗在头皮脂溢性皮炎的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期通过推广应用发挥相关治疗的价值,减轻疾病对患者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克刚. 热淋清颗粒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9):26-26.

[2] 香柏酊外用治疗头皮部脂溢性皮炎(湿热证)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24)15-17.

[3] 邹锋, 李燕, 闵红梅,等. 伊曲康唑联合2%酮康唑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8(7):36-37.

[4] 唐敏. 脂溢性皮炎与马拉色菌的关系及相关治疗研究进展[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3):12.

猜你喜欢

证治头皮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中医古籍 “乳痈”证治探析
让头皮爱上做SPA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导管头皮针与钢针头皮针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选择性头皮扩张并应用头皮扩张皮瓣修复瘢痕性秃发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伤寒论》暑病证治规律研究
慢性泄泻证治体会
从伤寒六经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应用